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bra
昨天剛拿到這本書,馬世芳寫的《地下鄉愁藍調》,書的前頁有他的親筆簽名。有了他的親筆簽名,就好像這本書是他特別送我的禮物,怎麼也不會輕易出借。
所以,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讀馬世芳的書,就像聽到了馬世芳的聲音,他像是一個在播音室裡的音樂佈道者,用自己的成長經歷串起了台灣民歌及歐美搖滾的發展過程。書中有他自己的故事,他有故事我特別有感,因為我們生在同一個時代,同一個城市。早就麈封的記憶被擦式,重新拿了出來:體罰上了第一志願,辦校刊,文藝營,髮禁解除,讀民生報,不讀自立晚報,⋯他的青春紀事也是我的青春紀事,以致於我想:我一定在大學校園裡遇過長髪的馬世芳。
這本書也有穿越時光的音樂作品,有音樂人物,作品後面感人的故事。《地下鄕愁藍調》的書名,取自Bob Dylan 的歌曲: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地下」兩字在我們那個時代,意味著反對,非主流,禁忌,恐怖,⋯。反過來説「地下」也意味著向下札根,地下的草根能抓住時代的根。抓住了大地的根就抓住了人的根。就像美國音樂的根,黑人的藍調。
「鄉愁是給不回家的人。」或是不想回家,或回不了家的人,我覺得這句話説得很好。鄕愁是對靑春的懷舊,對故郷的追憶,重返及守望。馬世芳説他的鄕愁是從台北的和平東路到和平西路。我的鄕愁就台灣了。當讀到馬世芳寫的台灣流行樂史的發展,又忍不住把羅大佑的歌拿來聽聽。
文:Debra
馬世芳老師是我的藍調音樂的啟蒙。聽他演講之前,我可能藍調Blues 與爵士Jazz 分不清,也不知道早期的藍調音樂是沒有人吹奏薩克斯風的!
藍調音樂起源於Deep South 的美國黑人音樂,與另一黑人音樂福音音(Spiritual music, Gospel Music )不同,一個是在Juke Joints 唱凡間俗事,講自己的悲慘故事,另一個則是在教堂讚誦上帝。
昨晚馬老師的藍調之旅從洪水,謀殺,私釀酒説起。與洪水有關的藍調歌曲有:Charley Patton(1891-1934)唱的《High Water Everwhere》, Memphis Minnie(1897-1973) 的《When The Levee Breaks》, Larry Davis 的《Texas Flood》,⋯實行禁酒令之後産生有趣的名詞「Bootleggers 」,「Canned Heat」也在藍調音樂裡:Tommy Johnson (1896-1956)唱的《Canned Heat Blues》,Henry Thomas 唱的《Bull Doze Blues》,⋯。Mississippi John Hurt唱的《Stack O’Lee Blues》跟帽子謀殺有關!?
盲人歌手Blind Lemon Jefferson 唱的《Match Box Blues》,及Blind Willie Johnson 的《Dark Was The Night-Cold Was The Ground》影響了後世的音樂。
有King of the Delta Blues Singer 之稱的Robert Johnson,在HWY 61 & Hwy 49 的Crossroads 把自己的靈魂與惡魔交易,才有了神乎其技的吉他彈奏。他唱了《Me and the Devil Blues》,歌詞裡有「⋯early this morning ⋯」,馬老師說,一大早起來,肯定沒有好事,不是愛人離去,就是惡魔敲我的門,⋯
感謝馬老師精彩講解藍調音樂,即使藍調的門外漢,也聽得津津有味,還覺得三個多小時過得飛快,意猶未盡呢!被馬老師帶進了藍調之門後,不管你心裡裝了新靈魂或老靈魂,都知道怎麼欣賞藍調音樂了!
