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蔚藍堂主
蔚藍人文堂開放Zoom 1000人,今日來了10000人,你看不見的9180人在平行宇宙,共同鼓掌歡呼。
君不見從未出錯的入場影片,有魅影來亂,故作玄機且無聲無息的暗示。
第一個嗨,不是管風琴聲陣陣疊加而高漲的氣勢,而是主持人終於換成樂賞基金會香蘭執行長出場致詞!
這起於測試前一小時,三人起鬨,玩心大發,場場有驚喜,週週更值得期待!
蔚藍人文堂至今328場已成氣候,每場人數均破500人以上,偶爾換換不同主持人,帶給大家新鮮感,更是趣味所在。
啊哈~堂主放心去雲遊世界了!
第二個嗨,伯杰魅影的出場!戴上魅影面具好神秘,戲劇魂上身,拿下面具還是帥臉,舉杯敬祝,杯子是「歌劇魅影」紀念杯,「魅粉」必收藏!伯杰曾自言聽過一千遍整張專輯,一路追「歌劇魅影」音樂劇倫敦和台北場,忠心不渝!
第三個嗨,尚未開場前許多堂友們「自首」,Louis供出收藏多年的專輯唱片、Cecilla招出在倫敦七天連看七場音樂劇,還有人夸言看過一百場以上的音樂劇(經查證賴哲熙本人,此言不假),仁媺的兒子十歲時,聽熟唱熟整齣劇,一氣呵成,令眾人瞠目結舌。
「歌劇魅影」深入人心,深刻記憶,叫好又叫座!
第四個嗨,三重結構的戲中戲中戲,像音樂劇裡的多寶格,在電影版更是穿越時間與空間,成為全方位的藝術經典,融合歌劇、戲劇、舞蹈、美術、舞台設計、音樂、服裝等,被伯杰老師與堂主評為「人生必看現場音樂劇的首選」!
第五個嗨,聊天室裡的即時發言,儼然成為集體共同創作,激出高層次的藝術火花,對話素質之妙,無人能及。堂友們紛紛分享自己的覺知感受與聆聽經驗,並適時補充音樂解析、不僅導聆人有「個人主觀偏見」,堂友們也充分表達個人的真知灼見,實為難得可貴!
第六個嗨,我深信伯杰老師能超乎我預期,把「四大音樂劇全攻略」講得雅俗共賞,更勝過AI ! 他將「歌劇魅影」的資料與影音總整理,融入獨特見解,加上幽默風趣的接地氣語調,讓近四十年的「歌劇魅影」,在魅影迷的心中再度復活。有三個半小時的充裕時間才能全本解析,精聽細講,從細節裡看出「歌劇魅影」歷久不衰的成功因素。
第七個嗨,感謝蔚藍堂的彈性時段,讓有演講魂的講者𣈱所欲言,伯杰可以從默劇版、張國榮版本的「夜半歌聲」、舞台劇版(初本女主角莎拉.布萊曼)、到電影版,最後來出現下集「愛無止盡」。被老師形容為「芭樂的劇情」、「灑狗血的韓劇」,或是迪士尼版本的「美女與野獸」,並建議「初戀最美,不要看下集」~我在螢幕後被逗笑不已。
第八個唉,Q&A時,堂主第一個問題問:「什麼是哥德式的懸疑氛圍?」
伯杰的解題從文藝復興說起,「林伯杰的音樂本事」當之無愧!
而後,伯杰故意「將」堂主一軍,問:「如果你是克莉絲汀,你會最後一吻嗎?」
堂主說實話:「不會!不只是外貿協會,更是恐怖情人的性格。」
堂主抓住伯杰的口誤,反將一軍,在下集克莉絲汀死後,期待第三集的「魅影與勞爾」。
大家入戲極深,故事繼續延伸,人人是韋伯,自己當創意編劇總監。
第九個哎,六百多人撐過三個多小時,就是為了聽林伯杰唱「歌劇魅影」,翻出老照片、老報導、老錄音,當年24歲的「伯杰魅影」,論歌聲與舞台創意,至今聽來仍是迷倒眾生。
倒帶回2024.5.25「李泰祥與齊豫」演講Q&A時,伯杰現場唱齊豫的「你是我所有的回憶」,並承諾:「以後有機會,再唱『歌劇魅影』給大家聽。」大丈夫當如是也!果然言而有信。
第十個哀,魅影迷彷彿置身劇場裡,體驗音樂劇的魅力,把全劇動人心魄的經典曲目,再聽一遍 ; 把極致華麗又神秘的舞台奇觀,再戀一回 ; 把複雜的人性刻劃隨年紀增長,再悟一遍。
魅影的愛,集天才、自卑、深情、瘋狂、癡迷於一身,既是天堂,也是地獄,既是絕美浪漫的愛情故事,也是恐怖情人的暗黑畸戀。
愛的多重磨考與試煉,藉著韋伯的音樂劇,藉著林伯杰的賞析,從「悲慘世界」、「CATs」、「歌劇魅影」,期待2025.12.27的「西貢小姐」!
