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蘭 樂賞基金會執行長
今天,馬世芳老師在蔚藍人文堂續談鄭華娟。
上線地點是在高雄,今天老師的背景跟往常有點不同,不是在書房,畫面有點俯視,但我覺得似乎比往常輕鬆,就像在家裡客廳。
講課過程反覆咀嚼詞曲時,我們跟著馬芳進入情境,播放音樂時,馬芳老師時而跟著搖頭晃腦哼唱,跟我們同在一起,很有坐在他旁邊一起聊天的感覺,就像華娟廚房錄音的DEMO卡帶。
就像華娟當年在廚房自彈自唱自己錄音的DEMO卡帶,今天我第一次聽到珍貴的錄音,好乾淨的聲音,生活現場的錄音,就像坐在廚房聽好朋友唱歌一般。
順著馬芳的指引,原來有個網址收集了華娟的DEMO卡帶,雖說是尚未熟成的作品,但我覺得比正式出版的專輯還要好聽。
https://youtu.be/LXu9hcAFvWs?si=_vBi-m7Fxfrnv85z
這個網址,來自於華娟最原始創作、演唱的Demo,這些歌是華娟歌曲的原型,也是她原唱的小苗,它們不夠熟成,卻是最初的錄音版本,其中有多首經典代表作。另外驚喜的發現了未正式在台灣出版過的「3字頭」和「姐弟戀」兩首歌曲。
從保存的卡帶中,找到鄭華娟當年為陶晶瑩寫的 〈太委屈〉的原唱、萬芳找到〈慢火車〉的原創錄音、陳永龍找到鄭華娟 唱的〈一秒鐘〉、郭靜的〈愛擔心〉以及 2009 年鄭華娟在大陸出版的《3 字頭》南京好笑大合唱網聚 Live 錄音〈3 字頭〉和〈姐弟戀〉等十首歌曲。
當馬芳老師談著華娟的故事,眼神和語氣中所流露的激賞、感嘆,那些內在的澎湃⋯眼前的馬芳老師正在談著他喜歡的人和主題,而且是如此享受,這頻率透過網路線傳送到世界各地,連結每個人的青春回憶,聊天室裡欲罷不能的感言,在今天美好的週日上午迴盪不已。
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某個時期的自己。
文/曾瓊玲
等了三個月,終盼到馬芳老師「冰雪聰明鄭華娟」的下集。上集說到1986年間,正值華娟老師創作的黃金時代開端,耳朵聽得正起勁,但因時間因素,如堂主所說,暫留懸念也是一種美感。
秋末,在蔚藍人文堂第273場,聽馬芳老師說著華娟老師的創作,秋意浮上心頭,聽著冰雪聰明的華娟老師為歌手量身打造的許多歌,道盡人間事及女人心,季節的浪漫與悲偒聽入心頭,很享受。
今日馬芳老師聚焦在華娟老師的黃金創作時期,他不斷稱讚華娟老師的才華,及她那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特質,她的創作靈感來自與朋友的閒聊、心事的傾吐,也有是她聰慧的觀察,藉由她的筆下創作,化為首首動聽又扣人心弦的歌曲。
她由歌手轉為專職製作及詞曲創作,為許多女歌手量身訂製歌曲,包括張艾嘉、潘越雲、陳淑樺、張清芳、林慧萍等人,甚或台語天后江蕙,寫過的歌曲無數,動聽又耐聽,如:情字這條路、聰明糊塗心、天堂、加州陽光、Men’s Talk 、新戀情、落雨的暗暝、返來阮身邊、愛愈深心愈凝等歌曲,風格多樣化,百聽不厭,也傳唱不歇。
*開創台灣流行音樂的獨特 也創造了許多新名詞
1987年,是華娟老師創作的豐水期。她與王新蓮合唱的《往天涯的盡頭單飛》,是當代撫慰人心的經典歌,描述收好行李、準備邁向另一國度的心情,她也開創了新經典字詞—單飛。歌曲裡唱出的人生觀、世界觀、愛情觀、旅行觀,可說是背包客的先鋒。
華娟老師的冰雪聰明,來自於她具有細膩的觀察及表達力,可同時作曲及作詞,為各個不同音域及類型的歌手量身打造自我的風格,當時流行樂的分工沒有那麼細,華娟老師參與企劃及製作,除了要有才華,還要有異於常人的邏輯及紀律,才能寫出如此浪漫,如此深入人心,高度傳唱又不平庸的流行歌曲。
老師首先播放1988年潘越雲唱的《情字這條路》,華娟老師利用五聲音階寫出優美的弦律,加上千首詞曲神人-慎芝老師(群星會的創作者)的歌詞,兩人的合作開啟新台語歌曲不得了的經典,再加上那很接地氣的MV,充滿著田園農家風土及人情,歌詞有故事性、弦律有親切感,連政治人物也將此曲改編來用,呈現後解嚴時代的開放風潮,也反映了當代心情。
此曲也成為劃時代的「新台語歌」里程碑,在當時,女性普遍仍受社會壓抑,華娟老師以她的才華與膽識,在音樂產業樹立了創作者的專業高度與尊嚴,展現勇敢探索世界、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以歌詠心,默默推動了台灣社會的改變,讓不聽台語歌的人,也喜歡這首歌。
