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馥如
2005年,首次拜訪靴子國,心裡藏了兩個心願:學做馬賽克、認識寫《神曲》的但丁,我天生反骨,做了旅人們通常不會做的選擇。
於是一個人馱著大背包,飛到Ravenna「拉維納」上馬賽克工藝學校:拉維納城市小,名聲遠不及威尼斯、羅馬、米蘭、佛羅倫斯,因此不在亞洲旅人的雷達範圍,但講到馬賽克,此城可是世界首選;至於但丁,他的作品深深影響了西方文學與藝術,詩人在拉維納寫完《神曲》後,於此長眠。
沒想到當年小小的心念,竟扭轉了我的人生路⋯⋯
曾經我是過客,如今成為靴子國媳婦;當時短暫拜訪的城市,現在變成我的家,在拉維納,我可是有棵「自己的樹」呢!
稱它為「自己的樹」,其實有點任性:這棵種在城市中心的老銀杏樹是公共文化財,位在但丁高中旁,當然不是我的,但每日散步會特意經過;隆冬時整樹金黃,我總貪戀觀賞,因為這是我心中最美的景色。
明年我五十歲,人家說,「五十知天命」:當年單飛旅行放在大背包裡的《神曲》,經過近二十年反覆閱讀,加上住在詩人長眠的拉維納,我漸漸懂得,用生命經驗為大家講述《神曲》,就是我的天命。
馬賽克的美,由「流動」和「固定」兩種極端反差所創造:馬賽克磚表面凹凸有致,在不同光線照射下,線條流動、各有表情;但千百萬塊小磚固定鑲嵌在天花板與牆上,完全無法遷移,想觀賞,只能飛到拉維納才能親炙風采。
暫時無法造訪拉維納怎麼辦?
那就先由我這個「當地人」帶大家神遊吧!除了欣賞馬賽克的美,我也會為大家講《神曲》的故事,這部作品也有「流動」和「固定」的反差之美:但丁在流亡中寫下永恆,點滴映照生命,我以清淺卻深刻的方式來講解,相信大家會喜歡的!
馬拉松賽獎牌
Ravenna 路牌上的查士丁尼大帝
馥如老師的散步路線
比指甲還小的馬賽克
馥如老師的馬賽克作業
但丁之墓
但丁出生的房子
文:楊馥如 2023.09.16
「美並非是一種需求,而是一種心醉神迷的喜悅。」
將近午夜才返回義大利的家,清晨四點便上線做了全球雲端公益演講。這麼拼,難道不累?
開放上線短短幾分鐘,五百人滿額。在美裡和大家一同喜悅,不累!這回分享了但丁的《神曲》以及我居住的城市拉威納的拜占庭馬賽克藝術,兩者都是大家相對不熟悉的主題,本來擔心會有聆聽上的壓力,沒想到一路順暢,聊著聊著,天也亮了。
不感到時間經過,因為我們同在心醉神迷的喜悅裡。
照片分享我城的馬賽克之美,以下文字則是心儀的紀伯倫在《先知》書中談論美的精髓思想。
⋯⋯
「如果美不自己來到你們的路上為嚮導,你們能到哪裡找到她呢?如果美不自己來編織你們的言語,你們又如何能談論她呢?」
傷心痛苦的人說:「美是良善而溫柔的。她走在我們的身邊像一位年輕的母親,在自己的榮耀中半含羞澀。」
熱情奔放的人說:「不,美是強大而令人驚畏的。她如暴風雨般震動我們腳下的大地,搖撼我們頭上的天空。」
疲憊倦怠的人說:「美是溫柔的低語,她在我們的心中說話。
她的聲音在我們的沉默中波動,猶似一道微弱的光因為恐懼陰影而顫抖。」但焦躁不安的人說:「我們曾聽到她在山谷中呼喊,隨其吶喊而來的是奔蹄踏地、振翅拍擊與雄獅怒吼的聲音。」
夜晚,城中的守衛說:「美將與東方的晨光一同升起。」正午,辛勤的勞動者和旅人說:「我們曾看到她透過夕陽之窗眺望大地。」在嚴冬中被風雪所困的人說:「她將與春天同來,雀躍於山巒之間。」在酷夏裡收割莊稼的人說:「我們曾見她與秋葉共舞,有雪花點綴於她的髮梢。」
你們說的所有這些是關於美的事物,但是其實並非關於她本身,只是關於你們未被滿足的需求。美並非是一種需求,而是一種心醉神迷的喜悅。她不是焦渴的唇,也不是伸出的空手,而是顆燃燒的心,一個充滿喜樂的靈魂。
她不是你們看到的形象,也不是你們聽到的歌聲,她是你們閉上眼睛依然看到的形象,堵住耳朵依然聽到的歌聲。她不是斑駁樹皮下的汁液,也不是依附於利爪上的翅膀。她是一座永遠盛開鮮花的花園與一群永遠在天空飛翔的天使。
