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蔚藍堂主 2025.2.3
各位細心的堂友們,你們可曾注意到這張海報,美編Nonoko 以上排字反白「縱一葦之所如」來強調莫內最喜歡的白色,莫內畫作裡的白色總能展現五彩斑斕的印象小光影。下排文字「印象派與塞納河」,在白底文字裡展現塞納河的波光粼粼,正中印象派的主旨。
提早入場享受音樂的堂友們可注意到,小E製作入場小叮嚀影片,以塞納河的湖面為背景,白霧橫江,以若藍、若綠、若光、若影,若深、若淺,呈現一片神光迷離之美,邀請大家享受塞納河上的美好時光。
*
蔚藍人文堂創造一種價值,叫「珍惜」。
開場前一小時會前測試,已經有100+人比工作人員還早掛線,等待入場搶頭香,必是引頸盼望的排隊粉絲,開場前半小時已經500人爆滿。
感謝你們把週末寶貴的時間留給蔚藍堂。一如神隊友對每場演講的用心之至,一如神講師的才學與才華,將飄渺寬廣的人文情懷,歸納、統整、組織,以吸睛有趣的方式,圖文並茂、聲色俱足,在三個小時的時間,以最精簡有系統的方式,與大家分享。
猶記得2024年六月,我和顧老師討論演講題目時,她給我三個講題選擇:藍色藝術史、印象派和浪漫派。
嘿嘿嘿,小孩子才做選擇,我是成熟(狡詐)的大人,若A、B、C三選一,那我可不可以貪心地選「以上皆要」,所以講題已經排期到2026年了。
顧老師認同蔚藍人文堂的公益演講,願意助一臂之力,成為2025年「名師私塾系列之印象派」的講師,許多「琿迷」 聞之奔相走告,聽飽聽滿,聽到賺到。
向隅者請移駕到『聽蔚藍』Podcast 補課。
*
堂主在Q&A時間裡,很好奇問大家為什麼喜歡顧老師的課。
全球各地的堂友們在聊天室瞬時炸出許多燦爛的水花,優質堂友的回饋成為一場精彩的集體創作,摘錄如下:
1.十分欣賞顧老師自然親切的口吻,生動精確而不造作的講述風格。
2.好愛顧老師的講課,令人陶醉。謝謝蔚藍堂主,機敏選擇『通通都要講』作演講題材,好美好,好棒棒!
3.以學術背景為底,內容豐富、旁徵博引,講解很細膩,傳達感同深受,以可愛輕鬆的口吻,讓人容易catch。
4.真誠、真實、傳神、熱切、接地氣、細膩、豐富、詼諧、溫柔、比喻貼切.....
5.我活到現在,第一次知道什麼印象派是什麼,居然聽得懂「藝術」。顧老師自成脈絡的統整、開啟我對藝術史的新視野。
6.顧老師的文字底蘊很靈活很生動、講說功力很強,述事很有趣,讓人聽得懂、記得住。
7.簡淺易懂、雅俗共賞、深入淺出,有理論、有內容
8.中西大作、流轉自如,喜歡老師引經據典,文學和藝術史底蘊豐厚。
9.也喜歡聽老師講一些延伸故事,例如「香水」男主角是青蛙
10.顧老師以當代語彙古今對比解說,常常會冒出詩詞,例如:「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11.感覺像進入繪畫的時空之中,讓畫面、人物、動物、植物.....全部都活起來了。
12.有架構的導引及清晰熱情的解說(雖然偶爾會岔出,岔出更精彩、依然引人入勝)
13.老師可愛又真實(蚊子也想聽課)!PPT超強超吸睛!老師加上台語的描述,特別親切逼真。
14.我喜歡演講的脈絡,老師對畫作的喜愛之情,細膩地表達、用畫作串連畫派的特色,莫內對水、雷諾瓦對人,希斯里對天空...,一聽就印象深刻。
15.顧老師的學術非常淵博,所有資料都全部記在腦袋裡,表達統整資訊,所以聽起來非常精彩!非常享受!感謝老師的滋養與分享。
16.顧老師放大雲朵的細節,笑說美術老師會罵人這是隨便亂畫亂撇。但Zoom out 後卻是生動的雲。若顧老師不點明細節,我不能理解。
17.國學造詣深厚,信手拈來就是「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18.顧老師學富五車仍謙虛有赤子之心,風趣幽默,接地氣的旁徵博引,讓我們如沐春風,學習愉快,感謝老師讓我們好幸福!有你真好!有蔚藍堂真好!