文:Debra
美國有一條傳奇的藍調公路(Blues Highway)——61號公路(HWY 61)。從田纳西州的Nashville蜿蜒至路易斯安那州的New Orleans。一路上,著名音樂家的出生地,唱片行,博物館,⋯都道盡了這條公路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61號公路的起點是田纳西州的“音樂小城”Nashville,這個不大的城市就有120多個現場音樂演奏場地。Grand Ole Opry是最富盛名的鄕村音樂舞台,也是現今世上運作時間最久、電台直播節目“鄕村大劇院”的大本營。
沿着西南方行驶,就到了Memphis。到了Memphis就不能錯過美國靈魂樂博物館(Stax Museum of American Soul Music),它的前身是斯塔克斯唱片行(Stax Records)。在Memphis,還有被稱為搖滾搖籃的Sun Studio,這裡就是摇滾之王—猫王(Elvis Presley)的起步點,也是其他音樂巨匠Johnny Cash和Jerry Lee Lewis的發跡地。
別了Memphis ,到了密西西比州的Tunica,它有個别名叫藍調大門(The Gateway to the Blues)。走進了Tunica,便走進了藍調的家。Tunica 再向南一些,就是Clarksdale。這裡有一家叫做Grand Zero的藍調音樂俱樂部(Ground Zero Blues Club),這個俱樂部有名是因為背後的金主都是Oscar Award winners。
61號公路的終點是路易斯安那州的New Orleans, 一個集法國,西班牙,古巴,⋯的文化大熔爐。New Orleans最著名的景點:Bourbon Street,那裡有現場爵士樂演出。藍調、鄉村、搖滾、靈魂、爵士、⋯都可以在這條61號公路上聽到。
文:堂友
昨晚隨著馬世芳老師藍調音樂的旅程, 走了一趟美國南方, 在極負有音樂盛名的 Delta Mississippi area, 細細地走了一圈, 不管是從地域的或是穿越歷史的歷程, 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個歷程, 不敢說透過馬老師的介紹, 會認知了多少, 但至少將我們之前對藍調音樂的陌生, 解開了它的面紗.
從一首首放出的歌曲, 從歌手的音樂, 歌詞, 唱腔, 甚至於使用的樂器演奏的方式, 可以窺見當時南方的時代窮困的背景, 藉由音樂來抒發作曲者或者是那時一般人的苦悶心情.
流行音樂都是寫實, 真切地反應人生的. 由歌詞中可以看得出來. 由歌聲和樂器的相互對話, 由原先一人的演奏, solo 吉他及 和弦的包辦, 到主奏吉他與rhythm guitar, 甚至加入 double bass 來加強舖底的氣氛, bass guitar 到 bass guitar, 隨著主奏吉他來律動; 滑弦吉他, 口琴來增加音樂的豐富性. 也可以間接認識樂器的演進.
由這種非常寫實敍事性的歌詞, 也給予創作人很大的空間去發揮, 為了美國禁釀私酒的十四年, 為了一件朋友間搶帽子的謀殺案, 都可以成為歌曲的主題.
由藍調音樂的啓源, 演化到後來各種音樂類型的發展, 白人的鄉村音樂, Rap music... 我相信這都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 那... 再來呢? 我們真的好像著魔似的被馬世芳老師帶著走. 我們的胃口似乎越來越大, 下一次, 馬老師要帶給我們什麼精彩的內容? 好期待!
感謝蔚藍神團隊再次帶來這麼豐富的節目! 馬老師欲罷不能的演講, 我相信他準備了三個小時的內容來給我們兩個鐘頭的演講, 非常感恩, 迴盪, 昨晚帶著微笑入夢.
文:堂友
昨晚聽完馬芳老師最後一個Q&A,依依不捨道晚安後,才想到我忘了問你一個問題,”馬芳,你找到西雅圖的喬丹先生了嗎?”
昨天晚上馬芳老師的”老藍調蒐奇”真是引我們走入另一個世界,對熱愛音樂的我們開了另一扇窗! 一氣呵成,二小時四十分鐘的演講內容豐富,讓我們走入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美國,老唱片放出來的藍調音樂飄浮在半空中,伴隨的炒豆子聲竟是如此美麗的噪音!
深夜繼續亢奮著和其叡討論馬芳的演講,主修音樂的好友傳來「今天的演講真的太棒了。。
忍不住要再說一次謝謝你們介紹我這個講堂! 」
就這樣,我們又聊到凌晨一點多,是呀! 心靈被洗滌過後的喜悅,一定要和好朋友分享,這真是每週六參加蔚藍人文堂的小確幸,謝謝你們!
還有一個Q&A 要問馬芳,下次見面,你要為我們講Bob Dylan? 還是台語歌的港和船? 我們衷心等待,不僅僅是”耳朵借你”, 而且是” All Yours!” 謝謝🙏
文:堂友
哇,又是一門之於我毫無概念的課程-「老藍調蒐奇」。由1971年出生的馬世芳老師介紹1900’s年代前後流行於密西西比三角州所謂的Deep South的老藍調音樂,真的只能用敬佩和崇拜的心情,認真的上課吸收。
課後蔚藍堂主問,這樣近乎三個小時還講不完的豐富內容,請問馬老師是花多少時間準備?老師很乾脆直接的回答:[30年]!(我是直接又是哇的一聲讚嘆的笑出聲來,原來是30年的喜愛加上融會貫通,才能成就這樣一堂3小時,融合歷史、典故、有血有肉、深刻且充滿細節和臨場感的冷門近乎是學院派等級的演講內容)。
不敢說自己有多喜歡藍調音樂,但因為馬老師的介紹,對於欣賞藍調音樂和對藍調歌手的認識多填了幾分。
在打著拍子、搖頭晃腦的聆聽藍調音樂的節奏中,不難想像原來這些曲子在對那個大時代充滿無奈與哀怨時,發揮了多麼大的療癒效果!
