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主
聽過巴布.狄倫的歌很容易,聽懂巴布.狄倫的詞卻很難。
歌是活的,一直在生長。馬芳用導聆古典音樂的方式,來解釋流行音樂的一字一句一版本一意象,令人耳目一新,腦洞大開。
原本我該用很「鬱結衷腸」的心情來作結語,可是我好像表現得太嗨了,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嗨 ; 馬芳用一首歌幫我們打開巴布.狄倫的天堂大門一條縫,我得以一窺廟堂之奧妙,一旦知其所以然,不免忘了那兩個鬱結衷腸,相愛不得的男女。
終於懂了!無怪乎馬芳可以研究巴布.狄倫三十餘年。
馬芳說,奉太座之命來講最愛的巴布.狄倫。
2020年我聽香蘭說起從台中搭高鐵去台北誠品書店,付費聽馬芳講「巴布.狄倫六講」,心神嚮往之,卻不得其門而入。香蘭說,每場都講超時,超時到她為了趕高鐵而來不及和馬芳合影,可見主講人與聽眾之間的欲罷不能。
一開場,馬芳說:「海報上寫『精聽細講Bob Dylan 兩三首』,今天可能來不及講三首,只能講兩首。」
豈知,破紀錄一首歌就講兩個小時,完全精聽,完全細講,好入迷啊!好過癮啊!
也是意外,臉書上有新朋友無法進Zoom而引我分心照顧。豈知釣到一位高深的內行人,羅東的張永青醫師完全是個馬芳迷兼迪倫迷,一邊聽演講一邊參照套書「巴布.狄倫歌詩集」,並大方分享他2016年的文章「回首來時路」,及「鬱結衷腸」的聽講心得。何其有幸,這一場有資深阿宅樂迷和前輩樂迷帶領。
隔著一大片太平洋,彼此不相識,卻因巴布.狄倫而結緣。
26年前,馬芳也是因為巴布.狄倫和西雅圖的喬丹先生隔空結緣。
世界上有億億萬萬的樂迷因為巴布.狄倫而有共同的著迷,著迷的理由千千百百,卻少有像馬芳一樣矢志不移,並集合眾人之力,致力主編中英歌詞翻譯的「巴布.狄倫歌詩集」。我因為不懂又因為好奇,在演講前做足功課,連考前猜題都猜錯,卻意外得到一份大禮物!
聽懂一首歌是至高無上的快樂!
我總希望主講人開講自己有熱情的講題,聽眾會看見他眼底的光,感受他心底的熱。
馬芳一開口便笑開了,阿宅樂迷準備三十多年的禮物送給知己。打破他一慣的PPT模式,更多圖文、更多私藏、更多獨家研究心得,精中之精,細中之細,鉅細彌遺也包羅萬象,一花一世界,也從一歌一世界裡生出一部有電影畫面的敘事小說。
馬芳的中英文兼長,在流行音樂裡浸潤一生,以文學詩韻為底蘊,貼著音樂走,才有這種功力高深的神級演講。
搖滾樂為什麼迷人?
這裡要借用馬世芳曾說過的一段話 :
「搖滾樂的核心其實和世界格格不入的,即使有滿腔的憤怒和委屈 想要宣洩,卻又無處可說。平常日以繼夜過著可能是魯蛇人生,賺那麼一點錢,累得像狗一樣,在大都市裡像螻蟻一般的生活。但是在腦子裡卻時時刻刻存在著閃閃發光的夢想,那是什麼都撲滅不了的。每每在夜深人靜時,它會激勵起你,讓你自己相信,其實在內心深處, 你也是不可一世的搖滾巨星。」
聽完這一場,或許你能瞭解:為何巴布.狄倫影響馬世芳最深?為何能讓馬芳迷上三十餘年?這個題目沒有人能講得比馬芳更好!
向馬世芳老師致敬和致謝!
文:堂主
我和巴布狄倫不熟,但是馬芳和他很熟,熟了三十餘年,他帶領我認識迪倫。
認識從一字一句開始,既像國文課的說文解字,又像英文課的翻譯課,還有版本學、影音學、詩歌學、流行學,逐漸形成一門全球迪倫迷終身追隨,矢志不渝的「迪倫學」。
最哀傷的分手歌Idiot Wind,卻不只是分手而已,像解剖刀似的層層疊疊,無所不在又無孔不入的探索。
同學中有人早已深諳此道,浸淫已久,甚至鑽研出獨門絕技 ; 也有像我這般初學者,緊跟馬芳老師,亦步亦趨,理解他的癡迷。這不是一般般課程,生吞活背未必會得到好成績,認真的人拼不過癡迷者,癡迷者的癲狂勁,數十年如一日,歲歲年年跟著歌曲長出新的模樣,不斷地追隨迪倫老大的近況,像是蒐集癖也像上癮症,小到細微之微的考據與辯證,大到神威之神的影響與獲獎,無所不知也知之甚詳。
當我以崇拜眼神仰望時,這前輩一副沒啥了不起的表情,說:「只要你假以時日,苦心鑽研,投資以金錢和時間,必能成為與世界同好交流的樂迷。」
此路漫漫,前輩開光。
這一路跟著馬芳走「流行與音樂」這條路,十三堂課下來收穫滿行囊,分享馬芳教我的十件事:
1.勤做功課,受邀主講人心裡明明白白主持人在背後做了多少功課。
2.互動很重要,主持人態度越輕鬆,受訪者越自在。
3.研讀所有資料,要提問出別人沒問過的好問題。
4.寫文要真誠,讀者能讀心,學會更聽得懂言外之意,對人的獨特敏銳度。
5.關於演講術,導言進狀況,舉例要言之有物,內容要脈絡清楚,紥實見真功夫!
6.發揮影響力,提攜後進,讓更多志同道合者一起匯流同行!
7.時時感恩,感謝所有合作的夥伴,謙卑溫和而不失君子風度。
8.為自己定位清楚,為所當為,為所應為的現代文青。
9.獨立思考,看出價值,有本事就把冷門做成熱門。
10.堅持所愛的音樂與文學之路,一本初衷,良善純樸實。
啊,我永遠學不會的是馬芳說話的嗓音。
回想2020.9.26,馬芳老師的第一場演講「土地、鄉愁、歌」,為蔚藍人文堂帶來第一筆捐款,馬芳老師是蔚藍堂的大貴人和大恩人!
結語時,馬芳說:「2023年秋天見!」,心一軟,等不及秋。我總是想念馬芳的聲音,溫暖厚實,體貼入心,不論是音樂傳教士或是流行音樂百科全書,把耳朵借給馬世芳已經是一種多年來的生活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