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bra
昨晚浩一老師在關於建築人文情懷的演講中,我聽到浩一老師提到兩次「精神價值,生活形式」,也認識了日本攝影師及藝術家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1948年1月23日-),日本攝影師,當代藝術家。出生於東京,被譽為觀念攝影的第一人,受推崇於他標誌性的、話題性的黑白攝影作品,包括博物館、劇院、海景和建築。
他花了十年時間構想、籌備和建造的江之浦測候所(Enoura Observatory)被視為是他集人生大成的究極作品。江之浦測候所位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江之浦,箱根山和相模灣之間,依山靠海,5萬平方米的樹林和農地包圍在四周。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包括美術館、可以表演能劇的石舞台、玻璃構造的建築裝置、茶室、庭院和復原自日本室町時期(1336年-1573年)的石門。
「冬至光遥拝隧道」及「夏至光遥拝藝廊」,兩條宛如隧道一般的長型空間中有著截然不同的空間氛圍。「冬至光遥拝隧道」兩側被黑暗的空間包圍,宛如參拜世界起源一般,當冬至的時候可看見日光從遠處海面水平線上升起,「夏至光遥拝藝廊」則是以37面全透明玻璃製作成一條長型藝廊,盡頭也可眺望相模灣的海平面,令人期待夏至時當日光充滿著整條長型藝廊時,會滿溢出多麼懾人的光芒。大地從冬至開始,循環至春分、夏至、秋分,藉由還原古時人類在自然裡感受四季的體驗。
杉本博司認為,人們透過觀測天候,了解到自身與天地自然萬物之間的關係與平衡,從當中尋找出相對位置,才能藉以定下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座標。而天候也有四季春夏秋冬的變化,生生不息,人們便是在這永續循環的自然裡,不斷地繁衍出最精粹的文化。
我們在欣賞建築之際,去洞悉建築師他的意識,和他不知道的文化潛意識,更能體會到他們的精神價值。
文:堂友
王浩一老師根本是座活動圖書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右手文學,左手建築,胸懷歷史,腦思哲學易經,還能娓娓道來各地美食故事。
「風水」只是建築的一個小話題,像是藥引子,讓後人有一種窺探古人的心思。
這場演講中,除了中國建築,府城古蹟,還有江之浦測候所「陽光美術館」,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京都的美秀美術館。
細說人文思想底層的奧妙。
文:堂友
台中的簡先生看不到,但是他聽得很淸楚,為此浩一老師今天特別細部描述圖片。
他用語音輸入完成以下文章,成為第一位交作業的模範同學。
謝謝你,我今天全程都沒有摔下去,手機連線後就不敢亂動了。
真不好意思,讓堂主提到我,的確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我是靠我的想像力勾勒出畫面的,的確如老師說的,除了皇宮以外,一般的建築不會是正坐北朝南,台南白河那邊有一間正坐北朝南的房子,我進去過,那間房子的磁場強到,錢幣可以直接被吸在牆上,能量一般人會受不了,即使感覺不到,但依然存在,所以才會說:福地福人居。我們的德行沒有辦法搭配上那麼強大的能量,相對的,我們積善因,累積德行,那我們存在的地方也會產生出能量場,這也就是所謂的人文風水了。
皓一老師講課就有一種很平穩的能量,老師是一個很有德行的人,堂主是一位活潑,開朗,正向有熱誠的人,聽著兩位對話,平穩安定的能量場,對應到一個有活力的能量場,這之間竟然可以那麼樣子的協調,我想像到的畫面是,一個快速旋轉的圓周,但圓心還是平穩的在中心運作,而這樣的運作可以形成一個半徑對應到外圍運轉的圓周,還蠻有趣的,堂主的思維運作很快,老師的邏輯平穩,回應精準,又能夠迅速地回答出堂主的提問,可見老師是一位多麼有深度的人。
真的,人是貪心的,已經在期待老師的下一堂課了,聽老師的課真的會感染到老師的氣質,期許自己也可以成為像老師那樣有深度的人。
聽過老師的課,讓我更相信,傳統的風水地理是一種很有智慧的科學,而古代的智者,勾勒出這些神獸,還有一些神學的論點,目的是為了教育當時並沒有接受過太多教育的人所想出來的辦法,真的很有心,現代人也學習這種做法,我想巧虎就是現代小孩的神獸吧!
扯遠了,回到正題,地理風水是一種順應大自然謙卑的做法,目的是幫助人們找到適合的生活環境,現代人,有的科學的基礎,更應該謙卑的學習,探究老祖先所流傳下來的智慧,不該沉迷在那些懸疑的論述當中了,我的客人是一位設計師,他的房子在豐原北洋路那,坐向就是坐北朝南,窗開在東邊,他說他的房子基本上夏天需要開冷氣的時間不多,窗開在東邊,樓梯在房子的西邊,頂樓是一個天井,夏天的時候打開東邊的窗戶,風就會從1樓進來,熱空氣會順著樓梯向上排出,西邊是隔壁的房子,所以不會有西曬的問題。
謝謝堂主創立這個知識的寶庫,透過老師的課,讓我有機會看到這開闊的視野,明白了很多以前明白不了的原理,每一堂課除了學到知識外,我還收到了滿滿的正能量,真的,智慧是人一輩子中最寶貴的資產,謝謝蔚藍人文堂給了我這把知識的鑰匙,讓我可以打開智慧的寶庫,期許收到這些知識以後,還可以讓這些智慧去利益更多的人。
每次聽完浩一老師的演講,總想留住美好,內容迴蕩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