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主
影像時代人手一機,學拍照、學錄影、學直播、學影片,教你用鏡頭寫日記,保證現學活用,邊走邊拍,散步攝影抓住美好的剎那!
專業攝影師黃雷蒙傳授美的細節,包含光線、顏色、背景、動作、裝飾、快門、景深、曲線、構圖、後製等相互搭配應用,才能呈現「美的傑作」。
一張有故事的照片,包含結構、主題、氣氛、簡約。如何能讓人記住一幅圖像,關鍵在於影像所傳述的故事,故事才是影響力的真正來源,透過故事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並激起情緒,其背後隱含的訊息才能永久流傳。
#明星的御用資深攝影師
從這裡到那裡-Raymond攝影故事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3300
文:蟻薇玲
認識Raymond,是被他的作品驚艷到。人物攝影在他手裡成了藝術品,在他的慧眼之下,藝術家、流行歌手、演員或者素人,透過鏡頭呈現第二面貌,有溫度,綻放著自己的美麗。看著照片,甚至彷彿能聽見故事正在被述說著,令人無法忘懷,這是我對Raymond 作品的第一印象。
後因著演出製作的因緣際會,我們有共同的朋友,邀請他為我所製作的音樂劇拍攝演員劇照,彷彿粉絲見偶像的心情,十分興奮!正式見面後一起工作,看著Raymond 帶著炯炯而堅定的眼神、溫潤如玉的沉穩性格,不疾不徐的步調,講究的工作品質,恰恰是現代謫仙的樣子。
再次相聚於台東池上樂賞音樂館他的演講,同時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從這裡到哪裡》,他娓娓道出照片人物背後酸甜苦辣的經歷,才驚艷這位攝影師不只是攝影師,更是故事捕捉人,一則則情感飽滿的真實人生透過他的心靈之眼,在鏡頭下栩栩再現、在字裡行間涓涓再生。
從他的作品,你會看到生命的能量被鏡頭延續;且因為你的觀看和傾聽,生命故事的感動與價值被傳遞……
文:香蘭 樂賞執行長
2017那年,經由好友旭娟認識Raymond,當時第一次見面只知道Raymond是拍攝音樂家的大師級人物,相談甚歡。後來我邀約Raymond 到池上音樂館舉辦兩場講座,「遇見溫德斯 電影中的攝影美學」、「原來是故事~影像的溫度與感動」。
在Raymond 細膩解說之下,讓我從此觀看電影時,開始注意每一個鏡頭的色彩、構圖,和導演想傳達的意涵,也讓我開始好奇每張照片的背後,人物的故事。
也從此追蹤Raymond Huang臉書,每每他的照片與文字,都令我停留在他作品面前沉思良久。
蟻薇玲老師說的真好,也是我的內心話:「人物攝影在Raymond 手裡成了藝術品,在他的慧眼之下,藝術家、流行歌手、演員或者素人,透過鏡頭呈現第二面貌,有溫度,綻放著自己的美麗。看著照片,甚至彷彿能聽見故事正在被述說著,令人無法忘懷。」
文:李彬
一百多年前,江湖上出現一個小木匣。傳言:當它對著你的時候,如果你看到一道閃電,還有一縷青煙,你的魂魄就被收到小木匣裡了。只有練到「無相」境界,才能躲開它。人們聞之色變,叫它「照相機」。後來,江湖百曉生出面解釋,讓大家不要害怕,大多數人用它只會留下影像,只有少數高手才能照見本相,顯示靈魂,這樣的高手可遇不可求。而今,蔚藍堂主為了這樣一位高手,等了他一年,他才接受堂主的英雄帖,來到蔚藍人文堂做一場講座。他就是用覺知發現美,用攝影助人圓夢的黃雷蒙(Raymond)老師。
今天講座主題是Raymond老師的散步攝影《我和相機,出去走走》。這場講座耗時四個多小時,Raymond老師功力全開,說把一個學期的課都講完了,為了這場講演準備了兩個多星期。聽众直呼「驚艷養眼,酣暢淋灕,感人至深」!