19.顧老師最強功力之一就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搭配時間表,將印象派介紹得讓我印象很深刻,謝謝老師!
20.喜歡顧老師非常專業的藝術分享,讓我們縮短學習歷程,老師非常純真而熱情的心態,讓人覺得好親切。
*
我的驚喜是:
大家好專注聆聽,每個重點、每一句話、每個字,都聽得好仔細!大家的感同身受,如我一般有共鳴。
真相是:我遇見顧老師本尊,真的如大家所述,有圖為證(莫內畫風)。
文/曾瓊玲
是誰有如此的魅力,在立春前夕的年假尾端,能讓500位鍵盤俠甘心守在雲端前,迫不及待的提早掛綱,聆聽顧素琿老師細說從新古典主義勇敢走出自己的路的印象派。
佩服蔚藍人文堂神團隊的全年無休,金蛇蜿蜒到蔚藍人文堂,蛇年首場演講就如此熱鬧,由萬人迷的藝術靈媒隆重登場,在迎春納福的年初五,帶領500位堂友們,揚帆輕舟遊塞納,細品如詩如畫的河畔印象,從梵谷、莫內、雷諾瓦到希斯里,尋著塞納河畔的幾處印象派重要地點Argentueit、La Grenouillere、Giverny、Rouen、Le Havre,領略印象派的原汁原味,一探蛙塘的歡愉及塞納河的天光雲影、波光瀲灩。
*從蘇東坡到莫內 果雕橄欖舟底 瀟灑在人間
講座開端,素琿老師先破題,以東坡先生的《前赤壁賦》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連結至畫家莫內的一葉扁舟遊塞納。猶記年前,與好友曾有幸至故宮親賭這果雕橄欖舟,由著名牙匠---陳祖章所雕刻,將千古傳誦的文學名著刻在船底,要用放大鏡才能看見微小核舟中的人物情態,讚嘆這顆橄欖舟之空間配置與細節,完整呈現當時東坡攜友月夜泛舟的意象,那種意象和莫內的印象派名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塞納河之於莫內,極其重要。從老師引莫內之語,就可道盡其依戀:「塞納河!我一輩子都在畫它,每個小時,每個季節,從巴黎到大海……
對別人來說一定很煩,但我怎樣都不會膩…我幫自己在船上搭建畫室,它就像一間大型艙房,可以睡在裡頭。我就住在那兒,帶著我的畫具,緊盯著光線的千變萬化,從一個黃昏到另一個黃昏……」
大部分的人應都坐過船,老師請堂友們回想搭船的印象。我直覺回想到,多年前從台東的富岡搭渡輪至綠島,搭船初始很興奮,為看海天一色直奔船廊,但樂極生悲,沒多久即暈船想吐,原想快意乘風波浪,沒想到身體飄飄,感到天地之蒼茫。
塞納河不捨晝夜,每一城市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江河,如漢江、泰晤士河等。河畔風景怡人,激發著印象派畫家們的創作靈感。老師沿著塞納河的流向,帶我們遙想,在那沒有照相機及攝影的年代,印象派畫家們,用畫筆撇畫出點點光影,藉由老師的Zoom in/out,隨著局部細節放大,讓我們看畫時也能感同身受、心領神會,回味百年前畫家親眼所見之「當下的悸動」。
*新古典到印象派 走進自然 迎向陽光 你走你的路
我也想獨自跳舞四個工具的出現,帶出了印象:火車、攜帶式畫板、照相機及軟管顏料小豬),有了這四樣工具,可去天涯海角,吹著海風、看著星辰,悠閒的自在的盡情畫畫。
印象派,讓畫家擺脫工具人的角色,讓畫迷們重新認識大自然,從畫作中欣賞自然不做作的藝術之美,老師介紹了前額微凸的梵谷在巴黎的畫作: 自帶畫框不假外求的《春日釣魚》、《春天的河岸》及《橫跨塞納河的橋》,老師用色彩妙喻梵谷的畫風,在去巴黎之前,他的畫是黑白的,去了巴黎之後,則綠意盎然、色彩繽紛,因為巴黎人文薈萃,梵谷也受到四面八方的啟發跟影響。
