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振輔
對賞⿃者⽽⾔,印尼是個令⼈⼜愛⼜恨的國度。
作為萬島之國,印尼有著世界上最多的⿃類特有種(557種) ,由於地理隔離的演化機制,其中許多都只活在遠離⼤陸的偏僻⼩島。與此同時,印尼也是世界上⿃類狩獵最嚴重的國家。
1970年代以來,當地興起⼀股瘋狂的養⿃熱,⼈們四處收集野⽣鳴禽,將其訓練成歌⼿並參加⽐賽。其規模之⼤,有研究者估計,⽖哇的城市中養著被關在籠⼦裡的⿃,很可能⽐野外的還多三倍。
徐振輔不依循環境主義式的⾃然書寫傳統,不將養⿃⽂化視為⼀種蒙昧、前現代、不以⼈類⾃我為中⼼的活動,不在哀悼的氛圍中歌頌⾃然的神聖性,徐振輔不陷入批判或捍衛的思維。相反的,他親近印尼養⿃⽂化中的美學、情感與知識,反映的卻是⼀套有別於⻄⽅科學的豐富內涵,它也值得被仔細凝視。
正如 Paul Jepson 所說的:「⻄⽅⿃類學家通常將⿃鳴作為辨識與尋找⿃類的⼯具,印尼⼈則以更接近⾳樂的⽅式討論⿃鳴。」自然寫作者如徐振輔,能敏銳地察覺「欣賞⾃然」背後的價值預設,誠懇看待另⼀種⾮⻄⽅的⼈⿃關係,便能將⾃⾝經驗放回歷史脈絡,找到屬於當代的⾃然書寫特質。
徐振輔以「保持距離的欣賞」,提出新的⼈⿃關係,它⼀定程度上繼承⻄⽅博物學的認識論,以及⼆⼗世紀環境主義所崇尚的美學。
文/曾瓊玲
去年的十月下旬,在蔚藍人文堂初次聆聽文壇年輕的自然書寫作家----徐振輔的講座,聽他娓娓道來他與山中的精靈-雪豹的短暫郤永恆的偶遇,言談之間流露人與環境的依存的關聯。
他斯文有禮,書寫中的詩意渾然天成,因為他具有自然觀察的專業及靈巧的文字功力,年紀輕輕就已完成壯遊,訓練出深遠的觸角,他融合學術專精及自然書寫,繼他在西藏青藏高原旅行及參與計畫,旅途中曾遇到的人事物,書寫成《馴羊記》後,同為愛鳥人士的蔚藍堂主,今日再度邀請振輔老師,感恩老師觀察入微的分享,帶領堂友們打開耳朵及睜開眼睛,從西藏隱士般的雪豹,飛向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尋找極會唱歌的蘇西,從歌鳥的探索到訓練,以地理學的角度,探索人與鳥的親密關係。
*甫次出國 即獻給東南亞的熱帶雨林
振輔老師自謙他書寫的很慢,且非文學本科出身,但看到他的文字、聽到他深情的朗讀,很難不被那充滿詩意的文氣感動,那來自對生命的真誠及內在的涵養,讓他與眾不同。他回想生平第一次出國,就去了環境生態研究者的最愛---生物多樣性的婆羅洲(沙巴),2018年他去了印尼群島,在熱帶雨林的大自然,完成人生的為期兩個月的青春壯遊,之後更沈浸於自然生態研究及書寫,將精彩的旅遊經驗化為自然書寫的養分,他書寫自然與生命的啟發,偏向報導文學寫作方式也兼具散文美感,最終目的要從書寫中回應現實,這是他社會責任的自我期許。
感謝他書寫的很慢,我們才有機會看到書中文字的細膩,感受到他與自然生態的深刻連結。今日振輔老師講述到,他初次踏進沙巴,從周圍瀰漫的氣息中就感到靈魂甦醒,前世記憶如在異地召喚,活生生的博物館就在眼前出現,心中雀躍不己。熱帶雨林在地理學的定義,是高溫、高溼、多雨、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雖有著毒蛇猛獸,但也充滿著生態的驚奇與美麗。從投影片,老師介紹了熱帶雨林的環境與生態:鮮豔的斑衣蠟蟬、散發濃烈臭味的霸王花、嘴如犀牛角的犀鳥、和棕櫚樹互存的紅毛猩猩。
提到紅毛猩猩,振輔老師播放綠色和平的宣導廣告,感嘆因棕櫚油過度使用在食品產業,導致棕櫚樹過度砍伐影響了紅毛猩猩的生存環境,也讓我們深思,永續發展必須兼顧環保與經濟,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也的確要重視,雖然這是一直都存在的衝突與矛盾。
