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瓊玲
是有多深的愛及多強的堅強意志,能讓一位單純喜愛合唱的青年,一生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從無到有,在18歲的青春年少之際,催生出一個校友合唱團,這起始於台、得奬於德的木樓合唱團,歷經質變與蛻變,步步走向國際舞臺,讓世界聽見那來自美麗之島(福爾摩沙)的完美和聲。
今日的蔚藍雲端充滿合唱音樂的靈性之美,由木樓合唱團的創辦人暨行政總監吳嘉和老師談談歷經25年,木樓如何從校友團,成為專業及半職業的專業合唱團。整場講座除聲歷其境的看到木樓屢獲國際合唱大奬之步履,也聽見木樓的緣起、成長及茁壯,如同看見一位慈父,將孩子撫養長大的的心路歷程。
木樓合唱團為室內男聲合唱團,1999年成立至今秉持「男聲合唱藝術精緻化」的理念,透過追求完美的演唱,呈現深度藝術性的音樂內涵;透過歌者與聽眾間心靈感受的對話,傳達出音樂精緻的美感。
2013年由彭老師的帶領下,木樓在音樂上有了更精準及清楚的呈現,也印證了今日講座開場,堂主引述彭孟賢老師所點出的合唱三項主要精神:聲音要精準、和聲要和諧、歌聲表現有層次。木樓自2013年,在藝術總監彭老師的帶領下,木樓的音色塑造有了不同以往的呈現,彷彿脫胎換骨一般,進入了另外一個音樂層次。
*指揮是最懂得音樂的表現者 也是合唱團的靈魂
由嘉和老師口中描述彭孟賢老師,就像個神級化的人物。而從網路資訊得知,彭老師的成就的確如神化,她除了頭銜與獲獎一長串之外,也是現任台灣合唱協會常任理事及德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之舉辦的國際合唱大賽評審,在2021年曾獲頒「特殊優良教師暨卓越獎」、「藝術教育貢獻獎」、「台灣國際重唱藝術節暨創新合唱比賽最佳指揮獎」; 更是2020年獲頒「客家事務獎章」、並選入2020年「台灣客家名人錄」,以上的資歷,的確值得崇拜。
彭孟賢於藝術性、音樂能力、樂曲,呈現整體性獲得極高評價,國際評審曾讚譽:「瘋狂而驚人的指揮、令人崇敬的成就、迷人而撼動人心的音樂」。
*唱什麼歌曲就像什麼 從《八駿贊》、《我們的父》、到《群星斑斕之夜》得大奬實至名歸
今天的木樓音樂講座,老師首先播放《八駿贊》,這首由楊鴻年編曲的蒙古民謠,聽著合唱團員同頻振動,想像八駿飛馳而整齊踏在大草原的聲音,滴答清楚地進入耳中,想到蒙古特有磨擦喉嚨的呼麥唱腔,當獨唱預告八駿奔騰終日即將休息,團員們以小聲卻有力的快板向終點狂奔而去,精確地嘎然而止,難怪在城堡聆聽的德國聽眾,全體站立掌聲如雷,這就是音樂能超越語言,傳遞的力量無遠弗屆。
其次,嘉和老師播放《我們的父》Ama Namen的排練影片,這首由菲律賓知名合唱作曲家Pamintuan所寫的主禱文,當看到排練時,彭老師與全體團員跪著排練,唱出樂曲的內涵張力,臣服音樂、懂得謙卑,才能完美演出此曲的精神,在彭老師細膩的指揮下,木樓詮釋的太令人感動,此曲得到宗教組冠軍,實至名歸。