奧法利斯城的人們啊,美就是摘去遮蓋祂聖潔容貌的面紗時的生命。但你們是生命,你們也是面紗。美就是凝視自己鏡中的永恆。但你們就是永恆,你們也是鏡子。
文:曾瓊玲
緊張刺激,能入搖滾區者,都是鐵粉快手,女版但丁~馥如老師名揚海內外,朝聖後更見神清氣爽,感謝蔚藍人文堂,金秋之際,再次邀請到「人氣王」馥如老師,帶領我們細看馬賽克之美,神遊拉威納,品味但丁如詩般的神曲。
*馬賽克美如繆思 細膩工藝非3D可比擬
Mosaic一由希臘文的"Muse"而來,Muse是古希臘神話中職司藝術與科學的九位女神的通稱。 馬賽克通常指使用許多小石塊(小如指甲碎片)或有色玻璃碎片拼成圖案。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的教堂都用大量的馬賽克來裝飾美化。使用的色彩愈來愈多,金箔亦被燒製於透明的玻璃之中來使用,西西里馬賽克的特色便是金底,色彩流動,絕美呈現。
馬賽克的美,由「流動」和「固定」兩種極端反差所創造:馬賽克磚表面凹凸有致,透光照射下,線條流動、各有表情;但千百萬塊小磚固定鑲嵌在天花板與牆上,完全無法遷移,想觀賞,只能飛到拉威納,造訪八角型蛋糕體的聖維塔大教堂,那歷經15年的鬼斧神工,是 藝術之極致。
讚嘆教堂內的鏡像對稱設計,以視覺呈現聖經故事,每一片馬賽克都是一個小宇宙,成就三位一體的神聖全貌,剖半大理石成天然壁紙,精美的柱頭,皆如藝術品,令人目眩神迷, 可以想見爲什麽老師可百看不厭。
*情定拉威納 生活即經典 最美的風景在故鄉
喜歡聽老師說她浪漫的故事 ,18年前首次拜訪靴子國,為了滿足她的兩個心願:學做馬賽克、認識寫《神曲》的但丁。願達成了,心也留在Ravenna。
曾經是過客,如今成為居民,異鄉也變成故鄉,在拉維納,老師有棵金黄色之「自己的銀杏樹」及專屬的散步路線,美不勝收。誠如老師所言,生活在歷史之中,才懂得什麼是改變,日出夕照,在此城看見所有的美麗。
*異曲同工 流動→固定 造就馬賽克及神曲之豐富絕美
《神曲》的故事,這部作品也有「流動」和「固定」的反差之美:但丁在流亡中寫下永恆,旅人最怕迷路,尤其是中年失意時。35歲那年,但丁遭到政治惡鬥,被趕出佛羅倫斯,變成喪家之犬,只好在義大利半島各個城市流浪。一路上,他靠寫故事療傷,也因此重新認識自己,整個過程像剝洋蔥,一層一層往內剝,最後看見赤裸又真實的自己。
*在人生中途,我進入幽暗森林,正確的道路已然模糊。《神曲》〈地獄篇〉
但丁的旅程從黑暗地獄開始,在那他看不清前方路途,膽小的他茫然徬徨,不過他仍硬著頭皮往前走,越走看清楚的東西越多, 如同朝聖之路。
長路尾聲,但丁學會放下,也因為這樣,他找到自己、接納自己,還有心裡的光;那光能照亮,讓他看清自己,那最喜歡的狀態,無懼無怖。
前聽老師敍說,並當場用義大利語朗讀《神曲》是一部以詩歌體裁所撰寫的遊記,但丁從《地獄篇Inferno》、《煉獄篇Purgatorio》和《天堂篇Paradiso》三大部份。但丁的《神曲》,如同西方世界第一部科幻三部曲,有暢銷書、賣座電影、熱門手遊、漫威漫畫的必備元素。
跨境、穿越、純愛:但丁在書中思考愛、罪與救贖,題材不但穿越古今,更橫跨地獄、淨界、天堂三境,堪稱史詩級旅行。六百年來,《神曲》影響世代創作者,米開朗基羅、羅丹、達利等名家都在其中,晚近的約翰·羅米塔、丹·布朗、尼爾·蓋曼也愛但丁,果然經典就是流行。
*一丁一點 從神曲認識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者~但丁
但丁出生在佛羅倫斯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是義大利詩人、作家、思想家。
