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秀真
1995年我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心靈的悸動、視野的震撼!
2006~2009年完攀世界七大洲最高峰,過程至今仍歷歷在目,更證明『山』在我的生命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別是明白生命的自我期許,以及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登山前輩們說:「見珠峰一面,由老天揀選。」
我何其幸運,成為讓她願意覲見的門徒之一,從那一刻起開啟生命與眾不同的視野,種下日後拜訪每一座山虛心領教的態度。
攀登世界高峰過程如同苦行僧般學習、磨練,面對山導師給的嚴厲試煉,尤其在攀登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峰時,在海拔5500公尺獨撐兩天兩夜暴風雪、歷經生死交關…。所幸在諸多恩師、貴人的協助與鼓勵之下,完成攀登世界七大洲頂峰以及二度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夢想!
歷險歸來後,我將「存活下來的約定」擺在心上,展開「行腳每一所學校」的演講計畫,發願將自己的生命體悟分享出去,讓更多人明白每一個生命的殊勝與可貴,期盼每個人都能找到那座屬於自己「人生路上的聖山」。
文 / 堂主報告書 2025.3.8
江秀真以三十餘年登山經驗,化為一場又一場的演講精華。
截至2025.3.8為止,她的台灣演講旅行累積到1762所學校場次,講過逾四千場,這是她首次全球雲端公益演講,內容最詳實、跨越空間最寬、海拔高度最高的獨特場次。
*
本場秀真老師帶著500人攀登世界七頂峰,還有人在火車上聽演講,在去台東池上的路上、在墨西哥、在溫哥華、在美國各地、在台灣各地,在世界各地....。
堂主為演講超時向老師致歉,秀真說:「我都可以連續爬山十九小時,這四個半小時不算什麼啦 !」她仍然中氣十足,仍然笑臉迎人,仍然神采飛揚。
這場不得不超時的演講。在秀真老師的演講行旅裡,少有場子可以「準時開場,不準時結束」,讓主講人講到淋漓盡致,讓聽眾聽到心意飛馳。
尤其是最後的彩蛋:是244張世界七頂峰絕美山峰,是江秀真冒著生命的危險獨家拍攝,媲美國家地理雜誌的大自然照片。只有守到最後的真愛,才有緣看到世界七頂峰奇景。
*
2025.1.17當天,我從台中一早衝上山,到南投水里的原聲國際學校,聽江秀真的實體演講。
那天秀真的行程是:大清早從新北市趕高鐵轉車一小時上山到原聲學校,中午和學生午餐後立即衝到高雄接下一場演講,晚上再趕回新北市。
一天兩場,從北到南,從南到北,一顆永不說累的歡喜願心,傾一己之力,做對的事,把事做對。
為了這場線上演講,我空運兩本江秀真的書「挑戰,巔峰之後」、「十年一講,為夢想」,仔細讀完,畫重點,貼書籤。細讀是好奇完攀七頂峰的華人女性登山家,挑戰的不只是群峰冰雪,更是內在對話。
展讀之際,秀真敘事詳實,文筆樸素,誠懇真切,尤其是她看過的絕世美景和天地驚險,如何以文字寫給沒看過的人身歷其境呢?所謂「文如其人,人如其書」,閱讀的當下會被她的個人魅力所吸引。
我幾乎看過網路上對秀真的所有採訪和影片,對整場演講的企劃有通盤的瞭解。對一位曾講過四千場演講的人,如何刺激她「推陳出新」,更上一層樓,逼出她的畢生絕招,貴在真誠相待,給她絕對的自由和尊重,讓蔚藍人文堂成為她的主場平台,做自己的登山女王!
