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馥如
大家一起聽音樂、挖掘義大利美食的故事,聽眾大部分來自亞洲與美洲,也有來自大洋洲的朋友,而我在歐洲開講⋯⋯大家沈浸在穿越時空的美感裡,特別讓我感動。
以義大利諺語「餐桌上沒有人會變老」為經線,熱愛美食的音樂家們為緯線,聊了披薩的歷史、吸飽南義烈日風味的番茄、米蘭的聖誕麵包,還有煙花女義大利麵;聽了帕華洛帝、卡羅素的歌聲,講了普契尼和托斯卡尼尼的友誼,更認識了孕育帕格尼尼的熱那亞料理。
大家興致高昂、雲端講堂氣氛和諧溫暖,讓我完全忘了「時差」,不覺得外頭夜黑風高。fuso orario「時差」的義大利文,我超喜歡:orario指的是「時間」,而fuso則一字多義,其一,是「紡錘」,兩頭細、肚子寬,形狀就像地球的時區帶那般;其二,是形容詞「融化了的」,當奶油遇到熱,用的就是這個字。
這場雲端講座啊,像香噴噴的奶油,大家熱烈暖心,讓我融化,而且,時差像完全不存在一般,天涯共此時,哪有fuso orario「時差」?整場講座讓時間空間都化了,美的經驗無界無疆。
謝謝蔚藍人文堂的邀請,也謝謝大家赴會。Janna寫的藏頭詩,好特別,謝謝妳!
文:堂主
演講最末,馥如送給大家的祝詞是:「我希望你好!」
我希望你好,不只是我愛你,更是無條件的愛,你好我就好!我好你也好!隔著海角天涯,相忘於江湖的祝福,各自輕安自在。
一下線,我接到來自世界各地堂友的電話,連說三小時,我們一起討論演講內容的諸多感動、激動和心動。有堂友K在郵輪上聽演講,立即打電話告訴我她心中的悸動。
主講人和K相差二十年歲,卻心意相通。K說:「我們這一代是努力一生直到退休,卸了人生責任才敢去環遊世界,有錢有閒卻沒體力,失去對世界探險的勇氣和好奇心。中世代的你們,一邊學習一邊探索自己,一邊壯遊世界一邊享受人生,多麼美好啊!」
馥如做了最好的示範,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傳達有美感的生命力。
從義大利的諺語:「餐桌上沒有人會變老。」的主軸貫穿這場演講,我們和義大利「巨星名伶」同桌閒聊,一聊就是三個小時,主廚是馥如老師,今天的餐桌上菜有:米蘭的聖誕大胖麵包、瑪格麗特披薩、煙花女意麵、帕格尼尼水餃、閒聊熱那亞青醬的做法,帕華洛帝的肉醬麵....,樂興來時,帕華洛帝、卡羅素、卡芭葉都來高歌一曲,座上貴賓五百人,好吃好聽好樂好享受,賓主盡歡。
馥如老師自帶光環,兩個星期前在臉書宣布這場演講時,短短幾個小時上千人按讚,上百人分享演講訊息。許多人跟著馥如老師上一系列的課程,從義大利Ravenna 一路追到台灣台北和台南,重新找回生活中的諸般豐盛美好!
在馥如老師的臉書裡,她常常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藝術、文學、歷史、美食、音樂、旅行、著作等,像是永遠挖不完的寶!
第一次來上蔚藍堂的主講人會自我介紹,動人的是主講人的生命故事,是如何在此時此刻匯流成最美的雲端相遇!
馥如的斜槓人生多采多姿,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從台灣女兒到義大利媳婦,從外文系到大腦與神經科學博士。正因為這樣的百川匯流,聽她的課程是至高無上的享受,不疾不徐的溫柔聲調裡,邏輯清晰的敘述,不限時空的即時互動、聊天室裡熱鬧的回饋.....帶給主講人和聽眾求知的樂趣。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希望你好,我希望你們好!
