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bra
昨晚聽許悔之老師唸他創作的現代詩,欣賞他的書法水墨畫作,用「詩情畫意」來形容昨晚的演講,又未免過於膚淺。在詩與畫的背後,是許老師躁鬱之心的靈魂掙扎,開悟之後的宗教悲憫情懷,及人生麈緣裡的大智慧。我突然想到「詩與遠方」這個常常用來形容人內心對未來盼望的詞,許老師已經有了詩,他的遠方可能是佛家的一片淨土。
許老師是不折不扣的斜桿青年,出版社老闆/總編輯/詩人/書法家/畫家,⋯,這些頭銜都是由他自學而來的。有人會説許老師是天才,許老師有極高的天賦,但不能否認的,廣泛地閲讀是他的老師。十三歲那個桀傲不馴的叛逆少年,從老師手上接過《金剛經》及《六祖檀經》之後,許老師至此走上了文字,佛經,抄經,現代詩,書法,繪畫,內在探索,修行,⋯的無悔之路。
在《六祖壇經》中,有這麼一句:「煩惱即菩提」,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許老師也一定參透了這句話,如果他的躁鬱之心是他煩惱的來源,但這躁鬱之心也成就了他的菩提。「著境」與「離境」就在許老師抄經的筆尖。
昨晚許老師分享了大量他創作的作品。但深有同感的是一句來自他的同名散文集《但願心如大海》:心如大海。佛家常說「一心生萬法」,心是什麼?heart,mind,thought,soul,⋯既然我們的心有這麽多解釋,就讓它像大海一樣遼濶吧!一滴墨,一瓶墨,一缸墨,一船墨,⋯都影響不了大海。
讀許老師的詩,讓人有深刻的想像。看許老師的書法繪畫,讓人有沈澱的片刻。他的作品都有給人再三回味的空間,例如他的這句詩:你的靈魂是我累世的眼睛。我一直在想:誰的靈魂是我累世的眼睛?我的ex,丈夫,父母,小孩,親人,朋友,⋯? 突然發現,這些跟我這世有很深因緣的人的靈魂,都是我累世的眼睛!
感謝 許悔之老師 同意開放YT觀賞!
文:堂友
超乎期待的享受與收穫。我像個孩子般,興奮的告訴我的孩子,今天的演講有多麼的震撼與啟發,生命可以如此的起伏而輝煌,又擴張了我的眼界。
文:堂友
我以為你這基督徒會早早下線,原來你也聽到了最後
我自己是基督徒,也掙扎著,卻是不捨得離線,聽的不是金剛經,而是一個生命的鏗鏗囘音。
文:堂友
太感動了,許老師的每一句話都扣人心弦,真實的人生、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是那麼的切實。回味無窮!
我也是資深的基督徒,我們聽到的不是金剛經,而是他對人生的執著及努力。
文:堂友
擁有「詩心」,其實是對這世界自然萬物的一種柔軟度、慈悲心、善因緣... couldn't agree more. Thanks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