從文獻中得知,但丁就非常勤奮好學,對拉丁文、詩學、修辭學、古典文學、倫理學、哲學、神學、歷史、天文、地理、音樂、繪畫無所不學,青年的但丁就已經是個多才多藝的淵博知人。但丁年輕時曾從軍,亦曾任佛羅倫斯共和國的執政官之一,因參與教皇派(Guelphs, Guelfs)與反教皇派(Ghibellines,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政爭失勢,被判處終身流放,如果返鄉將會被處決,而在流亡生涯中,完成《論方言之表達》、《饗宴》、《論君主政治》、《神曲》等名著,去世之後葬在拉維納(Ravenna)。
拉維纳是但丁的埋骨之地,且因為靠近但丁曾就讀的博洛尼亞大學,而成為義大利乃至世界研究但丁中心。
馥如老師在講座投影介紹到但丁墓附近的草坪,有一塊不起眼的石碑,寫著「在這塊石碑下,但丁的遺骨曾妥善地休息」,在9月,每天下午五點,一位但丁愛好者會在墓前朗诵《神曲》的一章。《神曲》共一百章,第一章為全詩開頭,地獄、煉獄、及天堂各有33章。唸完一本《神曲》要一百天,唸完就像和但丁一起走完艱險而漫長、從地獄到天堂的路。
*光永遠在 人生征途 要記得一直對自己微笑
但丁生平精彩,死後也風光。生在佛羅倫斯,卻因政爭被流放,落葉不得歸根;輾轉落腳於拉威納。聆聽老師講座,明白《神曲》就像一部生命之書,值得細讀!老師在講座中,和大家分享的家附近的淨界「神聖松樹林」,配上但丁的文字,值得我們慢慢咀嚼。老師的講座太精彩,也提醒自我要常保~心中有光,走在克拉瑟森林,那幸福、快樂、圓滿的人生,就在一念中。
文:ShaoHua
2023年楊馥如老師在蔚藍人文堂的第三堂講座,時序來到了秋天,主題轉換成文學,地點則移到馬賽克藝術古城及《神曲》作者但丁埋骨之城—拉威納。
拉威納是馥如老師18年前為學做馬賽克作品,並憑悼但丁長眠之處而造訪的城市。然而這次的造訪讓她遇上了今生的伴侶,自此改變了她的人生,讓他鄉成為她的故鄉。正因為這樣的機緣及背景,沒有人比馥如老師更適合談這座城市的種種。
她透過自身學習馬賽克工藝的經驗,以及長居拉威納的深度走訪,細談聖維塔大教堂的馬賽克鑲嵌藝術及歷史人物;她透過每日買菜、散步的路線,途經但丁陵寢向文豪致敬,也穿越時空與700多年前的但丁共同聆聽聖方濟教堂的鐘聲;她透過克拉瑟森林的健行、拉威納與佛羅倫斯間但丁之路的探尋,咀嚼但丁文字、體會《神曲》的真義。
關於拉威納及但丁相關的歷史、藝術、文學、旅遊…馥如老師面面俱到點出菁華,並以經緯串出完整架構,讓人聽完對這座城市充滿了各種美好的想像,也讓前幾年讀過《神曲》的我想再重溫閱讀一遍這部大作。
日後若有機會去義大利自助,一定要將拉威納及但丁之路也排進行程,用心去感受它充滿藝術、文學與歷史之美~
最後,附記今日講座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句話及知識:
1.書寫、旅行具有療癒性。
2.《神曲》是但丁從絕望到重生,一路得到啟發的旅程。
3.天堂不是某個地方,而是找心裡的光,懂得對自己微笑。
4.那些為藝術不辭艱辛的人,是源於對信仰的力量及對美的投入。
5.馬賽克鑲嵌藝術之細緻精美及色彩流動令人驚艷。
6.拉威納聖方濟教堂每天敲13下鐘聲、每年9月14日的中世紀遊行,都與但丁逝世紀念日有關。
文:Michelle Lee
週日的早晨可以聽到馥如老師的課,充實而幸福~
但丁神曲我並 沒有全部讀完,得重讀一次,尤其是老師翻譯Purgatoria「淨界」比原本的「煉獄」貼切許多。
非常喜歡馥如老師講英文或義大利文時候的聲音,怎麼連中文都講的這麼好聽呀?羨慕死大寶了~
年初的時候去波隆那, 私訊問了老師一點問題,她真是個精彩溫暖的女生,非常善意的回答了我的問題,並且詢問了我住 哪家旅館,她也告訴我,旅館樓下的餐廳非常棒,值得一試。 果然,這個餐廳沒讓我失望~
上完課以後,超級想再去一次義大利,搭火車走一次但丁之旅,一定很有意思。
許願ing ~#想去銀杏樹染黃天空的地方
#雖然幼稚園程度但超級愛記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