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友
和羅浮宮、聖母院齊名,同樣成為巴黎象徵的迦尼葉歌劇院(Palais Garnier),於1875年開幕。這座歌劇院採用新巴洛克風格擁有1979 個座位,被認為是新巴洛克式建築的典範之一。
這棟洋溢新巴洛克式風情、融合第二共和和布雜藝術(Beaux-Arts)風格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傑作。正面裝飾著大量的雕刻,包括《舞蹈》、《戲劇》等擬人化群像、貝多芬和莫札特等音樂家半身像、青銅飛馬、象徵《和諧》與《詩歌》的金色雕像,給人目不暇給的感受。
外觀只是迦尼葉歌劇院的小小精彩之處,無論是Y字型延伸的大階梯、令人聯想起凡爾賽宮鏡廳的大沙龍、夏卡爾彩繪頂棚下垂掛著重達6噸枝狀吊燈的音樂廳等,⋯每個角落都裝飾著色彩繽紛的壁畫和金碧輝煌的浮雕,讓人彷彿置身於皇宮中。
而啟發《歌劇魅影》的水晶燈掉落意外正是在這裡發生的。改編自1910 年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出版的愛情驚悚小說《歌劇魅影》原著,故事以19 世紀的巴黎歌劇院為舞台,描述年輕女歌劇演員克莉絲汀‧黛也、英俊貴族勞爾,以及一位躲在歌劇院地下的怪人(魅影)間的愛情三角故事。 這個故事被百老匯音樂劇與電影不斷的傳送,巴黎歌劇院的華麗空間也成了許多人到巴黎必去的浪漫之地。
每次柏杰老師說「你們未來…..」,我都聽成老師在點名; 「你們蔚藍….」,可見蔚藍在我們未來的日子裡面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謝謝蔚藍人文堂又一場精彩的講座!
文:堂友
老師這ㄧ場勾起我20年前的德奧之旅的回憶
奧地利的布雷根茲 節慶劇院(Bregenzer Festspiele)
是一個戶外劇院
舞台就架設在湖上
每兩年舞台會依表演的節目做不同的設計呈現
看老師分享的照片
真的是太酷太特別了
今天聽老師講才知道我當初去奧地利
也有來到布雷根茲參觀這個劇院
當初看到的舞台效果
是為「假面舞會」的舞台佈置
(沒有印象導遊有如此介紹,當初只知道這是一個戶外表演活動的舞台)
真開心
在老師介紹的那麼多的歐洲歌劇院
原來有親臨其中這一座這麼特別的戶外劇院
未來有機會到歐洲
看歌劇院建築之於我
真的比看古老教堂還要有興趣
謝謝老師的介紹
從這兩年在蔚藍人文堂追老師幾場下來
開啟我對歌劇的認識和喜愛
今天又透過老師歌劇院的介紹
對歌劇的喜愛程度真是越來越多了捏
結合老師之前的歐洲音樂廳的介紹
看來下次如果有機會到歐洲
真的要找到適合的旅伴long stay才行啊!😊
我人正好在Italy 此為 Verona 戶外 圓形劇場 為當晚 Aida 的歌曲搭建舞台
文:劉珮
我在歐洲玩了近一個月的人文藝術之旅,去了維也納、布達佩斯、斯洛伐克的Bratislava, 拜訪多瑙河幾個城市,到Salzburg 和紐倫堡。還有幾個歷史景點,專看皇宮、城堡(castle,fortress)、博物館,幾個音樂家故居,和二戰大審。今年是真善美電影50週年,到了Salzburg,也隨俗去看所有電影場景。
這一趟照了一兩千張照片,為自己的足跡留下見證!
如果不是每週參加蔚藍人文堂,我大概不會特意安排旅遊去看音樂廳之類。多謝林伯杰和堂主蔚藍的介紹,我特別在維也納買票參觀;在其他各國,各城市,也都去打個轉。這就是參加「精品」群組的好處,雖然得自嘲是俗人附庸風雅,但的確能增廣見聞!
這維也納歌劇院導覧一天幾次,一次半小時,大概二三十人一團,有幾種主要語言,生意興隆😁,秒殺成團,我買到三天後最後一張票,所以先生就只能割愛了。
特別提它特色,這是世界名歌劇院的介紹提到的。The theater is known both for its many children’s productions and for its [affordable standing-room-only tickets that theater-goers snatch up minutes before a performance]。它有個特別小區,劃分出來,專門給這些廉價票觀眾。我所工作的表演中心,廉價票座位散坐在比較後頭,和一般較便宜座位並不區分。
這其實是美國自由民主,不分階級,財富的思想表現,但我們習以為常,理所當然!我旅遊常常觀察小處,做這種文化,歷史,甚至日常生活的比較和思考,所以旅遊對我,是非常有趣的經驗和體會。
我真的做很多行前研究,關於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都研究透徹,所以收穫豐富。最近三年旅遊都跟Habsburg 、奧匈帝國、Liechtenstein 皇朝家族有關。 説「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旅行和讀書真連上了關係!雖然對我只是較表淺的學習。
自由行和參團的走馬觀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這次聽到Kaiser很多次,才知道這字原來是emperor 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