文/曾瓊玲
蔚藍人文堂的第328場,由資深音樂劇達人林伯杰老師講四大音樂劇中,最令人樂迷蕩氣迴腸的的「歌劇魅影」,此音樂劇曲曲經典動聽,老師今日讓堂友們過癮的聽,經典回味讓堂友們再次痴狂。此劇是音樂劇中最為人津津樂道,就算是你沒聽過歌劇,也聽過「歌劇魅影」之大名。
歌劇魅影自1986年首演,至今歷久不衰,誠如代班主持人-樂賞基金會執行長香蘭開場引言,此音樂劇含蘊古典與現代,劇情淒美曲折,愛恨情慾交織,音樂更令人痴迷且醉心,難怪是長壽音樂劇之一。
謝謝蔚藍人文堂巧心設計許多梗,今天講座開場,伯杰老師果真言而有信,實現諾言,應眾堂友之要求,戴上面具魅影上身,且講座尾聲還同場播映他30年前自導自演的伯杰版「歌劇魅影」,當我們聽見卡帶中播放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應證伯杰老師果真是練家子,歌聲清亮又有磁性,聽來竟有天王-劉文正的影子,老師還自導自演,可見對魅影情感有多深厚,今日堂友實有幸,聽見當年馬祖藝術季,由老師獨唱的音樂片段,真心覺得老師未以歌手出道有些可惜。
*跨足倫敦 紐約 台灣 歌劇魅影之輝煌記錄無法檔
此劇首演在倫敦,自1986/10/9-至今,在國王陛下劇院,已演出15236場,排名第二,也獲奬無數,得過奧利佛獎。:1988/1/26-2023/4/16在紐約美琪劇院演出共13981場,排名第一,曾獲東尼獎之劇、男主、女配、導演、 場景、服裝、燈光等奬。2006、2009、2014及2020年,也曾在台灣演出過多場。
老師戲說從頭,「歌劇魅影」之原著為法國的勒胡Gaston Leroux (1868-1927),1910年他寫的同名小說-Le Fantôme de l'Opéra,原先是以章節型式在報紙刊登,之後集結成書出版。老師提到1925年好萊塢的電影-歌劇魅影由Lon Chaney主演,此默片電影堪稱經典,也影響了歌劇魅影不同的呈現方式,韋伯也從中得到許多靈感。
*19世紀的美好建築 巴黎歌劇院是魅影經典的場景
巴黎歌劇院自1875年開幕,建築師是Charles Garnier,座位有1979席,自1861 動工,1862 挖到地下水流,1870普法戰爭停工,18751/5開幕首演《猶太少女》,1896吊燈墜落砸死觀眾。
*魅影之靈魂 作曲家韋伯及其優秀的製作團隊
安德魯·洛伊·韋伯是20世紀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作曲家之一,製作人-麥金塔許也創作多部經典音樂劇,包括《貓1981》、《悲慘世界1985》、《歌劇魅影1986》、《西貢小姐1989》,導演-普林斯Harold Prince (1928-2019),更是大名鼎鼎,是1965 《屋頂上的提琴手》製作人、1979 《艾薇塔》導演、1986 《歌劇魅影》導演,2006年榮獲東尼獎終身成就獎。此外,製作團隊更是陣容堅強,作詞者有二位:Richard Stilgoe、Charles Hart,場景、服裝、編舞及燈光師都是一時之選。
*《歌劇魅影》之著名卡司 25週年的版本深得樂迷心 曲曲動聽
此部音樂劇的創作歷時三年,韋伯邀請了作詞家查爾斯.哈特與劇作家理查・斯蒂爾共同打造劇本,場景設計與燈光團隊則重現了十九世紀巴黎歌劇院的華麗與陰暗面。1986 年《歌劇魅影》在倫敦首演,觀眾在開場那一刻,隨著吊燈墜落與管風琴的低鳴,彷彿被吸進了夢與現實交錯的幻影世界。
初戀總是最美,由莎拉・布萊曼與麥可・克勞福德的俊男美女組,二人之搭檔經典且迷人。克勞福德是大家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他演出了1000場的魅影,溫柔的中音域且高音駕馭,從從容容、游刃有餘,山寨版都比不上他。
而Ramin Karimloo飾演的勞爾、魅影(2003、2007)及Sierra Boggess飾演的克莉絲汀(2006拉斯維加斯),歌聲情感無懈可擊,也令人激賞不已。歌劇魅影演出近40年,當然也誔生了許多新生音樂劇歌手,對音樂劇之影響深遠。
