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bra
有人說金庸的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讀者通過想像來實現對現實的代償,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避風港,把現實的不可能變成文字的可能。這個可能,也許永遠都不能實現,但我們仍心生嚮往,它構成了一個文學裡的烏托邦。
金庸迷有注意到嗎?金庸小說裡的主角很多是沒有父親的,例如:郭靖、楊過、小龍女、令狐衝、韋小寶、張無忌、袁承志、陳家洛、蕭峰、⋯等。父親的普遍缺席,就為主角的成長建立了另一種可能性:要具備獨立擔當的精神。師父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就扮演了「父親」的角色。金庸小說裡的主角,幾乎都是由師父教育長大的,他們更接近師父,而不是血緣意義上的父親。
就連韋小寶這種玩世不恭的人,對他的師父陳近南也是存有真實感情的。陳近南在海灘被殺害的時候,小說這樣寫到:「韋小寶哭道:“師父死了,死了!”他從來沒有父親,內心深處,早已將師父當作了父親,以彌補這個缺憾,只是自己也不知道而已;此刻師父逝世,心中傷痛便如洪水潰堤,難以抑制,原來自己終究是個沒父親的野孩子。」
這是韋小寶難得的動情之時。他本沒有父親,而師父是有民族大義的男子漢,依從這樣的師父,讓他覺得自己在精神上有了一個歸宿,如今師父死了,他的精神便無處皈依了,他成了一個孤兒,一個漂泊者。
這種以師父為精神父親的角色設置,雖然有模式化,但金庸寫出來,並不雷同,而且各有各的創造,這也是金庸小說獨到之處。
文:李彬
感恩解昆樺老師新奇有趣的講座「從塔羅牌看金庸武俠小說人物:郭靖·喬峰」和蟻薇玲老師的主持和分享塔羅牌算法!
塔羅牌,聽說過,沒見過。
金庸武俠小說,讀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侠倚碧鴛」。
侠士,捨身取義。
侠之大者,為國為民。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的侠肝義膽。
「一腔熱血勤珍重,洒去猶能化碧濤」是女侠秋瑾的為國為民。
解昆樺老師說:
郭靖是塔羅牌中的國王
因為郭靖是大俠
侠之大者,為國為民
喬峰是塔羅牌中的戰車
因為喬峰是侠士
侠士,捨身取義
國王和戰車都是力量的控制者。「每個人的性格原型都是一座內在的寺廟,能夠召喚巨大的力量。重要的是如何運用力量」。
如何運用力量呢?
儒家說: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大儒張載)
道家說: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
「自事其心」(《莊子》)
佛家說:
「心是工畫師,能畫諸世間。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
「自利利他」(《佛遺教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