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主報告書
時間分秒必爭,訊息紛至沓來,一如預期與默契,未開場已經500人爆棚了。
堂友:「我是波士頓歌劇的季票會員,我做了功課,抱了很大的期待來聽卡拉絲。」~美東麻州
堂友:「自從知道蔚藍人文堂線上演講後,每週六晚上的到來成了生活中重要的等待,從準時上線到提早25分鐘掛線佔位子,好刺激啊!」~華盛頓州.西雅圖
堂友:「參加過很多線上講座,這麼優質的實在不多。感謝神團隊提供這麼好的機會,讓普羅大眾有增廣見聞的機會,每一次聽完都有震撼的感覺。」~加拿大.渥太華
堂友:「伯杰老師講得太精彩了!我從晚上十點,聽到午夜1:40,仍是意猶未盡啊!」~美東維吉尼亞州
堂友:「好開心今天能趕上伯杰老師的演講,感覺像是中了樂透,我在教會唱詩班練唱完,立刻衝回家上網聽演講。」~澳洲.布里斯班
堂友:「『夢遊女』是我在紐約大都會劇院的首場入門歌劇,卡拉絲唱得真情流露,歌劇本身在舞台上更是入戲!」~美東.紐約
堂友:「就算我出國玩,也會算準時間躲在旅館,提早上線。」~泰國曼谷
聽眾提早入場是對主講人的尊重,不枉費伯杰老師「身在韓營,心在蔚藍、人在釜山,不忘演講」的做足準備。
*
粉絲迷男神,男神迷女神 ; 緣起於堂主和伯杰閒時鬥嘴,2024年蹦出五場林伯杰的偶像系列,迷倒眾生。
「知伯杰者,香蘭也」,感謝香蘭執行長的通風報信。她是伯杰的伯樂,早早向我推薦,企劃出林伯杰歌劇系列,像拼圖一樣,一場一場引領大家聆聽歌劇世界:
2021.4.18 歌劇大觀園
2021.10.23 歌劇英雄譜
2021.11.27 歌劇群芳錄
2022.7.2 歐洲歌劇院
2022.9.3 美亞歌劇院
2024.3.23 歌劇女神卡拉斯的愛與死
猶記得2023.9.23,我在台北烏來馥蘭朵,一次聽足雙演講,劉岠渭老師講「蝴蝶夫人」,和林伯杰講「西貢小姐」,獨具特色,各有千秋,精彩絕倫。我尤其忘不了伯杰的PK圖表,秒懂「蝴蝶夫人」和「西貢小姐」之異同,讓我印象深刻。
無怪乎香蘭說:「劉岠渭老師的導聆是教你看懂一棵樹,伯杰老師是帶你看一片森林。」無論是一棵樹或是一片森林,都是藝術美感的五官感受。
返美後我念念不忘,鼓勵我先生返台時,特地排時間去台中打里摺聽劉老師導聆「托斯卡」。呼應昨天伯杰老師講卡拉絲唱「為了藝術為了愛」,那感動的情感一層疊上一層,層層包裹歌劇女神戲裡戲外的跌宕人生啊!
*
有堂友問我:「Q&A時,你和伯杰有事先套招嗎?怎麼那麼有默契?」
啊哈哈~像是諜對諜,會前互不知對方底牌,各自練功。
遇上伯杰這種「笑傲江湖」的大師等級,高手對招,厚積薄發,但憑內功了。尤其在螢幕上,不得矯情、不得做作、觀眾一目瞭然,唯有真誠才是王道。就算出糗、說錯話、犯傻了,都是一種「親民」的個人招牌特色。
即使我一整個星期多麼認真做功課,猜題率甚低,我研讀坊間的資料都顯得普普。伯杰入行甚早,早年他在唱片公司寫文案、寫古典音樂CD側編,何止是讀萬卷書,而今功力已經是不論如何排列組合講題,都是王道了!
王道就是~即使普羅講題,伯杰獨特的切入觀點,編整內容,讓人耳目一新,以饗宴全球聽眾,不辜負堂友早早上線的真情。
王道就是~即使大家都可以上網查資料,伯杰花盡心思,將一生藝文精華濃縮成幾個小時的大補帖,讓堂友聽得收穫滿滿。
王道就是~將我心換你心,始終懷抱粉絲的熱情與激情,像卡拉絲一樣,有才華、有台緣、有人緣、有惜情。
*
這張海報設計成,伯杰坐在歌劇院仰望他的女神卡拉絲,時代感切出彩色與黑白的幽冥兩隔,以黑色留白徒留遐想,隔空向歌劇女神卡拉絲致敬!
同樣的,堂主主持時的螢幕背景,以伯杰和香蘭在台東池上大坡池音樂館合作六年共44場的海報,作為蔚藍人文堂向伯杰老師致敬,合作23場以來,每一場演講都是500人大爆滿!
