文:堂主
知名作家兼網紅,人稱「府城一哥」的王浩一,美西時間 8/1應邀在蔚藍人文堂,舉行個人首次全球Zoom演講。
為了這場演講,他用心之至,準備380 張簡報,用大量圖像加深大家對聽演講的興趣。這也是他下一本書的內容,及未面世的原始資料,讓大家先睹為快!
他勤於閱讀寫作,親自攝影、並導讀他的著作「著時」,用24節氣說蔬果之旅。不但和生活息息相關,讓大家想念故鄉味、而且與世界美食接軌。
王浩一對圖像和影片非常敏銳,身兼俠客行文化創意公司董事長。他所主持的公共電視「浩克漫遊」,在2017獲得金鐘獎生活風格最佳節目主持人獎。他在中廣的「小吃研究所」,深受大眾歡迎。
多才多藝且博聞強記的王浩一,可以同時寫四本書,並維持每年出版一兩本書,持續十年,驚人的創作力令人敬佩。
無倫你身處何地,您終於有機會,在Q&A時間裡,親自請教浩一老師,關於創作、美食、美時、府城.....,認識他的理工腦、人文心、俠客情。
感謝神隊友 Michelle 為堂友們訂書寄書❤️
文:Debra
浩一老師在《著時》的自序中,謙稱自己最想要的稱謂是説故事的“農產品促銷員”。但昨晚他首場Zoom演講,三個小時,滔滔不絕,欲罷不能。24節氣,在地農產品,歷史故事,易經,⋯信手捻來,橫向觸類旁通,縱向貫穿歷史,無一不精通,真是一位自學而成的雜學家!
昨天的主題是24節氣與台灣農產品的関係。浩一老師從中國神話故事開始說起,「羲和御日」及「常羲沐月」。24節氣依照太陽運行而訂,農人農作依據24節氣的變化,是古代農人的智慧結晶。
「立春」,台灣百年前由日本人引進草莓,此時正好去大湖採草莓。「驚蟄」,雷聲響,萬物驚醒,新化的橄欖成熟。「淸明」時節紛紛,正好釀青梅子酒。「立夏」関廟吃鳳梨。「小滿」玉荷包嚐鮮。「芒種」鄭成功引進的西瓜,可以採收。「夏至」玉井芒果大出,芒果冰,芒果乾另人垂涎三尺。「小暑」台南的蘋婆,當地限定。「大暑」雲林苦瓜盛產。「立秋」吃台東的釋迦。「處暑」哈密瓜正當令。「白露」為霜,酪梨正盛。「秋分」高雄旗山的香蕉最好吃,「霜降」阿里山的愛玉是台灣原生種,⋯
但昨晚浩一老師還沒講到冬季節氣的農產品。我們引領期盼他下一個演講,講題是農産品,小吃美食,台南,老樹,建築,歴史,英雄人物,易經,武俠小說,⋯都可以!
文:堂友
很感謝王浩一老師的演講。也非常謝謝王老師願意當「台灣農產品促銷員」。其實,昨天看到種香蕉的老農夫老農婦,不願抬頭,一秒分梅子的原住民,我心中,有些感觸。知名的「微熱山丘」鳳梨酥,老闆當時因為看到台灣土鳳梨滯銷,而發起幫助台灣農民的心,這個善心,造就了他的事業成就。 日本人到台灣必買扮手禮。看著老師展示美味的剉冰,也謝謝他願意當台灣農產品的最佳代言人。寶島之所以稱之寶島,相信除了豐富的農產,更重要的,是島人的善良,真心,敬天,愛地。 也謝謝堂主的費心安排。謝謝。
文:堂友
書如其人。王浩一老師的書,拿走了封面的書腰,是質樸溫暖的牛皮紙感,配上質感升級「類燙金」的書名。8/1 親見作家,老師的言談,聲音,內容,也像書一樣,質樸溫暖。下次回台灣,我會把這本書當成我的口袋手冊,好好追一下書中介紹的美食。(laugh)
「著時」書後的附錄有二十四節氣門神的圖像,繪圖者正是王浩一老師。
這也是這本書我很喜歡的其中一部分,老師畫的門神圖像好有細節,仔細看,每一個的服裝、姿態、手勢、頭飾,乃至到圖色都好細緻,底下的註解也很有意思,一目了然24節氣的代表門神人物。老師真是多才多藝!
下次回台我除了吃,也要去各廟宇,找尋24節氣門神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