再來,是《群星斑斕之夜》Sure on this shining night,由Jay Giallombardo作曲,此曲樂句綿長,氣與能量一直在給予,才能表現出悠揚的和聲,聽見木樓合唱團員們發揮音域的極限,看見指揮的雙手如同太極般的氣韻流動,心靈神會,無法用言語表達。
*出國比賽為國爭光 光環之下是每天逾10個小時的排練與體力活
在出國比賽前,木樓在台先舉辦了兩場公演,藉以磨練、整裝待發,在抵達德國之後,考驗才真正來臨,團員們努力抵抗時差,在練唱中,不斷的嘗試與突破,體會音樂、感受自我。
從嘉和總監秀出的行程表,看到出國比賽一點都不輕鬆,整天扣除吃飯和睡覺,就是窩在飯店的會議廳,排練再排綀,整個比上班還要勞累。但也因木樓做足了功課,下足了功夫,在指揮及團員共同努力之下,才被德國人喻為Angel Voice,從木樓身上,看見音樂藝術並非一蹴可幾。
美好的音樂會感動聽眾,從木樓的演唱,我們能感受到合唱的多元及生命力,相信音樂能超越政治、語言的藩籬,也感動了來自世界的聽眾。
*藝術總監彭老師選曲有獨到
國際大賽獲得評審團驚艷與讚賞
榮獲傳藝金曲最佳專輯.最佳演唱
九次獲得國藝會年度TT奬助計劃之殊榮
嘉和總監從世界三大合唱組織,細數著木樓的精彩,透過參賽影片,看見國旗在世界舞動飛揚,很享受、也很感動。
2016年7月,木樓合唱團以布拉姆斯國際合唱大賽總冠軍身分,於俄羅斯參加《世界合唱大賽:冠軍賽》,在無伴奏宗教音樂組、男聲室內合唱組、現代音樂組等三組比賽中再次奪得三面金牌,男聲室內合唱項目上更於七位評審中獲得三位評審給予滿分肯定,以97.38的高分打破該組比賽的大會紀錄,在頒獎典禮上搏得全場喝采,成為實至名歸的世界冠軍,歡欣榮耀。
2018年9月並首度受邀赴美,於西雅圖、達拉斯、舊金山舉辦巡迴音樂會。2019年2月接受美國合唱指揮協會(ACDA)之邀請,於《60週年全美雙年總會》演出(從225個團隊獲選為5個國際團隊),難能可貴。
*團員具靈性的特質 對美感認知深厚 讓木樓能與眾不同
藝術總監彭孟賢老師,深深明瞭木樓團員的靈性特質,她獨特的聽力美學,善用音樂的調和及聲音的變化,讓原本就聲音優美、充滿活力的木樓合唱團,聲音更融合更平衡。
很喜歡今天嘉和老師選播的片段,委託任真慧老師創作「祈願、東方」主題,曲中使用佛教經典為題材,使用《心經》素材,創作《隨心所欲》一曲,合唱團不僅要分成三組並各自分部,還有多層次的音樂織度與寬廣的音域,這首作品主要表達看透世間萬象、心中一切皆空的自在境界,聲音如梵音在時空穿透,充滿祥和平靜。
「或許,我們擁有不同的膚色,但,我們可以異口同聲地唱」《人民與土地之歌》Vox Populi, Vox Terrae《人民與土地之歌》是一首以世界、自然環境、人類和生命為題材,並以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Māori)視角所譜出的大地之歌。此曲的作曲家帕敏圖安(John August Pamintuan)正是木樓合唱團在2015年,在德國合唱大賽以Ama Namen《我們的父》一曲拿下宗教組冠軍的作曲家,因著和木樓的因緣,受木樓委託於2020年所作之男聲四聲部作品。
*委創上百首本土合唱作品 致力合唱推廣及公益展演