講座中,Raymond老師講述他的人生經歷,攝影作品,助人圓夢的故事。他先介紹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攝影事業,人生低潮和回歸。「你可以成長為別人的天使」。
Raymond老師用他自己的攝影作品介紹不同的攝影條件(時間、天氣、主題)如何攝影。
時間:「攝影是光與影的藝術,生活的一天像花開花謝」。從日出前可以拍到夜裏,不同時刻,各種光線,不同角度都可以拍攝,「時時是好時」。
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像人生」。雨天也可以照出「小清新」,逆光也可以拍出「小溫暖」。「日日是好日」。
講到主題攝影,Raymond老師喜歡海邊。他說海邊可以放空,可以想像,可以舒壓。可以拍海邊日出日落,「岩石,海藻和魚」,「黃昏,男人和狗」,還有華燈初上的淺水灣⋯⋯
Raymond老師還講述了他第一本書《原來還有風景》和第二本書《從這裡到那裡-Raymond攝影故事集》中,用攝影助人圓夢的故事:原住民女歌手馬瑩姍和爸爸互為天使的故事,濱哥與Raymond老師互為天使的故事。希望可以幫到尋找人生路或受挫折的年輕人。聽众有人說「Raymond老師,今天你是我的天使」。
感恩Raymond老師實用,溫馨,感人的講座。有時放慢腳步,慢慢過生活,生活的點點滴滴《就值得了愛》。
人生有陰雨,有逆旅。過去的好與不好都值得,因為過去成就了現在。
祝福你與我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山山水水,都能「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文:陳雪鴻
謙虛寬容的雷蒙老師,不斷的在與最大的敵人「自己」戰鬥,一路上都有相機並肩同行。
他跟相機一起出去走走,從小巷走到咖啡廳,從湖邊走到山巔,從家裡走到海邊;相機為歌手、大明星寫真,為書、飲料瓶留影,更記錄路人、動物的行動。
失敗的經驗成為最大的養分,提供了他未來成功路上的補給。長年的藝術人文素養,是他攝影的特殊技巧。
自己也熱愛帶相機出去走走,一路撿拾路上風光與人文,搶拍跟光陰一起飛逝的水流、樹葉過篩的日影、出淤泥而不染的夏荷;創意擺盤中的無邪孩童、路旁打盹的貓兒、在水缸裡悠遊的魚兒、前人營建的歷史痕跡……。先清空塞滿既定成見的心,再出發,就能滿載而歸。
對我來說,「拍照」是個「過程」,「成像」反而是意外財。
順路欣賞上天送給大地的禮物、細細體會人們為生活打拼的辛勞、享受幸福生活的小點滴……
然後, 按快門,喀嚓!
文:堂友
從雷蒙老師分享的攝影作品
感受儀式感的生活
從光影、構圖、逆光、廣角、透視感…
除了攝影技巧的運用
要把照片拍得好
不忘:
「放慢腳步」
「美的發現」
「轉角都是故事」
「好好品味生活」
在日常中處處都是拍照取之不竭的題材
從咖啡廳、杯子、酒瓶、書本、甜點、花海、植物、海浪、夕陽、日出、人物….
從自己喜歡的事物找尋題材
不斷的練習
就能拍出好的、動人的影像
一張有溫度的照片
讓人過目難忘
讓人開心療癒
讓人轉變心情
讓人產生力量
也讓人感動落淚
老師甚至用攝影紀錄人生故事
找尋生命中的天使
不論是遇見自己的天使
還是成為別人的天使
在日常生活中身邊充滿著激勵人心
感人肺腑的生命鬥士
既是圓他人之夢
也是自己之夢
以前覺得攝影只是攝影
攝影師是照片的化妝師
但從雷蒙老師的講座裡
體悟要拍出一張動人的照片
攝影師本身的美學養成
是從小開始
喜歡接觸藝術
在生活中
有一顆易感的心
有一份慈悲的胸懷
不論是在待人或是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