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主
2011.05.16,楊照在隨意窩部落格寫下「兩顆不可相見的寂寞心靈」~七等生『兩種文體,阿平之死』。補正網路流傳三毛晚年和王洛賓是否有黃昏之戀的傳聞?
以下這一段文字出自楊照部落格:
緣起於年初在北市圖「三毛座談會」上,一位來自大陸的朋友提問,問起三毛和王洛賓的事。
我腦袋裡立即浮現出一段文字,並被那段文字刺激出的場景畫面弄得起一身雞皮疙瘩。不過我忍住了沒有講話,一方面因為我擔任的是主持人,不該搶主講人----三毛的大姐及丁松青神父----的時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段文字的出處及來龍去脈很難在那樣一個場合交代清楚。
回家後,我找出了這段文字 :
我不是在查案,也不是在翻案。我在網路找到這篇文章,我買到七等生的書「給永恆的戀人」,讀完「兩種文體,阿平之死」; 更神奇的是,七等生的兒子來聯絡我,我看到當年三毛的親筆信....
人時地物事俱全,等演講時再說吧!
文:Cherrie/西雅圖
歌手齊豫說:「三毛對我的影響,嚴格說起來應該是她的文字,和她說過那個在她書裡 無所不在的「我」,因為它們陪伴我的時間,遠遠超過我和她認識相處的時日。 在她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面鏡子,反射出自己的個性和潛在渴望, 讓我確信樂觀的重要性,鼓舞我朝著不懼怕異文化 、異己,且勇於接觸進而接納的人生觀前進。」
也誠如堂主蔚藍說的:「會讀三毛書的人,在我們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有三毛的影子,三毛活在每個人的生命角落裡,若隱若現。」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其中一個部分必有三毛的樣子。對愛情的執著悤浪漫、有顆俠氣仗義之心、對朋友重情守諾、心思單純善良似個孩子….。
我不是三毛迷,但體內隱約地流浪因子,對待愛情的態度,對吉普賽穿著的嚮往,鍾情黑色長髮的輕柔飄逸,怎麼看我都是個三毛迷啊!
但迷戀的不僅是三毛的外觀形象,而是書中那個重情重義,智慧體貼、勇敢堅強的女人。
這兩場三毛主題講座的內容,得知好多動人、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關於阿平之死,對於讀者而言,澔平老師的推論深得我心。澔平老師對待摯友的情誼更是讓人感佩。
謝謝蔚藍堂主這兩場紀念三毛的講座安排!謝謝澔平老師保存了「三毛的家」,讓我們了解一般人無法認識的三毛!讓我們三毛迷聚在雲端一起懷念她的美好文字和美好生命。
文: 堂友
要為蔚藍堂主喝采,👍。 充分的準備,周詳的講綱,大家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多精采的內容,理性感性兼備!(也終於知道堂主一路光輝亮麗的文史成就!😄)
一個善良熱誠的人,不應這樣含恨死法。如果存心離世,就不會去做手術。聽了這許多第一手消息,不但解了長久的疑問,也開始覺得心情釋然!敬候明天的再續節目。
在三毛過世三十餘年後,仍有這麼多人誠摯想念她,她如有知,絕對會欣慰的。
非常同意這個說法.
聽堂主和澔平老師兩位對三毛有深切了解的人來訴說這位傳奇人物的生平,反而在傳奇中認識了三毛平淡可愛的這個面向。
三毛不再是被框在傳說中的「偉人」,反而像鄰家女孩一樣,跺腳撒嬌,真真實實地活了過來.
我是當年楊敬老師創業所開設作文班的學生,小學三年級老師就帶我們讀了撒哈拉沙漠,今天聽了老師解說非常感動,當年老師只要出國旅行就會爲我們準備幻燈片做爲教材,也最期待老師回國將會有一段大開眼界的時刻,從那個時候開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
我並不是老師的得意門生,很愛計較規定要寫500字1000字作文就哇哇大叫,但小學幾年生動活潑的作文班生活,已烙印在我的心中,並且影響至今,相信大部分曾經上過楊敬老師課的同學都深有此感,三毛迷之於,楊敬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