致敬與致謝~男神與女神!
文:曾瓊玲
身為卡拉絲鐵粉的伯杰老師,在2024年的蔚藍雲端講座偶像系列中,首場就端出神級人物---瑪麗亞·卡拉絲,看見音樂賞析達人在雲端手足舞蹈、眉飛色舞,為堂友們介紹了三個多小時的女神---卡拉絲,堂友們聽得也很過癮、大飽耳福。
老師真的很懂瑪麗亞·卡拉絲,首先就播了電影《費城》中,由卡拉絲演唱《Andrea Chenier》歌劇中的《La Mamma Morta》那首片段《他們在我房門前殺死了我媽媽》,從歌聲中似聽見卡拉絲對她母親愛恨的情感投射,讓堂友們在講座的開端,因此首曲被女神歌聲定了格、著了魂,那跨越時空詠嘆調的歌聲,如同身歷其劇,歌劇女神實在名不虛傳。在她璀璨如華的短暫詠嘆生涯中,她極盡心力,用聲音傳遞刻骨銘心的愛恨情仇,她精準的詠嘆著,不遺漏、不簡化細節,令人入迷。她的嗓音容易識別,她的扮相充滿時尚,她的大眼烱烱有神,這些特質,瞬間抓住觀眾目光,那一聽就會令人上癮的歌聲,怪不得令伯杰老師為之瘋狂。
卡拉絲的人生很戲劇,而她充滿張力的歌聲,也在許多電影配樂中出聲,如電影費城中用了歌劇《Andrea Chenier》做配樂、復仇者聯盟續集以及王家衛導演的2024及電影《鐵娘子:堅固柔情》中都引用了《諾瑪》之「聖潔的女神」、還有妮可基嫚主演《為愛璀璨:永遠的葛麗絲》中的「我親愛的爸爸」(葛麗絲是卡拉絲的好友,兩位都是女神級)。在上述電影中,聽見那充滿辨識度、獨特性、含概所有細節,令人痴迷的聲音帶來感官的震撼,佩服電影的音樂指導者選曲之用心,記得雲門舞集的《稻禾》也用了《諾瑪》之「聖潔的女神」,可見卡拉絲濃厚戲劇性的歌聲,特別適合唱這類戲劇性的歌曲,也征服了歌迷的心。
*天賦加上努力 卡拉絲能唱也能演 歌劇女神唱什麼角色就像什麼
卡拉絲是美國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也是50年代義大利「美聲歌劇」復興的代表人物,她高超的演唱技巧和絕佳的舞台魅力,被公認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女高音之一。卡拉絲能夠勝任各種風格的歌劇,演過的歌劇,涵蓋從早期古典歌劇直到晚近的威爾第和普契尼的作品,當然她的愛情生活及八卦也為人津津樂道。
查了網路資料,樂評家約翰阿多(John Ardoin)曾盛讚,"卡拉絲每一個音符和表情","如同塵封已久的舊畫","卻被雕琢出讚嘆的色調"。可見她在樂評家的心目中,推崇備至。
*個性愛恨分明 用飆高音及瞪大眼表達情緒
伯杰老師除了讚誦卡拉絲,也說了女神的小秘辛。其一,是在卡拉絲頂替提芭蒂演出後,在錄製《阿依達》錄音時,據稱由於和男高音發生口角,演出當晚她在第二幕凱旋場景結尾刻意飆出的降E高音示威,那驚動全場的18秒,驚天動地。其二,在1959年於漢堡演出的《爐神貞女》,當時因指揮帶領的樂團速度過快,在曲終時,卡拉絲用她明亮有神的大眼瞪了指揮(好有趣)。
*深情又細膩 唱活了《諾瑪》之聖潔的女神、茶花女、夢遊女、蝴蝶夫人及杜蘭朵公主
從伯杰老師精心整理的簡報中,得知卡拉絲在她短暫的歌唱生涯中,唱了96次貝里尼的《諾瑪》及55次普契尼的《托斯卡》。她的聲音表情就帶來極大的感動,我雖聽不懂義大利文,但她的聲音跨越了語言障礙,透過音樂,我們仍能感受到女主角的真情悲切,充滿張力的詠嘆調。
老師在講座中選播多首女神之作品,看到卡拉絲為了歌劇藝術,復興歌劇的許多奇蹟,其中1954年所推出的《爐神貞女》,當時身為史卡拉首席名伶的她,指名要導演維斯康提親自製作,只可惜當卡拉絲退隱之後,《爐神貞女》也再次被世人遺忘。
另一,與名導演維斯康提攜手的歌劇神話,是1955年3月首演的貝里尼《夢遊女》,卡拉絲在此歌劇中,被導演打造成時尚又優雅的芭蕾女神,女神不僅有動人的歌聲,更有古典美的精雕細緻。