*寫出都會女子的女人心事—本城女子與天堂
聽馬芳老師說歌,有故事有畫面,再聽歌曲,有了不同的味道,令人感動。陳淑樺的《本城女子》,創作靈感來自1988年的咖啡店,2個寂寞的單身女子,齊聚聊心,共渡下午,此時身邊不需男人陪伴,在秋意正濃的季節,傷痛不需多說,心事說過之後,日子仍要往前走,歌曲呈現了那個年代都會女子的勇敢與堅強。
1991年陳淑樺的名曲《聰明糊塗心》,此首由華娟老師詞曲包辦,老師今日也同場播放華娟老師的自彈自唱demo版及陳淑樺唱的版本,同樣好聽。聽著老師說歌,明白那看似矛盾的歌詞背後,其實顯現大智若愚的智慧。
認同馬芳老師的稱讚,華娟老師太有智慧,她歌詞其實想表達的是,人有時要裝傻,才能通透看世間,女人不要太過聰明,要適時裝糊塗,人生會更好過。
同年,華娟老師也為鄭怡量身訂做的《天堂》,此曲由陳志遠老師編曲,太好聽了,清亮通透的高音,展現鄭怡自信的氣質。歌詞描述心目中的天堂,唯有去到遠方,才能感受到愛情的無形牽絆,唯有離開家鄉,才更珍惜家的味道。歌詞看來簡單,郤考驗創作人的功力,耐人尋味。
*描寫女人心的天人交戰 張清芳《Men's Talk》與林慧萍《新戀情 》
張清芳《Men's Talk》 也成為當時的流行語,聽馬芳老師的說歌好有趣,此曲提到愛情和友情的關係,情人之間的爭吵,來自感受不到男人的真心真意,從開始到副歌,情緒層層堆疊,愛人不能是朋友嗎? 你如何跟別人形容我?為何你只能 man’s talk,卻不對我talk…?一連串的問號,說出女心總有放不下的懸念。
《Men's Talk》的懸念,由林慧萍的《新戀情》接棒,聰明的華娟老師,譜出癡心女子對感情的不安及自我折磨。
謝謝蔚藍人文堂,再度邀請到馬芳老師,謝謝老師今天用多首精采又豐盛的動聽歌曲,滿足我們對華娟老師的懸念。
今日的講座,如同堂友匯集在雲端KTV,共同唱著那些我們會唱的歌,如同開啟時空任意門,享受華娟老師帶給我們三分之一世紀的流行風華,讓我們藉由歌曲,傳遞都會女性的故事心情,感謝華娟老師細膩又豐富的歌曲創作,勾起歌迷心中的共鳴,她創作的國台語歌曲不僅是流行,更是經典。
文/ShaoHua
一入場,幕後團隊精巧的選歌就帶我進入鄭華娟的美妙音樂世界。開講後,馬世芳老師透過重點式的前情提要,為聽過的人復習上一講的內容,也為新加入的聽眾概述鄭華娟前期的創作。
之後,時序從1987年鄭華娟詞曲創作的豐水期為起點,一路細數1990年代、2000年代至她的創作後期,一首又一首寫入人心、膾炙人口的歌曲。不管是為別人量身訂做的,自己拿回來唱的招牌歌,都成為雋永的傳唱。
潘越雲的《情字這條路》、《聰明糊塗心》、鄭怡的《天堂》、張清芳的《加州的陽光》及《Men’s Talk》、林慧萍的《新戀情》、江蕙的《返來我身邊》、施文彬的《愛愈深心愈凝》、優克李林的《少年遊》、萬芳的《孩子氣》、陶晶瑩的《太委屈》…是陪伴我成長的經典。
陳淑樺的《本城女子》、江蕙的《落雨的暗暝》
、萬芳的《分手》、鄭華娟的《漂泊的心停留在基隆港》及《3字頭》、陳永龍的《一秒鐘》…雖是我首次聆聽的歌曲,但在馬世芳老師的解說及剖析下,不但文字有了畫面,旋律有了表情,也讓人更懂詞曲的意境。
「沒有你的地方,沒有天堂」
「同住一個擁擠的城市,你是否像我,不知將心事向誰傾吐」
「只要你肯說,永遠陪伴我,因為有你一生快活」
「不管孤單有伴或迷失都要努力,為生活寫下屬於自己美麗的樣子」
這些歌詞中隱含「鄭式」風格的「女性」、「遠方」、「旅行」、「傷痛」、「成長」、「勇敢」…一首又一首打動了我的心。
詞曲創作長才兼具、國台語歌曲皆能游刃有餘,在在展現鄭華娟的冰雪聰明,而馬世芳老師透過較少人知的鄭華娟自彈自唱Demo版,深入分析多首歌詞的故事情節、言外之意,除了讓我在聽歌時有更深一層的體悟,也聽到鄭華娟咬字之清楚、音色之純淨、歌聲之動人。
綜觀8月的上集及今日的下集,兩場講座中,馬世芳老師雖是「目錄」式的精華解說鄭華娟的創作,卻猶如在訴說台灣流行樂的發展史及唱片業的運作,包括詞曲的創作源起、與慎芝及武雄兩位填詞人的合作、編曲的畫龍點睛、唱片的製作企劃,都蘊含在每首歌曲解說的細節裡。
約莫40年的創作生涯、300餘首的詞曲創作,鄭華娟留下來的不只是文字與音符的美好,更是她對人生「永遠不要忘記學習 ,永遠保持好奇,和一顆冒險的心」的態度。馬世芳老師以此為這兩場講座做總結,不但是最對鄭華娟最佳的致敬,也是送給聽眾最棒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