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herrie
這是王浩一老師在蔚藍人文堂第十三場的講座,作為浩一老師的鐵粉,當然是集好聽滿。浩一老師可以說是人文堂固定的講師,也是一人可以同時講美食、建築、老樹、歷史、易經、哲學,和橘色世代的餘命管理等主題,擁有多方位知識,驚人雜學力的多產作家。
老師針對初老、慢老、終老的心靈書寫三部曲-「孤獨管理」、「向夕陽敬酒」、再到今年發行的「無照心理師的沙發」,談的是生死學,是「深秋的人生階段怎麼用創意解答人生方程式」的實際問題。
老師用日本作家高齡87歲寫「魔女宅急便」的角野榮子為例,勉勵中年之後的我們要走出去,保持好奇心和想像力,生活才會更有意思,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浩一老師在無照 心理師的沙發的序文裡寫到 :「今天,是我的餘生管理第一天」。如果針對退休生活,沒有充分準備,面對的就是一片荒原。活在現代的我們應該學習日本老人不是孤獨老,而是獨立老。人要學會獨處,內心整合、自我察覺,在中年乃至於退休生活之後,都還能保有學習力,「過你喜歡的生活,喜歡你過的生活」 。
每個人的生命走到最後,都只有自己,更要「萬倍自愛」 和「金繕自己」。「人生是以餘味定輸贏」。老師的講座,滿滿的金句,紀錄下來複製貼上便是一篇深秋人生之生活態度的好文,整理起來,也勉勵自己「回應靈魂藍圖的感召,帶來非凡的力量 ,找到且完成自己靈魂的任務」。
文:邱愛咪@ 龍仔尾
原來~在家只要給自己清靜的一小段時間,沖杯咖啡,找個舒坦的位置,按下按鍵就可以參與一場又一場的精彩講座⋯。
如同香蘭在FB上所預告~這是一場含金量很高的演講,果真內容與節奏會讓人捨不得離開片刻,聽完很有飽足感⋯。
其中一小段小筆記分享給大家:浩一老師用了五個日字旁的單字,來代表不同的年齡階段~
「#晡 申時。約當午後三時至五時。一般泛指下午或黃昏。」用來代表與我們最貼近的50+。他引用蘇東坡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來形容50+階段的精彩,並用清掃/捨棄/重置三個階段,來經營與調整我們進入下一階段「暮」的步伐⋯。
能透過 蔚藍人文堂全球線上讀書會的分享,用很生活且平實的方式來心靈閱讀,並聆聽不同的生命與智慧~實在是揪感心餒!
文:陳文玲FB
孤獨管理-開啟我正視且面對孤獨。
向夕陽敬酒~不做20年等死之人。為自己金繕修補人生裂痕~
無照心理師的沙發~因出走而享受孤獨,自由的進出孤獨!
感受餘命管理的喜悅,雖近黃昏,但夕陽無限好,彩霞正滿天~
又:感謝蔚藍人文堂,介紹好書、內涵豐富的講者。前幾週孤獨享受,第一次觸及靈魂的旅行,一個人吃飯、獨居、冥想。
一個人在深山獨居,雖有些擔心害怕,但回到內在初衷,是令人放空、愉悅、享受的!
在這次難忘旅行中,有浩ㄧ老師的書及雷蒙老師攝影陪伴。太美好經驗,等不及要規劃下一次的長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