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上的夢想家,貞感情


文:堂主


梁正賢是「稻浪上的夢想家」,那麼蕭菊貞就是「鐵道上的夢想家」,2023.04.01在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演講「南方稻浪,寂寞鐵道」,是我私心最喜歡的蕭導演講之一,全場「貞感情」!


這場演講的企劃人是樂賞基金會執行長陳香蘭,當我們構思「讓世界看見池上系列」時,正值2022年的池上秋收節鄉親場,當晚我有幸親臨會場參加放映會。


燈光暗了,四季流轉。

當光亮了,眼睛濕了。

*紀錄片的魅力在於用電影說故事,為台灣寫歷史。


「稻浪VS鐵道」紀錄片教我的這些事:

1.1994年蕭菊貞在大四那年選修通識教育「錄影帶製作」,完成第一部紀錄片「博盛,這孩子」獲得金穗獎。

世代的傳承,讓蕭導現在在清華大學教『紀錄片製作/導演,電影電視戲劇製作 / 編劇 / 導演,台灣電影研究』等課程,並在2011年獲得清華大學傑出校友獎,2018和2021年獲得傑出教學獎。


*沒想到一門通識教育課程,影響蕭菊貞的半生紀錄片情緣,她又影響千千萬萬人。


2.2000年的「銀簪子」獲得六項大獎,包含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入圍多項國際影展。

當年龍應台來看「銀簪子」時,深受感動,又啟發她2009年寫出「1949大江大海」!


*可見紀錄片的影響力,會在很多人的心裡埋下種子,等著某日茁壯發芽,開花結果!


3.2001年時報出版「銀簪子----終究,我得回頭看看自己」,獲得誠品書店藝術類年度十大好書。事過22年,編者吳家恆見證蕭菊貞這一路上的努力與成就,並在2023年受邀到蔚藍堂擔任最知己的與談人。


*多麼巧妙的安排啊!一路相挺的友誼。20幾年前,李安和侯孝賢在書裡談及當時的蕭菊,大導演慧眼識小導演,眼光獨到,而今讀來,更是真實且貼切。


4.這一場演講我退居幕後,學習家恆的主持訪問技巧。幾十年的主持功力,他以不溫不火的機敏對談,完美搭配蕭導的奔放真情,不但沒喧賓奪主,還精準地見縫插針,為觀眾問出好問題。家恆全程不看稿即席發問,也不事先對稿預演,以資深主持功力駕馭全場,實屬游刃有餘。


*我常犯了反應快而急躁發問,這一場正是我的見習課。


5.香蘭既是池上的觀光客,也是池上的居民,六年多從台中到台東來回南迴多少次,和鄉親們親如家人,她是被池上的土地黏住的人之一。

何止池上的農民走路有風,連稻子都聽古典音樂呢!樂賞用古典音樂的養分灌溉這片土地,滋養文化生活。


*在池上大坡池的稻子聽古典音樂的妙點子,就是香蘭的浪漫主意。


6.我在現場觀看「稻浪」後淚光閃閃,來自片中的幾位主要人物,正坐在我前方的貴賓席。還有一位缺席者是昨晚剛被菩薩接走的梁老夫人,是她鼓勵兒子梁正賢翻轉池上。不同於其他以悲苦命運或是批判社會的紀錄片,稻浪有股向上的溫暖,在影片中生長茁壯,豐美豐收!


*是怎麼偉大而有遠見的母親,能鼓勵並支持梁正賢「有恆心有毅力」,一年賠四百萬,連賠八年,終於讓池上農民走路有風!


7.鐵道迷迷的是鐵道的知識和常識,蕭導迷戀鐵道的人文情懷,並喚起大眾的鐵道記憶。那些從侯孝賢電影裡常出現的鐵道生活片段,到每個人都可以說出一段世代傳遞的鐵道感人故事,當電影拍完時,南迴鐵道也「難回」到我們的懷舊裡,現代化鐵道像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歷史,證據被封存在時空膠囊,留待日後向子孫說老故事。


*蕭導以六年拍攝來搶救南迴鐵道的走入歷史,拍完電影也負債了,如果沒有夢想,怎麼會有這樣的元件和行動力?


8.在維基百科或是網站上,你會看到蕭菊貞的獲獎作品不勝枚舉,令人讚嘆。而在蔚藍堂的蕭導,自然親切,真情流露,哭哭笑笑,一派自在。當開場時家恆唸出「銀簪子」李安導演的話時,菊貞開心而驚喜地笑了----彼時我就知道這一場演講一定會很成功!(我在幕後也隨之哭哭笑笑)。


*岔開主題的小故事最精彩,蕭導是非常會說故事的人,「貞情」最感人!


結論:

「稻浪上的夢想家」在全省放映多次,蕭導也參加過多次映後會,現場深穫好評。蔚藍人文堂很榮幸和樂賞基金會、台東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合作,一起擴展寬度和提升高度,讓更多人看見,稻浪不只是稻浪,鐵道不只是鐵道,紀錄當下即成歷史,而故事永流傳。

做了才知道有多麼難,看了才知道「鐵道上的夢想家」蕭菊貞,有多麼的殷殷切切。


敬邀大家六月份一起上火車,欣賞蕭菊貞導演最新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


#蔚藍人文堂第179場

#樂賞基金會

#台東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