每個時代有不同的詮釋音樂的方式,藍調音樂之所以對後來的音樂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是不是正因為是那份對生命的無奈卻又不得不努力活下去的動力,給予後世的人們在百般無奈中,還有一盞光明的指引?
謝謝馬芳老師,讓我對藍調音樂也多了一份情感了!
文:Debra
“Blues is easy to play, but hard to feel.” By Jimi Hendrix
藍調音樂(Blues)的開始,要從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的前後說起。美國南部種植棉花園的非裔勞工們,剛剛從奴隸轉為自由身,正是這個時期,他們完成了藍調音樂的初創。但對於當時身在密西西比,那些名不經傳的第一代Blues歌手們而言,藍調只是自己為自己而哼唱的小調。
最初的藍調,是一種內省式、自我慰藉式的憂鬱歌曲。歌手通過手中的吉他,用一個簡單的「滑弦」做準備,開始講一段故事。故事的內容好像在說:這是我的經歷,也是你的經歴,但我們並不想說太多,⋯。當奴隸制被廢除,自從美國非裔有了少許的自由,有了那麼一點點的收入,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時候,藍調音樂開始發生了轉變。這時候,仿佛有了Blues,就多了一種逃離棉花田勞作的謀生手段。
此時的藍調音樂,多了一層配合伴舞,晚會聚會中消遣的娛樂屬性。用藍調歌曲的形式,來趕走生活中憂鬱和不如意,通過藍調音樂,讓聽音樂的人們快樂起來、歡快的跳起來。
到時間到19世紀末,有了自由身的美國南部非裔勞工們,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和發展,開始從密西西比的農田,向工業大都市展開了大規模的人口大遷移。這些人身上帶著「最昂貴的行李」,就是Blues!
有人選擇從密西西比北上Chicago這樣的工業之城。也有人選擇繼續向南進發,前往路易斯安那的港口都市New Orleans。當Blues 被帶到了New Orleans ,它為Jazz的誕生,注入靈魂般的魔力。
https://youtu.be/h3yd-c91ww8
********************
2/17
昨天我們説到藍調Blues音樂的起源,今天説說藍調音樂的派別:
1. Delta Blues : 密西西比三角洲藍調。是所謂的街頭藍調,以吉他和口琴為主要樂器。情景就是一個黑人,拿著吉他,坐在路邊彈唱。
2.Texas Blues : 德州藍調,就是rock 搖滾的藍調。
3.Chicago Blues : 芝加哥藍調。與Delta Blues 的草根味,Texas Blues 的火爆味比起來,Chicago Blues 是屬於舞台上的 Blues ,所以就多樣化。Chicago Blues 的大師,就是號稱藍調之王的B.B. King。
4.Country Blues: 郷村藍調,是明朗輕快的。
5.Rythm Blues: R&B 節奏藍調。有聽過猫王吗? 早期的 Rock‘n’Roll 跟 R&B 的不同在於,前者是白人唱的,後者是黑人唱的。節奏藍調就是藍調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節奏结合的成果 。
6.Jazz Blues: 以爵士的方式彈奏藍調。有一半的爵士經典曲目是屬於藍調的,藍調對爵士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早期的爵士樂,幾乎都以藍調為主,直到Bebop(咆勃爵士樂)後才有些改變。Louis Armstrong 和B.B. King 他們可以唱藍調,也可以彈爵士。藍調是爵士的根,爵士卻在另一天地大放異彩。
https://youtu.be/xVxCtt3s_1M
*****************
2/18
Jazz 和Blues 對於一般人來説,很難去分辨,所以有人會去問Jazz與Blues有什麼不同。這兩者在美國音樂史上是互相影響,並且互相融合的。
Blues的代表節奏名稱叫Shuffle Beat(三連音為基礎),律動起伏感級強,如同騎馬,有一種讓人彈跳起來的感覺。Jazz代表的節奏是4Beat Swing ,特點是搖擺,可以讓人隨著音樂搖晃起來。
Blues音樂以歌唱為主角,Jazz以樂器演奏為主。藍調音樂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黑人演奏給黑人聽的音樂。爵士樂形成初期,就由黑人白人共同攜手演出。 藍調音樂主要使用的樂器:吉他,口琴,⋯爵士樂主要使用的樂器:小號喇叭,鋼琴,單簧管,長號,薩克斯,⋯各種樂器都能成為主角。
Blues 和Jazz都是從十九世紀末完成初期積累。時間上Blues在先,Jazz在後。兩者對後來美國音樂:Rock n Roll,Soul Music,Funk,Hip Hop, ⋯都有相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