*巨星崛起 需要伯樂 指揮家賽拉芬及導演維斯康提開拓了卡拉絲的歌唱領堿
1948年,卡拉絲在義大利指揮家賽拉芬(Tullio Serafin)的輔助下閉關練了《諾瑪》,並在及1955年與執導《魂斷威尼斯》的導演製作人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在史卡拉歌劇院上演經典的《夢遊女》,因她的努力、天份及超驚人的恆毅力,卡拉絲展現出堅固的實力和苦練的決心,也豎立了她難以被超越的典範與標竿。
*雙姝Diva之戰 提芭蒂與卡拉絲 香檳與可樂各有所好
風趣的伯杰老師,選放了提芭蒂與卡拉絲演唱的「我親愛的爸爸」之後,開放堂友留言票選,聽看看是提芭蒂那來自天堂的聲音勝出,還是包覆了宇宙的卡拉斯能技壓群芳,堂友們各友喜好,但卡拉絲的真情演繹,超越了歌唱技巧及聲音質量,她將劇中女主角的愛恨情仇完美掌握,聽她的作品,需要屏氣凝神 、全神貫注。
*為愛而聲 卡拉斯的歌唱藝術 帶給世人永恒不朽的聲情
卡拉絲詮釋普契尼的歌劇作品,每一首都為歌迷深深的喜愛,她傾情唱出詠嘆,以她希臘人的典雅氣質演繹了女性的絕望無奈,她在彩排時敬業的態度及深厚的藝術修養,她終其一生,為了歌劇藝術而獻其聲,為了愛情放棄了事業,令人佩服也令人唏噓不已。
卡拉絲一生為愛情與為自己的歌唱藝術所投入的心血,既是她的優點、也成了她的致命傷,她唱出「為了藝術、為了愛」;1968年她45歲,犧牲了事業郤換不回逝去的愛,她遭受歐納西斯的背叛,迎娶賈桂琳,她只能如蝴蝶夫人的心情悲歎終老,她的人生有過輝煌,最終走到悲劇與絕望,卡拉絲的一生就是傳奇。
感謝伯杰老師用了三小時多詳實介紹了女神卡拉絲的一生,讓我們除了她的歌聲,更佩服她為藝術的種種努力,為了符合歌劇中的角色,決心減肥瘦了三十多公斤,從醜小鴨蛻變成天鵝的過程。從今日講座,也得知卡拉絲的私生活也如同歌劇般一樣精采,她與母親的長年恩怨、與提芭蒂的世紀之爭、與船王歐納西斯轟烈愛情,這些種種…從絢爛歸於平淡。雖她晚年試圖東山再起,但美聲再也無法回到登峰時期,1977年卡拉絲據傳因用藥過量心臟衰竭而過世(心也碎了),依照她的遺願,她的骨灰灑在愛琴海上,但女神的聲音不滅,她化身為永恆的歌劇女神,從未遠離。
文:ShaoHua
這是一場圈粉無數的「男神」談「他的女神」的講座。
應蔚藍人文堂堂主的要求,很有音樂本事的林伯杰老師將今年定調為「偶像年」,在蔚藍人文堂的首場講座便以他最擅長的歌劇,暢談他心中、也是很多歌劇迷心中的女神—瑪莉亞卡拉絲。
在這場講座中,伯杰老師以電影《費城》運用卡拉絲演唱《Andrea Chenier》歌劇中的《La Mamma Morta(他們在我房門前殺死了我媽媽)》一曲作為引子,讓大家一開始就感受到女神歌聲的渲染力及戲劇張力,而後以《為愛而聲》紀錄片預告及伯杰老師精心整理的年表、歌劇選曲回顧這位歌劇名伶家從出道、崛起、閃耀、隱没、隕落的人生故事。
過去曾經在伯杰老師幾場講座片段聽過關於卡拉絲的故事,今天透過這場專題講座,更加完整了解這歌劇女神家庭背景、愛情故事、鮮明個性及在舞台上的魅力。聽著卡拉絲的無敵嗓音、看到她與音樂共融的投入,也讓人充分了解卡拉絲之被伯杰男神奉為女神之原因:第一是聲音的獨特性,其次是演技及扮相,第三是對藝術的堅持及自我要求。
今天的講座回顧了卡拉絲54歲的人生,聽完後對於卡拉絲在愛裡犧牲、承受痛苦而感到心疼,也對她為沒有結果的愛放下如日中天的事業感到惋惜,而伯杰老師在講座後段選用卡拉絲在歌劇《Tosca》所演唱的詠嘆調《為了藝術為了愛》,也許就是對卡拉絲的歌劇人生所做之最佳註解。
雖然卡拉絲在歌劇界最發光發熱的時間僅有十餘年,但雋永的歌聲已成經典,並將永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