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浩一
2023年是兔年,五行之中此兔年屬水,水尚黑,所以是「黑兔」。
2024年是龍年,五行之中此龍年屬木,木尚青,所以是「青龍」。
《推背圖》預言書,第四十三象的頌詞,說「黑兔走入青龍穴,欲盡不盡不可說」,每隔60年,這個充滿想象的預言,總是令人遐想。如今世局動盪,小兩岸(中國與台灣)、大兩岸(美國與中國)迷離撲朔,令人惴惴不安。
在不確定的大時代,危機四伏,我們小個人能做什麼?這次的易經教室系列,姑且稱之「樓梯微響」,樓上似乎有人要走了下來,是誰呢?「春之章」分別以三個卦當是講題,來強化我們的心靈肌肉吧,準備面對更紛擾的世局。
#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演講第173場
文:蔚藍堂主
王浩一自十八歲起接觸易經,投注十年時間書寫120萬字,完成七本易經英雄系列。
浩一老師說:「如果大限來時,我想帶到棺木的一本書,那就是易經了。」足見易經對他一生的影響,及他研讀易經的終生職志。
*2023年的春之響「樓梯微響」,王浩一用心企劃以一個卦講兩個小時,Q&A研討一個小時,從方方面面看古今易經。
演講前我們沒排練,我不知道浩一老師會講什麼內容,他也不知道Q&A時間,堂主會問什麼怪問題,即時機智,考驗我們的閱讀內功。事實上,我小浩一老師一輪,人生歷練及社會考驗大大不如他,因為求知若渴,反而激發出雜學共學的學習興趣。
這堂演講考驗主講人如何兼顧講課的深度,和主持人顧全聽眾的廣度。
聽眾年紀橫跨四個四代,從二十歲到九十歲,大家對易經的理解是生熟不一,好奇居多,想一探究竟。尤其是美國聽眾,有數十位各領域的博士,有不同年紀來美的小留學生,很多人是外文比古文更強 ; 如何深入淺出講課,仍保持興致盎然,是主講人的一大挑戰。
*以我之見,王浩一的易經有十大特色:
1.導言明快:以三分鐘說明講者與易經四十八年的因緣始末。
2.手繪簡圖:以五分鐘的簡圖說完八卦的圖像,而後講解艮卦每一爻每一辭,圖像記憶勝過咬文嚼字,讓人印象深刻。
3.溫故知新:以十五分鐘複習2020年易經導論,讓入門者淺顯易懂。
4.穿插典故:以成語典故點出「易經之所以成為經典」,能穿越時空,更能無所不在。
5.鑑古知今:以八位古人的生命故事,點出現代生活與當今時事中,艮卦所蘊涵的態度與智慧。
6.古今艮卦:艮卦是2023年的樓梯微響,欲言又止,點到為止,留給世人去應證。
7.入世接地氣:易經是古人的陰陽學,成為現代人面對人生峰與谷的哲學,必也入世,接地氣、匯集380人旺旺人氣。
8.活學活用:所有知識必須橫看成嶺側成峰,給出另一種解釋和思維,有不同觀看面向,才能落實於生活與生命中,解惑也!
9.與時俱進:利用現代科技,將易經智慧代代相傳,舉例與用語皆能符合潮流,深入人心。
10.簡報特色:王浩一的簡報是用攝影鏡頭的概念,圖文並茂,遠近鏡頭運用自如,故能全場吸眼球,讓聽眾目不轉睛,心隨「易」走。
*這堂艮卦易經裡,我最開心的是,我的初中同學和大學同學共聚一堂,彷彿回到當年我們同窗求知。當時青春正盛心不驚,而今轉眼浮生千山路,心境一如李白的詩「行路難」:「拔劍四顧心茫然」,接下來的下一座山,是該當止則止,定靜後慮得? 還是越過山丘,挑戰下一座山?
最後浩一老師以六組惠能的偈作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樹與鏡都是一種觀念、一種想像,一種態度 ; 唯有以豁達和器識為解答,心境淨了、敬了、靜了、勁了,腳步就輕盈了。
文:香蘭 樂賞執行長
第一眼看到主題時
我的眼球就被「樓梯微響」四個字強烈吸引~
樓梯微響⋯
是靜謐中的騷動
是聞聲想窺探的姿態
有聲音,有畫面,有懸疑,有期待
令人充滿許多的想像
太喜歡浩一老師的命題了
主講人王浩一老師說:
在不確定的大時代,危機四伏,我們小個人能做什麼?這次的易經教室系列,姑且稱之「樓梯微響」,樓上似乎有人要走了下來,是誰呢?
雖然無法秒懂高深的易經,
但光是聽聞浩一老師從「艮」卦談「知止」的哲理,從古人的智慧,鑑古知今,就值了。
記下終身受用之言:
● 知止,是一種態度,時止而止
● 應止不止,勉強追隨,不會愉快
● 應當知機,自我約束
動、止、進、退,適可而止
● 怎樣停止是大哲學
● 不粗暴的停止
● 以溫柔的勝利,換得迷途知返
浩一老師用簡單淺顯的圖解
讓我們對易經有一些概念
雖然聽到後來還是霧煞煞
但至少對易經有一些走馬看花的認識。
我覺得:
1.易經的卦,很理性,很有邏輯,像程式碼。
如果十年磨一劍,相信終究可以研究清楚。
2.易經的理,很哲學,卦象蘊含自然八大元素:天、澤、火、雷、風、水、山、地,
全是來自宇宙的智慧。
3.易經很文學,字字珠璣,缺一不可。
綜合而言,易經 是一門高深的藝術。
蔚藍堂主說:易經,不易也!
今日只盼習得~
「不貪戀」「止所當止」「適可而止」
「溫柔善待所有終止」
便已是服用一帖天地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