除了參與國際賽事,木樓不忘深耕台灣合唱界,為延續台灣合唱音樂的創作能量,木樓自2011年起推動「本土男聲合唱委託創作計劃」,邀請作曲家與文學人進行創作、譜出在地聲響,以男聲合唱深刻展演臺灣人文之美。
歷年委託創作演出包括2011年《致愛》、2012年《文學與音樂的對話》、2013年《創生》、2014年《吹動島嶼的風》、2016年《祈願》、2017年《祈願Ⅱ》、2018年《世界祈願‧黎明東昇》。木樓堅持提供詩詞創作的環境,深度結合文學與音樂,為木樓藝術創思之本。創團25年來,委創的本土曲超過百首,花費的金額不下兩百萬元。
*從木樓到木色藝文咖啡館 不變的對合唱原始的初心
1999年「木樓」之名,源自於建國中學古老的木造音樂教室,數十年來培養出許多熱愛合唱的青年,他們藉著歌唱,在各自的生命經歷裡找到相同的感動,也譜出一段段令人動容的音樂記憶。
這是木樓的初心精神根基,也是前進的動力。
今日講座尾聲,嘉和老師緩緩說到木樓的願景與目標,不論外界情況如何的多變,但木樓追求合唱的極致,初心不變。
2024年下半年,木樓將推出25 藝術極致---巨擘系列,期望木樓成為國際品牌,在國際間唱出台灣之聲,透過藝企合作、政府補助及本職演出持續永續經營,也期許喜歡木樓的聽眾們,能走進音樂聽,現場聆聽這個永續永成的優質合唱團,帶給您真誠的和聲感動。
記得曾唱過的一首拉丁文合唱曲---Musica Dei《主所賜的音樂》,歌詞寫著:主所賜的音樂,是最好的禮物,能感動人心、直達天廳。音樂,能柔軟我們的心性、振奮心志、忘郤憂傷。佩服嘉和總監的傻勁與勇氣,他投注木樓合唱團的心,那一輩子想做好一件事之精神,令人尊敬。
文 :堂主 2024.3.3
木樓每唱完一首歌,現場掌聲瘋狂響起!
我問嘉和四個問題,他用四個小時回答我。
四個小時的演講 ( 含Q&A ) 很長嗎?這可是嘉和用25年的青春凝煉出來的精華、精華、再精華!
這是嘉和有史以來第一場線上演講,也是木樓合唱團的口述歷史,嘉和做足準備,不論簡報和影音檔案,和木樓合唱團的歷史照片和保存文件,這是木樓最完整的一場紀錄片式演講。
*掌聲響起~有問有答,傾囊相授
有堂友誇我有本事,請得到木樓的創辦人吳嘉和。有堂友好奇問,你是如何看出嘉禾總監,除了能唱還能講?
初次相見,我問嘉和四個問題:
Q:你們是如何成為世界合唱團的總冠軍?
Q:木樓是如何訓練成軍的過程?
Q:你是如何栽進合唱團就出不來了?
Q:木樓是如何營運生存的?
為此嘉和準備兩百張簡報,不藏私說明白。
測試時,我私下問兩個笨問題:
Q:表演時,如果有生理問題(如,打噴嚏、咳嗽、或是放屁),該怎麼辦?
Q:我看畫面像一位女將軍指揮一群英雄部隊,請問你們被罵哭過嗎?
嘿嘿嘿.......。
*掌聲響起~加碼彩蛋,驚喜連連
演講後,嘉和誠意十足,加碼送出三顆彩蛋,帶給大家驚喜。
第一顆彩蛋:2018年在達拉斯表演「熱情的沙漠」,演出中遇到暴風雨,舞台突然停電。這群有經驗有默契的歌手們,絲毫不受影響,繼續載歌載舞,讓現場聽眾察覺不出意外,以為是特別設計的橋段呢!
(猜「熱情的沙漠」是誰唱的?就知道聽眾的年代了~歐陽菲菲?高凌風?庾澄慶?費翔?.....)
第二顆彩蛋:2019年在史丹福大學表演,場地不容易出借,非得是特別因緣,一旦在史坦福大學表演過,這樣的尊榮將永生難忘啊!