老師提到,在印象派畫家眼裏,室外的光影每分每秒都在不停變化,相較於要求細膩擬真、炫技唯美的新古典學院派,印象派的自然畫風竟讓藝評家棄之如壁紙,但印象派畫家終究經得起大風大浪,勇往直前,迎向陽光。由於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畫家們從從室內移往大自然的行動,創立藝術史新畫派的興起。印象派畫家忠於自己敏銳的色彩感受,捕捉到充滿光芒的戶外自然景觀,呈現日常生活樣貌,真實記錄當代的繪畫風格。
莫內乘著一葉扁舟,隨波漂浮、補捉光影,他執著在水上作畫,因為水的反光及天光雲影的千變萬化,太令人著迷。莫內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印象派 (Impressionnisme ) 名稱的由來,就是從莫內的「印象.日出」中的「印象」一詞而來。「印象.日出」自由又隨意,莫內真實映畫心中所想,白茫茫的水氣籠罩河面,水光與天光接連成一片;水光映照間,朦朧又夢幻,畫出真心話,也豐富了我們完美的印象,當然畫作的幣值也很高,絕對高於壁紙千萬倍。
*氣氛歡愉的蛙塘 水上活動繽紛多彩 如同乳酪令人垂涎
莫內和雷諾瓦是超級好友,同甘共苦可共吃麵包裹腹,他倆對於蛙塘趨之若鶩,終日開心耗蛙塘(香水的主角---青蛙出現),老師妙喻心靈要有出口,才可以繼續爆肝,而蛙塘就是最佳的快樂天堂。
同樣的取景於蛙塘,但兩位好友的畫風各有風格,對於指定曲有著不同的詮釋方式,一個愛水、一個愛人物。莫內專心致志在水面的光影及波動,呈現印象及印心,透過老師的解說,細看筆觸,原來是用了很多的顏色堆疊而成,相當不容易,所以看畫要看門道,要看到真心,素琿老師的確是印象派的知音。
相對於莫內愛水,雷諾瓦的眼晴離不開俊男美女,他喜歡捕捉人的風采、神韻樣貌,有感人生苦短且艱難,他只想用筆補捉美的人事物,透過作畫,將人生的不如意先放在一邊,用畫化解生命中不可承受的壓力。藉由老師的指引,才注意到那蛙塘的中心點,河岸中間的迷你島,形狀真的很像乳酪(Camembert)。
雷諾瓦是印象派發展史上的領導人物之一,他13歲就當小童工,在瓷器上面畫畫,但他不再走安格爾的路線。為了呈現印象派的勇敢,素琿老師適時安排兩位新古典的小助教上場:安格爾的《公爵夫人》以及卡巴納的《維納斯誔生》,相較於新古典的官方工筆(我聯想到AI冰冷),印象派畫家筆下的人物,除了細膩,有更多的灑脫及大氣,且光影背景跟更鮮活,更有靈魂。
雷諾瓦在蛙塘留下很多作品,有些看似筆觸粗糙,但細看,其實暗藏許多細膩,雖朦朧不清晰,但當下的歡愉氣息(看見女孩開心親吻著狗、穿著宜而爽內衣的帥哥),將蛙塘的歡樂與豐富,整體完整的傳達出來。而他在畫《船宴》的時候,那酒杯透著光,也可見他少年時畫瓷器,留下初心的影子。
老師提到她買的第一幅複製畫就是雷諾瓦的畫作《塞納河上的划船》,畫風補捉到當下的情景,看不清富涅澤女孩的顏值,但有氣質,自然無造作,真實呈現塞納河的波光粼粼,似乎嗅得到河畔的歡愉氣息。這時音樂下來,是張清芳所唱的《再別康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心頭盪漾…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間 沈澱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歌詞及弦律、優美如畫,啍唱間,真的會終日洗腦到心頭盪漾,也不禁回想到大學時生活的流金歲月及歡樂年華。
*你在看我嗎? 自由隨意又自然 印象派解放了審美的風格
另一印象派創始人---希斯里Sisley,他畫的《Argenteuil的行人橋》,畫中的無臉男雖未若學院派的細膩,但重在意象(有人跟沒人差很多),希斯里主要創作風景畫,主要作品有《楓丹白露河邊》、《魯弗申的雪》、《馬爾利港的洪水》、《洪水泛濫中的小舟》等,他擅長畫天空、畫雲(活著的雲)。他命運曲折,家道中落,畫作在生前並不被人看重,死後才獲名聲。希斯里是一位被稱為「最像印象派的印象派畫家」的畫家,始終如一,喜歡在戶外工作。