*高聳入雲的榴槤樹 夜望落果小心頭
穿梭榴槤樹林間,經當地的嚮導提醒,榴槤會在夜晚間才會落果,詩魂上身的振輔老師就朗誦了他的〈榴槤成熟小心頭>
「夜裡如果乘著長舟安靜等在這裡,或許就會聽到雨林深處,榴槤墜落地面,發出碰、碰、碰、碰的沉重聲響。那聲響透過霧一樣潮濕的空氣,穿過蟻巢、蛛網、犀鳥的樹洞、只開在夜裡的花及高低錯落的植物層後,和河流的聲音混合傳入你的耳朵。也許就像妳把臉貼在另一個人胸膛時,所聽見的那種野生動物般的溫暖心跳聲吧。」
振輔老師再次提到,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與環境與自然的學問與關係,要從自然本身,回望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生初場壯遊 聚焦在鳥
振輔老師會與鳥產生連結,是因大學時代參加自然保育社團,大學甫畢業,就開展二個月的長期旅行,也開啟青春浪漫情懷。他以愛好鳥類的女友手繪之漫畫作述敘,以有趣的圖解,剖析各種欣賞鳥類的態度,原來賞鳥專家賞鳥的方式,是拿起手機app的e-brid,就像集郵般珍藏蒐寶。
曾在網路書店,瀏覽到波蘭鳥類學家及作家---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以文字將鳥兒、人類及過往歷史文化作了迷人的結合,書名《鳥兒在唱歌:生活與藝術中的鳥和人》,書摘中提到:自古以來,鳥兒一直不斷地啟發人類。牠們為音樂神童莫札特的音符帶來靈感,也為芭蕾舞劇提供最後的精彩絕唱。
而振輔老師是從印尼群島的旅遊探訪經歷,帶我們認識自然書寫裡的人鳥關係。振輔老師擅長以詩意的語言、敏銳的洞見、紮實的田野,以及新鮮的文學形式,向我們說明了人與鳥的相遇,既不是純粹的生態現象,也不是純粹的社會現象,試圖讓我們建構完整的賞鳥視野。
對印尼人來說,養鳥是一種生活風格,鬥雞也是種賞鳥的方式,老師介紹鬥雞比賽,這是種具賭博性質的活動(Tajen Sabung Ayam),不僅有實體現場,也有線上平台提供博奕。雖然不免有慘忍血腥、速度暴力,但也是當地居民對提升更好生活的一種期盼。
*再看牠一眼 美麗又會唱歌的白腰鵲鴝
老師分享他在印尼的深入田調,在雅加達南方的小城德波 (Depok),經常會在巷弄間聽見嘰嘰喳喳的鳥鳴聲,從人們的屋簷底下傳來。他到訪了阿茲哈爾 (Azhar) 家中(虔誠的穆斯林),見到牆上掛著一幅廣告,上頭寫著他經營的鳥類學校及其服務項目:「培訓白腰鵲鴝,幫您打造符合目標的高品質小鳥。馴化野鳥、培育競技型選手、換羽照護、唱歌教學、配對繁殖……」廣告底下是一組陳列櫃,擺放了數十座獎盃,都是他訓練的小鳥在賽場上斬獲的榮譽。
老師提到,像阿茲哈爾這樣的鳥類訓練師在印尼並不罕見,這種職業背後反映了整個社會對於鳥鳴的巨大狂熱。對於印尼人,尤其爪哇族而言,養鳥是一項從古王國時期流傳下來的優雅嗜好。
到了近代,養鳥已不僅僅是休閒,還發展出一種更活躍、更刺激、帶有賭博性質的競賽活動,其愛好者社群在印尼語中稱為「kicau mania」,字面意思是「鳥鳴狂熱」。這些人最大的夢想,便是憑藉自己的眼光與技術,將一隻原料鳥或潛力鳥訓練成萬眾矚目的冠軍。那不僅能得到龐大的獎金與聲望,鳥兒本身也會變得價值連城。老師還提到,一隻極具天賦的白腰鵲鴝,便因為傲人的歌唱能力橫掃各項賽事,後來以創紀錄的30億印尼盾出售,那有長尾巴的美麗鳥,竟有驚人的身價。
*鳥嗚.狂熱 kicau mania
