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的人
文:陳雪鴻
「年輕人未來10年的考卷長什麼樣子,我們都不知道,如何指導他們?」一句話讓昨天網路沸沸揚揚的影片:「台中一中音樂老師」事件,瞬間在腦海閃過。如果該位過於認真執著的老師,能放下心中定見,不以自己陳舊不變的思維,用在活在未來的學生身上,就不會有兩敗俱傷的結果。
盧建彰導演一一說著他動人的廣告作品背後的內涵,我們彷彿《遠離非洲》電影裡,專注與感動的勞勃瑞福,看著聽著梅莉史翠普說著沒盡頭的一千零一夜故事,欲罷不能。
以創意且溫暖貼心的故事,取代產品內容與功能,貼近許多人的生命,說的就是生活周邊,你家我家或他家的日常,表達簡單、意義深遠,能即時引起共鳴,更減少了企業市儈的形象。
到底是擁有一顆柔軟心的盧導愛寫詩,還是因為愛讀詩寫詩而內心溫柔?讓他能深刻感同深受不同世代人的需求,且對環境發自內心的關注與愛護,不債留子孫。從他留著及肩長髮是為了給癌症病人的發心點,可以感受他廣告作品的厚度,就是以「愛」所累積的。
「你是自己的編劇、導演、演員,可以決定自己未來要怎麼過。」每個人的價值觀,都可以由自己來決定。有人要家財萬貫才安得下心,盲目追求不知的底線,而覺得空虛。有人愛以精神食糧補充養分,賺得不能以價衡量的素養,感覺真正的滿足與實在。
「營業稅都已是5%,每天也要給自己2%的時間」,汲汲營生的當下,每天只要花大約半小的時間給自己,放下工作,或運動、或思考人生,就能一點一滴,漸漸的更靠近想要成為的自己。
「要活得像個人,不要像機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看不懂詩就承認;寫的不像詩,又何妨?接受生活中必有困境,遇到時,也會有喜怒哀樂,但仍會在困難中,劈荊斬棘,步步前進。盧導演因為不把自己當成機器,而去學幾樣並不拿手的技藝,就是為了也能感受不知所措的經驗,與其虛度光陰,不如越挫越勇。
算算自己的餘命,數字每天都在減少,時間無法暫停或增加,拿來傷人及反彈傷己,都屬浪費。
「失敗是:什麼都不做」,那就時時提醒自己:行動吧~
盧建彰導演作品:
1.《TOYOTA 家族旅行》https://youtu.be/7nvE9vQEUr8
2.《下一個十年 22K金士傑篇》https://youtu.be/HNGgemMoB2g
3.《.保德信人壽 天空篇》https://youtu.be/R2buC2cE-lM
4.《Lexus阿甘老師篇》https://youtu.be/608fXgncm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