*
曾經,江秀真在某科技公司演講,只有一位聽眾。曾經,她必須開車來回七個小時,只為了一個半小時的演講,只為桃園復興鄉泰雅族的偏鄉小學,撒下登山教育平安回家的種子。2014.3.15,陪伴她南征北討、趕場演講的愛車「小綠」,達到三十萬公里里程數。
江秀真當眾圈粉無數,聽眾紛紛寫下,列舉其十:
1.謝謝江老師讓我在網上經歷登山的緊張和刺激。實在佩服你的毅力和勇氣。~Julie
2.謝謝老師,跟著老師缺氧,流淚和大笑!感動~Jordan
3.我在台北剛經歷人生的聖母峰,完成乳癌的治療。謝謝老師你的生命歷程分享,讓我很感動而產生勇氣。儘管生命歷程不同,我會收著你的分享,繼續前行。
4.老師講了四個多小時,依然中氣十足,果然肺活量驚人,好強大的氣場!~怡伶
5.熱情、勇敢、有毅力、有夢想、有生命力!精彩豐厚的人生。~Yvonne
6.老師妙語如珠,風趣幽默、坦率真誠,堅忍樂觀,有豐富的人生智慧,感受生命的美好與謙卑,非常感動我心。~SHL
7.老師的講座像是登山嚮導,一路帶領我們一起去登七頂峰。~May
8.秀真老師是實踐家,所走過的路,就是最勵志的生命履歷,最有影響力的生命導師。~香蘭
9.這麼早能堅定自己的選擇,又能堅持經營與持續發揮影響力,敬佩之至,真是許多人的典範與啟發。~Janet
10.老師真是人間菩薩,見證與分享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期待登山學校能夠啟發更多人。登山學校的目標與規劃,不疾不徐,一步一腳印,前進目標。~國琴
*
這一場堂主故意縮短Q&A時間,留給七頂峰攝影展。
秀真老師說:「這些攝影作品,與其留在家裡孤芳自賞,不如和天下人分享天下奇景。」這244張攝影作品背後珍藏的攀頂故事,只有秀真老師能自己說明其中的生死驚險與傲世高度。
看了這些照片,才能懂得極限登山家「步步向死,步步求生」,非平凡人能經歷。
以迂迴前進適應高山極地氣候的登頂方式,秀真比喻成「像是把一塊新鮮的肉,反覆冷凍又解凍」,還有冒著腦水腫和肺水腫的高山症反應,一失足會掉落冰隙、跌落懸崖,會缺氧產生幻象,會凍傷截肢,聽起來攀頂是「九死一生」,那為何?
天命是~爬自己生命的聖山,淬煉轉變,挑戰一個人的生命巔峰能夠發揮到何等極致,一個人的蓄積能量能夠燦亮奪目照亮到晦暗角落。
*
演講的首尾呼應法,以江爸爸的話「沒有拿世界冠軍,不要回來跟我說啦!」
秀真一山過一山,一峰又一峰,以父親的激將鼓勵再造巔峰。在江爸爸過世十年後,江秀真實踐在南美洲阿空瓜加峰「存活下來的約定」:「報效國家」是為國爭光,創下華人女性登山家首位完攀七頂峰及兩度從聖母峰的南側和北側登頂成功的世界紀錄,「回饋社會」是創辦台灣首所福爾摩莎登山學校,提導安全登山教育,減少山難的悲劇發生。
演講當日正逢是2025年38婦女節,江秀真以「登山愛山戀山」為出發點,成就登山家、冒險家、實踐家、教育家、作家、演講家、哲學家、攝影家等多重身份,不愧為2008年十大傑出女青年獎,2009年內政部一等獎章、2009年十大傑出青年,和2024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實至名歸!
