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主
你從沒想過有一場演講是這樣辦的:
主講人以說書的方式,
像章回小說連續講九小時
~你正在經歷一本長篇小說的誕生!
說書者來頭赫赫有名,
作品得獎連連
聽書者來自世界各地,
不分男女老少
這本書說的是六個義氣相挺的死黨
經歷荒唐的年少,綜觀幾十年的交情,
人世的轉折,讓這樣的友誼變得魔幻。
聽駱大說書必須全神貫注,
聽出小說結構與情節鋪陳,
像是被帶進故事迷宮裡彎彎轉轉,
沿途繁花似錦也危機四伏,
像是被巫師催眠,你相信他的相信,
那些真真假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說給長大的大人聽的故事
~六個抬棺人
文:Debra
有人稱駱以軍是「被小說耽誤的天才相聲演員」。也有聽過「六個抬棺人」的讀者問(包括我自己):結果,後來駱以軍父親的葬禮,真的找了盧子玉、W、簡碩儀,其他三個駱以軍的鐵哥們,來幫忙抬棺材嗎?
駱以軍通常會在演講的結尾說: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說第一個抬棺人的故事及第二個抬棺人的故事,⋯。而我們在蔚藍人文堂則幸運地聽到其他抬棺人的故事。
曾經有人問駱以軍為什麼不直接說他父親的故事,而要說抬父親抬棺人的故事呢?駱以軍這樣寫道:「你們想,即使我把我父親的屍體,死亡時刻,搬到舞台的前景展示,我也無能說出他這一生經歷的,他內心秘密的歡愉,或痛苦。但也許我找到一種方式:找到六個抬棺人。⋯」
駱以軍藉著這六個抬棺人,他們幫忙駱以軍扛着父親的棺材,顛倒夢幻、搖頭晃腦,把那將一切故事吞食進去的黑洞,突圍衝出,運送到大家面前。而事實上,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和駱以軍發生重疊,不同時期駱以軍的故事。
文:堂友
金馬導演及演員戴立忍竟然也是駱以軍的六個抬棺人之一!他跟駱以軍稱兄道弟,還跟駱以軍的兩本書有關。
2005年駱以軍開始寫《西夏旅館》,古代西夏最後逃亡的歴史,與現代旅館局促空間的想像。2006年突然寫不下去,於是駱以軍想去書中的實境旅行,戴立忍一聽路線,怎麼跟他爺爺當時1949年逃亡的路線一様。戴立忍的爺爺跟著國軍走靑海,寧夏,甘肅,後來越過青藏高原逃亡到印度,他們不知道這路線竟與西夏的黨項人殊途同歸。這給了駱以軍裡《西夏旅館》裡黨項鐡騎的靈感。
2016年,趙薇執導《沒有別的愛》,片中飾演男主角的戴立忍,被中國媒體及網民質疑為台獨分子。《沒有別的愛》劇組宣布撤換戴立忍。隔天,戴立忍發布聲明表示自己不是台獨分子,從小就被教導當個正正當當的中國人,聲明隨即遭到台灣網民炮轟。一個聲明,兩面不討好。這也呈現了一個外省第二代在中台之間認同與生存的窘境。駱以軍就跟戴立忍說:「你不該寫那三千字的聲明被罵,該叫我用小說幫你寫三十萬字的聲明。」因此有了《匡超人》這本書。
戴立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駱以軍「六個抬棺人」之一,他們的狗叫「阿墨」或「阿默」也不重要,但是他們是鐵哥們是無庸置疑的。
文:堂友
謝謝Debra,一直都準時的在演講前給參考資料, 演講後給演講精華及心得, 收穫很多!
我心裡常常讚嘆駱大,為什麼一個短暫的機場等飛機的過程, 只是一個投飲料的動作, 遇到了老和尚, 一個抽菸的幾分鐘, 遇到了咖啡館的陌生人, 就可以變成駱大的精彩故事.
他在演講裡最後說的幾句話, 也許算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們觀看的位置, 常常像一個骰子, 被扔到骰子筒裡面去搖,搖一搖就搖暈了. 像我有時候到廣州夜市, 第一次到香港整個暈掉了, 我會產生一個人群恐懼症, 我從地鐵一出來媽呀嚇死我了, 那個四面八方的全是人.
關於這個觀看的這個方式, 我最喜歡義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的說法, 他有一個短篇小說叫做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 他就講站在一個銀杏樹的森林下面, 你看到漫天紛飛的銀杏葉, 葉片點點鵝黃像撒下一片黃金雨, 你會看到一片銀杏葉旋轉地墜下,你會看到兩片銀杏葉像蝴蝶旋舞著落下, 你會看到三片, 你會看到四片, 慢慢地你眼前是一片寧靜的, 眼花繚亂的金黃色的景觀.
但是卡爾維諾說, 「觀察」漫天紛飛的銀杏葉的秘密在於,我們視覺座落的這一整片空間,其實可以切割成無限的連續的平面,像微積分一樣你覺得他是一整個空洞的無感性的空間,其實你可以把切割成連續的平面。
你只要仔細觀看,你會發覺每一個平面上都有一片葉子,而且其實只有他一片在孤獨的,在他自己的那個位置旋轉,打圈。
駱大說話的語氣溫暖厚實,讓我們放鬆進入他的世界,有時又正容嚴肅,才想對他肅然起敬時,他又突然切入搞笑頻率,噁爛人渣起來了! 可是我們就是喜歡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