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bra
余濟倫老師昨晚把古典音樂比喻成一場聽覺盛宴,交響樂無疑地就是米其林的三星佳餚了。交響樂團的指揮如主廚般,精選素材,創意搭配,指揮的魔棒點石成金,成就了一道道米其林三星的佳餚。昨晚余濟倫老師的演講,也是一場聽覺的盛宴,滿足了我們的聽覺,也豐富了我們的音樂知識。
孟德爾頌是這樣說的:「一首我喜愛的樂曲,所傳給我的思想和意義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音樂可以表達語言所無法表達的。很多人都會問怎麼“聽得懂”古典音樂,在余老師的精僻地解説之下,古典音樂也有其脈絡可循:反覆,變奏,對比,再現。樂曲裡有音樂的動機Motive,樂句Phrase,旋律 Melody,和聲Harmony,對位Counterpoint,二段體,三段體,⋯。余老師播放了相應的音樂,我們印象更深刻了,余老師也強調反覆聆聽是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不二法門。
音樂的欣賞純粹是個人的感性感受。而理論性的理解音樂,是為了我們感性的欣賞音樂。古典音樂依靠不同的樂器講故事,每一次聽曲,可能都會發現新的元素,古典音樂的層次性、複雜性和多變性,正是古典音樂的魅力所在。古典音樂也讓我們透過作曲家的眼睛看世界。聽到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似乎就可以在腦海中看到田園的景色。音樂作品之所以能夠流傳,就是因為他們傳遞的信息,不受時間的限制,例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聽了幾十年,仍覺震憾。
文:堂友
「美食滿足口腹,美樂滋潤心靈,用心感受大師傑作,細品弦管的苦辣酸甜」,余濟倫老師在講座的最後一張投影片如是分享。
老師把交響曲比喻成米其林的三星佳餚,真是神比喻!感覺古典音樂和交響曲一下子就和我們親近起來,而且好有關聯性。我們會餵養嘴巴好吃的食物,來滿足口腹之慾,何嘗不想要耳朵也能聽到好聽的音樂,以餵養心靈呢?
老師把交響曲拆解成「音樂食譜」,帶領我們看一首交響曲裡面含有什麼組成。原來樂譜和食譜ㄧ樣可以拆解成細小的分門別類、音樂材料,將樂曲的組成、結構、編排方式,搭配著相關的曲目逐一解說導聆。課中除了獲得聽覺的滿足與心靈的快樂外,同時也獲得了樂理相關的專業知識。
交響曲在其音樂材料與主題進行發展常用的手法有「反覆、變奏、對比、再現」,熟悉交響樂的形式之後,也能有跡可循,如同不同的主廚有自己拿手的秘密武器和烹調步驟,在哪個步驟添加配料、更改不同食材,呈現出不同的風味與風格。
在劉岠渭老師和余濟倫老師的前後講座中,都能深刻地感受到為什麼老師們要極力地推廣古典音樂,以及和我們分享古典音樂的美好之處,兩位老師都說了同樣的話,「不要怕聽不懂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先聽再了解」;「音樂能傳達語言無法傳遞的情感」。
謝謝樂賞教育基金會帶我們認識為台灣推動古典音樂不遺餘力的老師們,樂賞的講師不僅是專業的音樂人,導聆講課的功力也一級棒呢!💕
文:堂友
謝謝老師分享古典音樂的故事、知識與靈魂。 也謝謝知性與感性美的寇老師分享不放棄之品格修養哲學。 萬分精髓,十分精彩🥰
謝謝蔚藍人文堂,謝謝濟倫老師,這真是一場米其林等級的盛宴!
謝謝每週六豐富多元多彩的饗宴!
是「蔚藍人文堂」引領著大家一起進入知性與感性之旅!
是蔚藍與所有核心團隊為大家開闢了一個 你心與我心相互交織的平台!
由衷感激!滿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