文/曾瓊玲
誠如蔚藍堂主所言,秀真老師的演講圖文影並茂,文字不多但處處是亮點,重點是秀真老師好有趣,她的語言表情,滿滿的草根接地氣,不時天外來個笑話,生動活潑又感人的親身經驗,是個成功的說山人。
今日在雲端的500名堂友,也身歷其境共同爬越了層層山峰,感受到老師當下的喜悅與困境,體認到登鋒造極要靠團隊的力量,前線、後援一樣重要,一場講座,我們似乎也朝聖了自己心靈的聖山。
講座開端的自我介紹,如同拼圖慢慢看見老師對戀山的養成過程,點出了山與她的相知相惜,山是她提升身心靈的老師,也是她生命再造的指南針。因她從小好動,那可連哭13小時的肺活量,讓她下定決心以邁向奧運為指標,並選擇了田徑選手不愛的項目,不畏困難,訓練體力及耐力,登山讓她更積極,保持身體健康,找到了生命價值,也實現她的夢想。
*小時候吃的苦 培養踏實的人格特質
老師提到,在國小時因家逢變故,所以她從小半工半讀,讀了技職夜校,在工廠擔任會計職務,從小喜歡運動,曾參加過巧固球隊及田徑隊,自小養成中長程的體能和耐力,也因為卡通《小蓮的故事》,愛上高山,種下想爬高山的心,16歲,就跟二姐加入登山隊,愛山如痴,充足了心靈滋養,也蘊釀了她挑戰極限巔峰的心。
她從登山隊的運作過程,學習長輩如何擬定決策,21歲就拿到高山嚮導證,玉山登頂超過200次,老師隨心播放了台灣高山的美景,印證台灣的山,是如此吸引人,除了山,更有美麗的雲海及雲瀑,所以她開始以山為志業,自己揪團玩起來,走向業餘嚮導之路,每個月都帶隊登玉山,玉山登頂超過200次。
當然,登山前要有萬全的行前準備:體能、裝備、技術!老師說她的訓練日常,每天跑一萬公尺(天哪),週休二日,但也要完成在12分鐘內完跑近3K,外加攀岩、溯溪、負重、低氧訓練,每個月體能測試與驗收裝備使用訓練、高山醫學、糧食,這些不漸斷山訓,才能成就登峰的豐碩。
*從仰望到俯瞰 山能滋養心靈 但也會遭逢災難
老師說到為何她如此愛山,因為在山林自然的洗禮,雖全身滿是汗臭味,但精神與心靈卻能飽滿的重回現實戰場,且居高臨下的視野及角度大大不同(視野180°~360°,老師補充:貓頭鷹頭可以轉動270度)。於是她積極展開各種登山訓練,進行長程、負重、體力、耐力、飲食等綜合測驗,包括:國立體育學院的低氧訓練、陽明醫學院的生理、腦波檢查、台灣紡織的溫度感測、以及台北榮總的肺活量檢測等。
老師也提到那令登山者膽戰心驚的災厄年(1996年),災難的發生,也喚起世人及登山客的注意,老師將山難的整理歸納如下:嚮導的服裝應更嚴謹整備、評估攻頂登山客的體力及心理狀態、掌握暴風雪強度及攻頂過程中的種種因素:包括病痛、違反規則、溝通不良、登山技術不佳、登山者精疲力竭等等,這些都會造成致命的大風暴。
*登峰之後 生命靠山 學習也不停歇
老師時存感恩心,在講座中,她不只一次的提到她生命中的貴人,提醒她靠山無法當飯吃,只能喝西北風。她先去了紐西蘭遊學,因她寄宿家庭父母的引薦,她遇見了心目中的偶像---埃德蒙.希拉瑞爵士(1953年,記錄中最早成功攀登聖母峰峰頂)。看著老師播放的投影片,看見艾德蒙希拉瑞爵士、太太、女兒一位在珠峰山徑的紀念碑,老師下金句:「生命是互相成就彼此,而變得更有意義」,偉大的登山者背後,都有支持你圓夢的家人。
她後來也因老闆的鼓勵,考進嘉義農專夜校,遊學結束,考進嘉義技術學院森林日間部,初嚐到學習所帶來的愉悅感。
*從舒適的梅峰 走向玉山 攀向世界高峰
老師曾在梅峰擔任生態解說員,好山好水好風景,是個讓人想退休的人間天堂,也因為工作環境優美及舒心,讓她差點失去志向,忘記登山之精神,還好有好友提醒,雖忠言逆耳但她真心接受。老師也引前南非曼德拉總統之金句:「若安於現狀,生命就會失去應有的熱情!」激勵著我們。
後來她破格考進玉山擔任巡山員,萬綠叢中一點紅,在全部都是原住民的巡山員中,她是唯一的女姓巡山員,在擔任巡山員的歷程中,也學習到原住民的樂觀、開朗的天性,相處的很開心(山羌/三槍很好笑啊),也在高山群繞間,培養了她的視野,開啟了她攀向世界七頂峰的路程。