第三顆彩蛋:在中國第一屆國際合唱節的交流,最後歌手們以晚安曲謝幕。我們才知道合唱團的編舞是團員自己設計的,要配合歌聲呼吸、和舞蹈動作。
*掌聲響起~合唱知音,以聲相許
Q&A時間,堂主知道今天有很多合唱團體來交流,邀請堂友們寫下參與的社團,有美國德州達拉斯市的博愛合唱團、海天合唱團,有美國北加州的青青合唱團、SVCC合唱團、史丹福合唱團、海盟合唱團,南加州爾灣市的華聲合唱團、飛揚合唱團、知音合唱團,有南加州洛杉磯的洛聲合唱團,有台灣的台大合唱團、台大EMBA合唱團、有景美高中合唱團、榮星兒童合唱團、其他還有子恩合唱團.....,團繁不及備載。
蔚藍堂堂友聯手送出三顆彩蛋為回贈:
彩蛋一:新竹築愛協會理事長邱媛美是這場演講的「媒人」,她在週日兩個合唱團表演空隙現身分享,合唱團是如何影響她這一生的課業、事業和志業,到現在以音樂美學來回饋社會公益。
彩蛋二:George Yen 分享加州橙縣太平洋交響樂團受企業主贊助的成功例子,還有自己參加兩三個合唱團廣結善緣,以歌會友的快樂人生。
彩蛋三:已近午夜,德州達拉斯的鄧教授是嘉和的學長,當年鄧教授籌辦並招待木樓的恩情,讓嘉和仍感念在心。可惜鄧教授的音訊不良,只能由嘉和表達聲聲感激。
*掌聲響起~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有448人在線上聽嘉和演講,大大地鼓勵他,讓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演講四小時後,還有兩百多人在線上,留下180個留言,這都大大地鼓勵嘉和這麼多年的堅持。
在香港的堂友想繼續聽到天長地久,又擔心酒店收取老師的延遲退房費。
有堂友誇讚:「彭老師的指揮手勢好像『太極』、『雲手』,美極了!」
「給Peter 老師按1000個讚!你有遠見、有執行力、有勇氣、熱情真誠、非常佩服!」
「嘉和加油!會持續支持木樓!歡迎大家一起『斗內』!」
*
嘉和為了這場演講,更改香港的班機,週日延誤班機返台,躲在旅館演講過午不食,演講後到香港機場又因班機延誤,直到凌晨三點才回到台北。
這世界為木樓精神~為嘉和總監~響起掌聲!掌聲不絕!
文:ShaoHua
曾經在幾場音樂會聽過「拉縴人男聲合唱團」表演,那是孤陋寡聞的我唯一僅知的專業男聲合唱團,今日透過蔚藍人文堂講座始知台灣另有同樣以男聲組成,並且揚名世界的「木樓合唱團」。
木樓合唱團源於1999年一群愛唱歌的建中校友,2013年在彭孟賢老師的帶領下,逐漸從純校友合唱團演變成專業合唱團,並在國際賽事初試啼聲獲得殊榮,奠定基礎持續紮根茁壯,一路發展至今已25年。
木樓合唱團成為揚名國際的台灣之光,始於2015年「第九屆布拉姆斯國際合唱大賽」獲得民謠組、宗教組、男聲合唱組三項金牌及大賽總冠軍,復於2016年「世界合唱大賽」中勇奪音樂組、男聲室內合唱組、現代音樂組三面金牌,其中男聲室合唱項目更以97.38高分打破大會紀錄。
如此耀眼的成績絕非偶然,全賴團員們全心投注對歌唱的熱愛,加上彭老師專業的領導及指揮,才能共創天人合一、感動人心的聲籟。
今日講座由木樓合唱團創辦人兼行政總監吳嘉和為大家細說木樓合唱團的創團源起、參與國際賽事經歷、勇奪三金的輝煌成績,還有近年的表演、創作及專輯錄製,以及未來的願景及規劃等。
在講座中,聽著木樓合唱團表演的歌聲、看著木樓合唱團得奬的影片,心裡也跟著同感同喜。在吳總監的分享中,除了感受到團員對合唱團之熱情,也深感維持一個專業合唱團體之不易,需要大家多予支持。希望日後有機會能欣賞木樓合唱團現場演出,下回去兩廳院時也會去木色藝文樓咖啡作客,品味藝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