首次合作,即合作愉快。
神的是這一場500人爆棚演講,現場我們只動用三個人,主講人、主持人和一位幕後神隊友,less is more ! 越簡單越快樂!
文:ShaoHua Chen
去年在新月藝文雲端公益講座第一次聽楊馥如老師講佛羅倫斯及聖母百花教堂,我就對她不疾不徐的語調、清晰條理的説明、深入淺出的介紹印象深刻,而後又聽兩場她為達利所繪但丁《神曲》百幅版畫之實體講座,讓我更加喜歡她的講述風格。
當得知旅居義大利二十載兼義大利媳婦的楊馥如老師( FuJu Yang )要在蔚藍人文堂開講,而且講題是我一直想去的義大利,我就殷切期盼著。今晨在山城的例行水岸散步後,我就等著講座開放的時間到來。
今日講座,馥如老師除了介紹她精彩的斜槓人生,主要內容是分享義大利的美食、音樂及生活。她從《in un palco della scala》歌曲開始談米蘭的史卡拉劇院,從蜂蜜講到大胖麵包,再講到男高音帕華洛的廚房; 從拿波里的登山纜車講到披薩,從維蘇威火山講到番茄,再講到唱紅《O Sole Mio》的卡羅素; 最後講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的物產交流,還講到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破除番茄有毒之迷思並發明麵餃美食...內容之深且廣,是豐富的視聽感官享受,也是挑動味蕾的美好饗宴。
2個小時又20分的講座後,接著是40分鐘欲罷不能的QA時間。今天馥如老師雖在蔚藍人文堂初登場,但在講座中段就達到了500人爆棚的盛況,QA的話題也多半圍繞在馥如老師之後的系列講座,以及義大利旅遊的建議、分享。聽的我也好想去義大利旅行啊~~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成行?
文:Cherrie/
隨著蔚藍人文堂第163場講座,這次飛到義大利!
楊馥如老師從義大利音樂家的角度出發,帶我們認識義大利美食,完全讓人料想不到的精心內容。老師犧牲睡眠在義大利半夜三點的夜空下為來自全球,等在螢幕前的我們介紹義大利,在老師緩緩柔和的聲調中,度過一個美好、驚喜、歡心的週末夜晚,講座之後讓人對旅遊義大利充滿期待。
馥如老師是個多才多藝,生活豐富精彩的斜幹人生代表。老師也是一個說故事的高手,講述的好幾個故事,不僅僅有趣也充滿了寓意。像老師說的:乳酪發酵過程中的好菌與壞菌關係;普契尼寄送耶誕麵包給托斯卡尼尼,從兩人的吐槽,到後來的堅定友誼等等。
講座中也帶我們認識好幾個義大利城市,知道什麼是「莫典納三寶」;拿波里 瑪格麗特披薩的食材與其由來;卡羅素至愛的故鄉拿波里麵條,「煙花女義大利麵」的烹煮方式與食材;只有維蘇威火山才有的維蘇威火山小番茄的美味特色;熱那亞用勤奮與耐心製作的青醬…。
直至昨天經老師一說才知道義大利國旗的顏色🇮🇹,和披薩最主要的食材-羅勒、起士、番茄的顏色一樣。義大利=披薩王國,如此一來讓人印象深刻又好記。以後應該心心念念都會想要一品義大利美食了!