*以山為師 山也美得如詩 征服世界七高峰
雖然老師求學的過程斷斷續續,但她始終不放棄學習的機會,她四度求學,也在2006年~2009年挑戰世界七頂峰,老師提到幾個挑戰者需克服的重點:隊員彼此不認識,未登頂者得淘汰;必須輪流擔任隊長;自行書寫攀登企劃書;繳交相關日記、影像資料做為回饋;且要完成共願景。
登世界高峰訓練與準備,除了要有好體力,且要能適應三低(低溫、低壓、低氧)的環境,裝備要完備且要有妥善的心理準備,因為登上高峰的代價是步步向死、步步求生,心理、情緒、精神以及體能,在高海拔環境,會嚴重影響大腦運作,反應變差、記憶力降低,且易造成種種身體及心理失調。所以要掌握每一口呼吸,只為了登峰造極。
世界七大高峰:包括歐洲的厄爾布魯斯峰、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峰,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峰、北美洲的麥肯尼峰、大洋洲的查亞峰、南極洲的文森峰,以及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老師在2009年,和團隊一起成功挑戰世界七頂峰,國旗隨著台灣隊的足跡登上山頂,好感人,這是許多登山者一生的夢想,老師也是全球首位完成七頂峰與聖母峰南北兩側路線的女性,太令人佩服,值得榮耀。
*人生如登山 有夢必達 決心創建登山學校
謝謝老師將她人生的最愛----山,完完整整的與我們分享,我們也從她的講座中,學到了山教會我們的事:不疾不徐、有規劃、有目標、有訓練、有行動。
按步就班、從容冷靜,下山才是挑戰的開始,學習要敬山(友善管理、永續經營)。
老師沒想到,她可從一個會計員、解說員,到或後來的巡山員,省吃儉用,竟也可去爬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甚至攀登聖母峰和遠在南極洲的文森峰,這原是不敢想的夢想。老師以她的國內外登山經驗,鼓勵大家,有機會就要去看大山大水,並要訓練自己保持樂觀,樂觀就是相信事情可能,也會越來越好。
老師夢想很大,因曾擔任玉山國家公園巡山員,她為了募款籌辦登山學校,到過國內外1762所學校演講,推廣理念。「台灣值得有一所山野教育專門學校,這樣才能減少山難次數。」她從世界高峰回到平地,積極在學校撒下教育的種子,窮畢生之力推廣台灣登山安全教育,她行腳全臺各地演講,分享個人生命體悟,致力推廣登山安全教育的理念,累積逾四千場講座的感動與回饋。
謝謝老師今日的分享,唯有登山高峰,才會看見群山之美,老師用生命說山,心靈之美,也美如山,令人感動。
文/ShaoHua
「江秀真」這名號,我應該是在報章媒體及戶外用品店歐都納之廣告文宣上看過,而在腦海中留有「登山界名人」的印象。好奇查了網路資料,維基百科上記載她是「台灣第一位完成攀登世界七大洲頂峰的女性,全球首位登上七頂峰、並從南側及北側路線完成聖母峰登頂的女性登山家」,而且她還榮獲第47屆十大傑出青年。
看到「十大傑出青年」這榮銜,我想起去年底上外訓課程時,一位講師的眾多經歷中就列了一項「十大傑出青年」,這奬項引起同學好奇提問,他便說起自己原是個不愛唸書、到處惹事的叛逆少年,在長輩幾乎要放棄他時,突然醒悟而「改邪歸正」,並成為奮發向上的青年。他還說:「能得到這個獎項的人,人生一定經歷過很多崎嶇坎坷,這樣才有故事性及勵志效果。那種從小到大當模範生、讀建中、唸台大,一帆風順的人生勝利組,是不會拿到這種獎的。」
我不曉得所有得到「十大傑出青年」奬項肯定的人們,是否真如那位講師所言,須有或戲劇或傳奇或苦盡甘來或賺人熱淚的奮鬥人生才足以成為楷模、被人讚揚?我只知道在聽過江秀真的演講後,這位榮獲「十大傑出青年」女豪傑的人生確實有不凡的經歷,而這不凡在於她的天真、夢想、堅持,以及勇氣。
