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蟻薇玲
今年的音樂與舞蹈講座,從單一主題作品出發,我試圖藉此窺看音樂與舞蹈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好奇他們眼中心裡腦內所思考的意念,如何精彩表現!
首先選了國民樂派的音樂家拉威爾的《波麗露》Bolero。
它雖不是拉威爾的代表作品,卻是一聽即無法遺忘、最為知名的曲子,因而成為人人琅琅出口能哼出旋律的名曲之二,第一名絕對是貝多芬的《命運》。
古典樂迷無庸置疑地一定熟悉它;舞蹈迷從法國編舞家莫里斯貝嘉的舞作愛上了它;最普廣的電影迷更是因為法國大導演克勞德雷路許的《戰火浮生錄》知曉它。
這首樂曲以各種樂器疊加、持續重現重複單一樂句,猶如召喚靈魂之作,以無可言喻的魅力,成為各類舞蹈大師們編創的試金石之一 。編舞家們或許著迷於樂曲無法抵抗的致命吸引力,抑或者想挑戰重複樂句的表現性,也可能是跟隨舞蹈大師的腳步,完成自我成就.......。我會介紹不同類型舞蹈所編創演繹的《波麗露》, 和大家一起進入這座會催眠人、百花翠匯的奇異花園 。
#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演講第180場
文:堂主報告書 2023.04.09
是不是,整晚,連心跳都是波麗露?
何止感動,更是激動!
夢裏,波麗露成了跳動的音符,音符成日常,舞蹈成為看得見的音樂!
*
從阿根廷探戈講到芭蕾舞,從當代抒情爵士到當代舞,蟻老師企劃三場「2023成為大師試金石~舞蹈大師作品系列」,當438人同時在世界各個角落,心中敲起定音鼓,逐漸加強,重複精華,連續十八次不同版本,一整個波麗露餘音繞樑,不同的舞蹈版本有不同的風貌,一旦瞭解作品來龍去脈,才懂為何有這麼多編舞家將波麗露當成大師的試金石。
*
蟻老師對舞蹈的熱愛,從她的演講魂可見。
她不但是劇場界的十項全能,她懂劇場的裡裡外外前前後後上上下下的眉眉角角,自己尤熱愛跳探戈和芭蕾舞。
2023.3.1,薇玲參與雲門舞蹈「薪傳」素人舞者之「耕種與豐收」,跨越年齡的限制,突破身體的極限,以狂愛超過時間與空間。熟齡練舞有諸多挑戰,但是對生活藝術家蟻薇玲來說,她是可以全心投入的!去田裡插秧,不以為苦,一身汗水淋漓,也樂在其中。
雲門舞集啟蒙薇玲終生對舞蹈的興趣,薇玲有幸曾在雲門工作過,薇玲與雲門之間,緣分很深。當天謝幕時,香蘭正好拍到這張照片,林懷民老師給薇玲一個大大的擁抱,抱在不言中。
*
與君一席飯,把薇玲從素人推上蔚藍人文堂,自成一格,專講舞蹈系列。六場下來,累積許多粉絲,讓許多對舞蹈不得其門而入的人,有了引路人。
正是「波麗露」,在不同世代,在不同文化,讓經典再現,讓經典改編,又創造新經典,流傳於世。
光是那「九宮格波麗露」十七分鐘,就夠讓人目不暇給,眼球無法聚焦。九位大有來頭的舞者和大師一齊登場,一整場百花齊放,鐘鼓齊鳴的震撼啊!原來波麗露不是你想的那樣,還有各種無限可能藏在創作的靈魂裡。
*
樂賞基金會執行長陳香蘭主持得好!溫婉優雅,接招得宜,不疾不徐,對主題有充分的了解,問出好問題,讓蟻老師在Q&A時間裡更暢所欲言,知無不言。
這場演講的海報是蟻薇玲老師親自設計,像雜誌封面般美得吸睛,花開像是召喚靈魂,透露波麗露不可言喻的魅力,PPT裡有春天,粉色繡球花像規律的團舞,有種整齊壯大的氣勢。連小E製作的入場影片,像走入花園,讓人春心蕩漾欣賞花團錦簇。
結語:
蔚藍人文堂正是這樣的平台,集眾人之才華做公益:立足美國,心懷台灣,放眼世界!運用現代科技,開放格局,讓多文化共生共榮!
文:Cherrie
波麗露是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最後的作品之一,從1928年創作至今,已快接近一百年。它仍是極多舞蹈家選擇用來創作的音樂作品之一。蟻老師講座分享的影片,古今中外各自精彩、各有創意與新意。
在舞蹈的藝術殿堂,透過不同編舞家、作曲家,讓波麗露的作品歷久常新。
以前除了短短地讀過一些歐洲歷史,也沒接觸過美術史、藝術史、音樂史之類的,沒料到中年以後,在蔚藍人文堂每週的講座吸收新知。聽過的講座雖無法把講者的內容全數吸收,但每週一點一點的增進,某些主題的內容,不同講師剛好也有提到,橫向縱向的知識累積和部分重疊的內容,讓對這些音樂和藝術的認識與了解,愈來愈深刻,也逐漸能品味。
先前有楊馥如老師用一場講座介紹波提切利的一幅畫-春;這次蟻薇玲老師的大師名作系列之一,用一場講座細講波麗露舞蹈與音樂,隨著波麗露樂曲的演奏,無論是賞樂或觀舞,實在是雙重感官的享受。整場講座沈浸在相同的旋律進行了三個小時,真的很洗腦,以後再聽到「波麗露」應該也會聯想到蟻老師美麗的臉龐和柔美的聲調。😊💕
謝謝堂主轉貼堂友郭美惠和Cherrie 的反饋。
很感動,因為得以知道這個講題的設計和內容有發揮了一些功能,讓大家能夠對舞蹈表演又更靠近了一點,對於當代的表演藝術能更有意願去接觸,或許生活的滋潤和養分就此又多了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