馥如老師說「食物是個載體,承載著時間、時空、歷史、人文和風土」、「餐桌上沒有人會變老」,用心的感受吃,把吃當作一件享受的事來做,每一口的食物都是經由時間淬煉而來的。
「一生没有宴飲,就像一條長路没有旅店一樣」-古希臘哲學家 德謨克利特如是說。如此想來,好好地做菜、吃飯,確實是件讓人愉快、覺得幸福、非常重要的事。讓「我希望你好」不僅僅是一種祝福,也是我們蔚藍人文堂堂友們在此共學共享的一種心靈默契。
文:李彬/ 聖荷西
“Ciao”。2022年12月3日(美國),蔚藍人文堂全球公益演講第163場,由旅居義大利,出版了三本關於義大利美食文化風土人情的楊馥如博士主講「跟著吃貨音樂家 暢遊靴子國」。
這是一場500人爆滿的講座。
楊馥如博士博學多聞,對義大利各地美食,食譜,相關的名人軼事,音樂家故事,音樂,文化,歷史, 諺語等等,如數家珍,旁徵博引,娓娓道來,還與聽眾積極互動,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收穫滿滿,意猶未盡,紛紛表示要去買楊馥如博士的書來讀。
楊馥如博士從義大利諺語「餐桌上沒有人會變老!」,開始講各地美食和相關的名人和音樂家軼事:
由帕華洛帝唱的《史卡拉歌劇院的老舞台上》,講到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的新樂季開幕日(12/07)是「安伯若修日」,安伯若修是蜂蜜聖者,蜂蜜是聖誕大胖麵包Panettone的重要食材,講到Panettone 的由來傳說,還有《杜蘭朵》的作者音樂家普契尼和指揮家托斯卡尼尼之間的麵包故事。
由帕華洛帝唱的《登山纜車》講到維蘇威火山,拿波里的美食Pizza, 有義大利三色🇮🇹的瑪格麗特披薩,講到瑪格麗特皇后,還有當地歌唱家卡羅素和他唱的拿波里方言寫成的《我的太陽》。
由維蘇威火山小番茄,講到煙花女意麵和帕格尼尼面餃。由帕格尼尼講到他家鄉熱那亞的官方認證的青醬食譜和2000年前流傳下來的製作過程。
楊馥如博士說「食物是載體,承載著文化、歷史、風土人情,人與大自然的聯繫」。
感恩楊馥如博士豐富精彩的講座,帶我們閱讀義大利美食(食譜)、音樂(歌詞)、文化、歷史, 品味精緻文藝生活。
這場講座讓我想起自己走馬觀花的義大利之旅:
羅馬街頭逛古蹟,
雅典學派梵蒂岡。
佛羅倫斯看大衛,
烏菲茲中見女神。
威尼斯橋上觀景,
玻璃島又彩屋島。
米蘭教堂大賣場,
最後晚餐達芬奇。
每天Pizza、Pasta、Spaghetti,反而最有印象的是義大利肉夾饃All’antico vinaio ,也許是因為在烏菲茲博物館(Uffizi Gallery)旁的小巷裡排隊20多分鐘才買到, 也許是因為口味的名字「 Limited Paradise」。
Gelato,幾乎每天吃,還去了一家有150種口味的店子,吃來吃去還是覺得開心果的最好吃。
這場講座讓我想起電影 《eat pray love》中,女主角在義大利吃Spaghetti 時配的音樂是「夜後」詠嘆調;她在理髮店學到一句義大利語「dolce far niente」,means “the sweetness of doing nothing”(閒適安逸);義大利女房東對她說, ”The only thing permanent in life is family”。
這場講座讓我想起 John Muir 寫的「I only went out for a walk and finally concluded to stay out till sundown, for going out, I found, was really going in.」(《John of the Mountains: The Unpublished Journals of John Muir》)
「旅行可以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Panettone 😋🤗😅
這是巴西的品牌喔,是義大利移民Carlos Bauducco全家到巴西時,把家族密方在聖保羅開了個小麵包店開始販售,因為太好吃打出名聲,在1962年開始了Bauducco之家的名號,在巴西是相當有名的甜點店,除聖誕節賣panettone 外,平時也有其他糕點,在超市都買得到,算是平價點心。後來在國際上打出知名度,所以聖誕節前後在美國和台灣的Costco都看得到這個牌子的panettone ,有機會到巴西,國際機場三航廈就有它的咖啡廳,和星巴克對望,生意比星巴克好太多,我是排不到隊才會改買星巴克😆。巴西境內的shopping mall也有它的咖啡廳,現烤panetone,超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