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主
超牛的主講人+超牛的書法大師+超牛得獎紀錄=超牛演講
列表崇拜,2/13週六@8PM,一起犇向蔚藍人文堂!
故宮級!國寶級!世界級!超牛的書法大師:杜忠誥
杜忠誥大師傳奇所在,每一個標題都是一個傳奇故事 :
*六代皆白丁,農家出大師
*17歲第一次正式拿毛筆
*全省美展書法類首獎三冠王,第一位獲得永久免審資格
*書法貫穿儒道佛三家
*完美主義的書法家,享譽世界
*大師教大師:曾師從呂佛庭、王壯為、王愷和、奚南薰、傅狷夫
*45歲獲得國家文藝獎,69歲獲總統府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54歲獲博士學位,論文:「說文篆文訛形研究,開創「漢字形體學」
歡迎7:45PM入場,有精彩音樂和影片迎接您!
歡迎分享演講訊息!
大師小傳:https://youtu.be/gwozJtkLJ9E
文:堂主
珮君老師,別來無恙!本以為讀了珮君老師在聯合報連載的三篇文章《相濡以墨》,就對當代書法家杜忠誥老師的生平瞭解很多了。但聽了昨晚珮君老師在Zoom 上真情流露的演講,對大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也羨慕珮君老師與杜老師的師生情緣。
我真的識字不多,杜老師寫的這兩個字是「無為」!
這幅如畫的字是三個字「遊于藝」!
昨晚的演講中,我學到了杜老師的人生智慧與做學問的精華。學寫書法,也學做人,「人生有什麼不困難的?」「人生處處是轉機」畫壞的畫,稍加潤飾,也是一幅佳作。
書法,是一筆一畫做「人」:是止於至善。握筆的當下就是生死,一筆一畫是殺機,也是轉機。下筆閒閒而來,不慌不忙。筆觸之下進可攻,退可守。而「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就是我們所仰望的聖人。
書法是心的列印工具。「心靈,筆就靈」:心如果是靈動的,筆也會是靈動的。下筆若多十分之一秒,就會肉太多,就是我們所說的「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從容中道,下筆用力,不多不少,相吸也要相距。妙有就是不多不少。最後終歸要老實練字,老實做人,老實讀書。
「直到高寒最處,猶不肯結冰的一滴水」這是周夢蝶的詩,杜老師贈予當時在低谷裡珮君老師的一句話,珮君老師深受鼓舞。
而「好」這個最簡單的中文字,在大師的眼中卻是另有玄機。「好」字的好在於「女」與「子」兩字最好的距離,不能黏於過近,也不能相距過遠。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好」,也在於我們夫妻之間,親子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在於舒適而親密,獨立而不疏遠的距離。如果我們參透了「好」字,會發現學寫字,學書法,學做人,道理竟是一樣。
昨晚看到珮君老師的分享,才恍然大悟.....大師揮毫之前,原來私下已先練過無數回的了!即使只是一個字亦然~
文:堂友
謝謝珮君老師用話家常的方式介紹杜忠誥老師的書道人生與各個小故事.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不論在哪一個年紀, 都有足夠的力量讓自己往前努力. 真是一場非常好的演講.
感謝蔚藍在此新春之際,安排一場勵志講座,人生的遭遇雖不同,靠著自己不被打倒的理念,終究会達到更上一層樓的境地。再次感謝🙏
【他鄉‧故鄉】沈珮君/相濡以墨——杜忠誥的書道師友傳奇(上)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4647125
【他鄉‧故鄉】沈珮君/相濡以墨——杜忠誥的書道師友傳奇(中)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4647148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4655420?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以上三篇是珮君老師的聯合副刊三篇連載,及我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更歡迎堂友們各抒己志,讓百家共鳴、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