小學五年級拿到女子200公尺比賽金牌,被爸爸一句「不是全國的,不用拿回來!」激哭也激勵,讓秀真老師矢志參加奧運比賽。雖然這個夢很快就破滅,但在高職時參加田徑隊訓練長跑,卻為天生肺活量高的她奠定登山不疾不徐、超強耐力的基礎。其後不管是擔任業餘嚮導、還是跟著專業團隊走向世界高山,冥冥中似乎自有安排,引領她一步一步完攀世界七頂峰。
秀真老師於1995年首次從西藏方向攀登聖母峰,事隔11年後於2006年成功挑戰七頂峰(含第二次的聖母峰,並改從尼泊爾方向攀登),前後共計8趟挑戰地球各大洲最高山峰的經驗,步步向死、步步求生,過程中有苦有淚,也有驕傲與成就。
透過她的分享,我彷彿貼身跟著走過了這創造奇蹟的記錄,學習如何在事前訓練自己的體能、打包登山的裝備,在行程中安頓食宿、解決生理排洩問題,並在面對生死危難時如何安定心緒、咬牙挺過。
聽著她描述在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峰獨自挺過兩天兩夜的暴風雪,在大洋洲的卡茲登茲峰跟著游擊隊喬裝夜行,過程真是令我心驚膽顫,但也讓我深感秀真老師乃「天選之人」也。
在這場為時3.5小時的講座,外加半小時的珍貴影像分享,秀真老師以「登山緣起」、「世界高峰」、「向山學習」、「以山為師」及「心中的山」等五個段落,分享她的家庭、成長背景,走進山林、挑戰極限的歷程,在登山中學習領導、應變、謙卑,以及登峰之後走向學業上的另一個顛峰(遊學紐西蘭遇見世界上首登聖母峰的Edmund Hillary、陸續就讀嘉義技術學院森林系、台大大氣科學系、中山大學成人教育所,重拾學習的喜悅),並確認自己創辦登山學校的職志且投入其中。
秀真說走進山林可以滋養心靈,教會她有規劃、有目標、有訓練、有行動,還說生命是互相成就而變得更加有意義。她現在戮力於創辦福爾摩莎登山學校,目標在全台4,445所學校演講(目前已1,762場),並堅持「做對的事,把事做好」,著實讓人感受到她將對登山的熱情轉化為登山基礎教育的真心。
講座末段,她提及自己辭世十年的父親,若不是父親當年的那一句話,她不會是現在的江秀真,而登山帶給她的力量,也讓她勇敢面對人生諸事(包括腦部開刀),讓我相容動容。
從上週蔚藍堂主就預告秀真老師的講座極具個人魅力、內容極具「笑」果,今日雲端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秀真老師不但外形有「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談吐、態度又極具親和力、草根性,敍事上真誠不做作又富有「笑點」(如:打山羌VS打一槍、悲劇VS碗盤、讀大學及研究所頭髮白左右VS讀中正博士班頭髮白中間),即便是變化起落的人生旅程及艱鉅危險的登山過程,她都笑看過往,亦笑顏前行,讓人聽來輕鬆有趣,也充滿感動。
我始終覺得登山之路就如人生之路,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然而每一座山峰的完登,並不是登頂的那一刻,而是平安歸來時。唯有平安歸來,更加懂得抱持敬山愛山的謙卑之情與對親友團隊相扶相成的感恩之心,再次出發。
兩週前聆聽作家陳德政分享「K2」計劃及攀登經歷,重新點燃我喜愛山林的火苗;今日聆聽蔚藍人文堂邀請全球首位華人女性完攀世界七頂峰及聖母峰兩度登頂成功的登山家江秀真分享她挑戰顛峰,以及挑戰之後的故事,繼續燃燒我想走向山林的登山熱情。
講座後,我輕裝出門,就近前往新店碧潭,走訪和美山步道。雖是輕鬆易行的步道,但在和美山頂看著盛開的粉色櫻花,在水岸步道上望著碧潭平靜的水色,卻讓近年週末忙於各種事務、鮮少走入山林的我,靜享一段獨處、自我對話的恬靜時光。
此刻,好想念中高海拔的空氣及景色,希望能早日安排走向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