伯杰老師今日講座重點回歸音樂本身,播放了許多經典歌曲讓我們仔細聆聽,第一幕的Think of Me、 Angel of Music、The Phantom of the Opera、Prima Donna、All I Ask of You;第二幕的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等曲子,播放全曲令人回味。
今日最獲堂友推崇之版本,是25週年在皇家亞伯特大廳的紀念演出版本,記得疫情期間,韋伯開放此版本供全球觀眾免費觀賞,我有幸也觀賞了此劇,令人驚艷不已,今日再看仍陶醉其中。
25週年版本,卡司堅強、服裝及舞台燈光設計皆無比華麗。其中,下半場的靈魂之歌,聽得心悸又心碎,女主在墓園思念父親(亦或魅影),愛恨情仇選擇總是兩難。雖然男女主角最終離別,但旋律依舊流轉,如同愛情迴旋,在心中盤繞不散。
老師也提到音樂劇續集《愛無止盡》,故事發生在《歌劇魅影》的十年之後,魅影為了贏回克莉絲汀的心,將她與她的丈夫拉烏爾子爵及他們年幼的兒子古斯塔夫引誘到康尼島。該劇之唯一優點就是灑狗血,兒子竟是魅影的,魅影和克莉絲汀的先生勞爾打赌赢,勞爾離開。兒子卻被Meg绑架,Meg舉槍欲自盡,卻在與魅影談判時,誤射到克莉絲汀(死了),死前讓兒子與魅影相認…好無言的結局。
謝謝伯杰老師今日精彩的魅影重現,猶記在1995年我也曾去香港聆聽了歌劇魅影的劇場演出,但可惜當時觀劇之前,未聽到伯杰老師的音樂劇導聆,所以對現場觀劇的印象竟完全模糊不清。今日老師藉由講座,原汁重現歌劇魅影經典動人,魅力幻影總是美,歌聲濃情印在心。
文/ShaoHua
四大音樂劇系列 歌劇魅影今登場
八百聽眾雲端聚 細聽伯杰總整理
勒胡原著小說引 韋伯音樂顛峰作
編導舞場神團隊 成就輝煌記錄史
古典現代風格融 淒美劇情扣心弦
一九八六首演起 風靡全球近四十
特選二五週年影 故事情節精要解
動聽曲目逐播放 重溫看劇諸感動
初識《歌劇魅影》音樂劇,源於大學同寢室之「文青」兼「說故事高手」學姊某日熱切分享劇情內容及洗腦播放原聲帶,讓這部劇及音樂自此深植我心。
後來看過電影版,總想著總有一天要看音樂劇現場版。2006年在倫敦之旅中無緣完成的心願,遲至2014年在台北小巨蛋實現。雖然場地遠不如倫敦劇場、紐約百老匯,但對於如我這般沒有太多出國機會的小資族而言,當時能在台北看劇時已是萬分歡喜。
《Think of me 》
《Music of angel 》
《All I ask of you 》
《The music of the night 》
《Phantom of the Opera 》
...
猶記當年在管弦樂的樂音中散場後,這些歌的旋律還一直在耳邊繞,一路伴著我坐公車回家,甚至其後幾週仍餘音圍繞,三不五時一首首歌曲就在耳邊響起,讓我忍不住哼唱起來。
2020年疫情期間,曾透過網路欣賞限時播放的《歌劇魅影》25週年紀念版本影片重溫這部音樂劇的美好,今日講座伯杰老師正好以此版本說明《歌劇魅影》重要情節及分享著名樂曲,令人倍感親切。
原本以為自己對《歌劇魅影》已很熟悉,今日聆聽林伯杰老師在蔚藍人文堂的四大音樂劇系列講座第三講「《歌劇魅影》全攻略」,發現自己熟的只有旋律、劇情,對於小說文本、製作團隊、重要卡司、首播MV、影音版本…都是聽伯杰老師說明才知。
今日講座對《歌劇魅影》有些全新的認識,包括曾以同名小說改編成之電影(如:1925年的好萊屋默片電影、1937年中國電影、1995年香港電影),以及韋伯於2020年創作之《歌劇魅影》音樂劇續集《Love Never Dies 》。
很可惜對比故事、音樂、表演、服裝、場景皆屬顛峰造擊的《歌劇魅影》音樂劇,《Love Never Dies 》音樂劇的劇情欠佳、音樂性也顯露韋伯創作的江郎才盡,淪為令人惋惜的敗筆。幸好講座最末以伯杰老師在馬祖文化工作隊當兵時表演獻唱的歌曲做為彩蛋,為這場講座完美結尾。
很開心透過這場講座重溫《歌劇魅影》深烙我心的劇情及旋律,希望日後終有機會再訪倫敦進劇院欣賞《歌劇魅影》音樂劇表演,完成當年未竟之To D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