立春前的講座安排素琿老師上場,介紹印象派的那些人及那些事,猶如「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舒心又寫意,給予滿滿的印象氣息及知識,老師話語親柔,又時時語出驚人,天外飛來意外驚喜,言語間靈活生動,述事有趣(用凡爾賽玫瑰的對話,快速敘述塞納河)讓人秒懂。
素琿老師不僅是藝術靈媒,她的文學底蘊也很豐厚。她說景,可適時引詩說賦:「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她說人:引洛神賦的「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神光離合、乍陰乍陽」,靈活很生動,引經據典功力超強,比喻生動精確又不造作,誠如今天的主題風格---印象寫意舒心自然,怪不得素琿老師線上課總是秒殺爆棚,令人陶醉。
我們喜歡素琿老師的專業的藝術分享,將藝術史重新架構及重組,讓堂友們減少許多摸索歷程,親切貼心又講求細節,帶領500位幸福的堂友們,貼進印象,看見刻在心底的自然映相。
文/ShaoHua
乙巳年開春的第一個週日,也是九天春節連假的最後一日。雖是讓人依依不捨又不想面對現實的收假日,但早上聆聽蔚藍人文堂安排自稱為「藝術史靈媒」的顧素琿老師講述藝術史上頗受普羅大眾喜愛的印象派後,整個人沉浸在藝術畫作的美好氛圍裡,心境也隨之明亮、開朗起來。
這是顧老師今年在蔚藍人文堂預定開講四堂印象派課程的第一講,顧老師極其精妙地擷取蘇東坡《前赤壁賦》序言中「縱一葦之所如」之詞句,為今日講座所述之「印象派與塞納河」命題。原本就對顧老師豐富之藝術學養讚賞不已的我,看到顧老師的講座命題及聽到她在講課過程中穿插的古典金句,也讓我對她深厚的國學造詣驚訝折服。
去過巴黎的朋友肯定對塞納河都很熟悉,巴黎許多著名的景點(舉凡聖母院、羅浮宮、奧塞美術館、巴黎鐵塔等)不是位在塞納河間的小島,就是位在塞納河的左右兩岸。一座城市的形成及繁榮,都仰賴一條河流的灌溉及綿延,而塞納河就是巴黎的母親之河,是巴黎的命脈。
今日講座,顧老師以莫內1924年接受作家Mare Elder訪談所說的「塞納河!我一輩子都在畫它,每個小時,每個季節,從巴黎到大海…」為引,並以莫內所繪之《船屋畫室》破題,帶領我們乘著莫內的船屋從巴黎順遊而下至出海口,沿途停靠Argentueit、La Grenouillere、Giverny、Rouen、Le Havre等地,一覽莫內、雷諾瓦、卡耶伯特、希斯里、秀拉、席涅克、莫里索、梵谷等畫家在畫布上所留下的塞納河風景。
除此之外,顧老師也對比深受官方沙龍青睞的「學院派」與被藝評家為文諷刺嘲弄的「印象派」畫風之差別,以及說明「印象派」一詞的由來、解釋促成印象派畫家走出戶外作畫的四大因素(火車鐵路之興建、照相機、軟管顏料及可攜式畫架之發明)。
雖然「印象派」是我在藝術學習上最熟悉的畫派,今天聽顧老師細膩解說莫內、雷諾瓦、希斯里等畫家之部分作品,不管是水光之波動、雲朵的筆觸、樹林的塗抹,還是人物的表情,依舊讓我聽的津津有味、收穫滿滿。另外,顧老師選用徐志摩《再別康橋》詩句演繹畫作表現、《凡爾賽玫瑰》卡通影片之台詞談塞納河的河水將快樂與悲傷都帶走,也是一絕。
很喜歡顧老師用「縱一葦之所如」講述「印象派與塞納河」,讓我不禁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然而人生還是得面對現實,期待下一講聆聽顧老師談巴黎熙來攘往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