聽見斑馬鳩在唱歌,配合甘美朗樂器的混音,那溫暖的咕咕聲(歌聲被比喻為古蘭經的禱告聲),的確會讓人心情平靜祥和。老師提到那曾比過天下無敵鳥聲,身價有幣800萬的斑馬鳩---蘇西蘇珊底,原來牠的名字源自印尼的羽球好手---王蓮香的英文名字,印尼人喜歡羽球,也讓鳥類與國家產生巧妙連結。
鳥類歌唱比賽,是印尼一項極為盛行的活動,在峇里島幾乎每天都有小規模的練習賽,每週或每月則有大型比賽。參加這些比賽不只是讓鳥累積表演經驗,還能提升牠們的聲望與價值。印尼人將鳥的歌聲視為藝術品,鳥唱歌之評判標準有兩種:一是BnR系統、一是PBI系統,除了身體姿態、音量,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之表現。
*印尼人的鳥類比賽有社區級、區域級及全國級
印尼是萬島之國,也有著世界上最多的鳥類類特有種。自1970年代以來,當地與興起一股瘋狂的養鳥熱,人們四處收集野鳴禽,將鳥訓練成歌鳥並參加比賽。如 Paul Jepson 所說的:「西方鳥類學家通常將鳥鳴作為辨識與尋找鳥類的工具,印尼人則以更接近音樂的方式討論鳥鳴。」
振輔老師播放了「鳥如何學會歌曲」的影片,從影片更能明白及反觀印尼人對鳥的訓練方式。鳥類學校的訓練三面向:包括聲音、體能和精神。
這些比賽中的參賽物種屬於鳴禽,具有複雜的鳴管並透過類似印記的學習過程來發展歌曲,這種生物學特徵意味鳥可以藉由訓練可唱出更好聽的聲音。鳥類因此任何人都有機會捕捉並訓練出一隻冠軍。透過他們的鳥,來自各個社會階層和背景的人都可以相遇和競爭(Jepson 2010)。
謝謝蔚藍人文堂再度邀請到老師,聆聽到振輔老師從從2018年起,前後花了許多年,深度探索人與鳥之關係,分享他在印尼群島旅程的親身觀察間,在城市與野地間反覆穿梭。
一方面前往人跡罕至之處,尋找那些將從世上消失的物種 ;一方面跟隨鳥類離去的足跡,來到鳥市場、繁殖場、鳥類學校、鳥類歌唱比賽等場所,碰到鳥玩家、鳥類學者、鳥類嚮導等人物,編織成印尼的人鳥關係的多元圖像,也讓我們理解,自然的故事,終究不脫離人。
老師的自然書寫,提供我們用更多元廣闊的角度去觀察大自然的浩瀚及細微,讓我們對居住環境,生起更大的敬畏和感激,珍惜並與自然永續的相處。
文 / 蔚藍堂主 2025.1.12
蔚藍人文堂的鳥系列演講
#第6場 2020.7.11
吳金黛I藏在天籟的秘語
#第167場 2023 1.14
林仁斌I鳥鳴、樂舞、報佳音~談古典音樂中的鳥音樂
#第284場 2025.1.11
徐振輔 I 印尼群島考察記~探索人鳥關係的旅程
這場演講讓蔚藍堂的雲端版圖更大開眼界,進入婆羅洲,說了印尼語(蔚藍堂的講者使用超過十種語言),認識印尼人的養鳥文化,和印尼群島的鳴鳥歌唱比賽,全場沒有大聲疾呼對生態的批判或建議,純然是自然書寫的考察與旅程,還有志同道合的愛情。
蔚藍人文堂推廣全球線上讀書會,480人聽眾有幸聽一場還未寫成書的文學現場直擊。振輔以簡報、鳥鳴、生態攝影、資訊整理等,帶我們認識一個未知的世界。
演講後,香蘭執行長說:「振輔講得真好,上次『馴羊記』造成轟動,這次『印尼鳴鳥』更上一層樓。」
主持人余靜也私訊我,希望能邀請振輔上牽手電台採訪他。
廣結善緣,正是蔚藍人文堂的精神。
若我能做主,我希望給更多有才華、有才學、有價值的人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若你讀過書「小王子」,一旦你心中有一朵最獨特的玫瑰花,你會懂全世界的玫瑰花不是都一樣的;同理可證,你會懂不是全世界的鳥都一樣的,聽懂鳥語,歡迎加入飛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