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馥如
三月份的首發,開講沒幾分鐘,雲端教室馬上500人爆棚。上堂2023年蔚藍人文堂|四季系列|全球公益講首發,我用了三小時,只談一幅畫,講波提且利的《春》,不過在分析過程中,也交代了佛羅倫斯歷史,梅蒂奇家族梗概,以及文藝復興時代精神。
|四季系列|的第二發,我以〈音樂之夏:聽名曲,留戀旖旎水都〉為題,從韋瓦第名曲《四季》切入,說威尼斯的故事。
我們這趟精神旅行,用散步的方式吧!出發點,是威尼斯的福爾摩沙聖母廣場(Campo Santa Maria Formosa)。這名字聽起來有沒有很親切?作曲家韋瓦第就在這裡出生。
韋瓦第的故鄉威尼斯,被義大利人暱稱為La Serenissima「寧靜之城」。威尼斯地形特殊,是全世界唯一沒有車子的城市,「結蘆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威尼斯水道縱橫,小橋流水處處,依偎著亞德里亞海,是寧靜又美麗的海上明珠。 天晴時一片蔚藍浪漫;就算下雨了,威尼斯在雨中,也有另外一番風景。很多人拜訪過水都,但肯定沒有人走過我這條結合五感享受的散步路線。
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韋瓦第,音樂有輕快而明亮的鳥叫蟲鳴,也有撼動人心的暴風雷鳴。大家知道他擅長作曲,也很會拉小提琴;也許知道他被暱稱為「紅髮神父」,出生在義大利水都威尼斯;不過,他有個嗜好保證新奇,肯定沒幾個人聽過,就容我賣個關子,講座上再分曉。
文:楊馥如 2023.06.11
一秒是一生。
今天在蔚藍人文堂的全球公益講,我用三小時時間談威尼斯,以韋瓦第的〈四季〉破題,一路談La Serenissima亞德里亞海上「最寧靜女王」的故事,最後以威尼斯畫派畫家提香的遺作〈悲憫〉收尾,提及500年前水都的黑死病,還有過去三年的疫情時,滿心傷感。人的一生無常,而且渺小如塵埃,只能珍惜眼前,用力相愛。
一日是一生。
今天的雲端講座,台灣時間10點開始。未料9點50分前後課堂已經滿座,五百名聽眾熱情加入,未能進雲端教室的朋友們,抱歉啊,讓大家失望了。所幸蔚藍人文堂團隊趕緊加開YouTube直播場,讓更多的好朋友們加入,跟著我一起神遊威尼斯,十分開心。
「講座投影片到底是怎麼準備的,能夠錯綜複雜,把不同面向的威尼斯串連起來?」講座結束後的Q&A時間被問到這個問題。「我講一件事情時,並不在講這個事情。」我這麼回答,聽起來很玄,但真是如此。
就像「繆思的神聖作品」吧!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內的馬賽克,而mosaico「馬賽克」從字源學來分析,正是「繆思的神聖作品」:大大小小的磚拼貼成圖像,遠看有全貌,但縮小範圍凝視,赫然發現其中竟有數以千計大大小小、獨立存在的磚,各個都是精彩小宇宙。我分享的同時,天涯海角的同學們即時提問與反響,我們思想的流匯集成大海,在天光下閃閃發亮。
於是,永恆是一生。
文:堂主報告書 2023.6.10
蔚藍人文堂的「堂」,是講堂、是學堂、是課堂,是四代同堂共學共好,一起自學、雜學、樂學的雲端群聚。
*
我們是非營利組織,公益最無價,懇請聽眾共享資源,敬請提早入場,爭搶雲端的貴賓席。
每一場演講都是主講人備課好幾個小時的知識精華,和神隊友群策群力的付出。且珍惜大家共聚一堂,聆聽講者的智慧,分享動人的故事,這就是完美。
為了養成提早入場的風氣,神隊友設計出別出心裁的入場影片,以音樂引領聽眾帶入主題,又每一集以精心設計的客製化「入場小叮嚀」,吸引堂友更多新鮮感與驚喜感!
我們是每一場都非常準時的,分秒不差,No Kidding !
*
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演講第194場,創下六項新紀錄:
第一、開場前13分鐘,創下500人爆團的新紀錄。(果然大家都知道,早鳥有福了)
第二、講師尚未開講,聊天室已經有65個留言了。
第三、三個半小時下來,聊天室留言超過500個以上。
第四、破天荒,創首例,臨時開出YouTube連結,有超過600人瀏覽。今日YouTube僅在群組內公佈連結,會後即設定私人網址。
第五、歐陸堂友從4AM 聽到7:30AM,美東堂友從10PM聽到1:30AM,感謝大家的求知若渴,歡聚一堂。
*
這是一場講給天涯海角的知己,都聽得懂的心靈交流,無論你在世界各地,即時互動充滿著學習的狂喜、溝通的狂喜、交流的狂喜,我們在聊天室裡收到「一百萬噸」的感謝。
馥如老師的演講風格是和聽眾互動熱烈,她可以一心多用,一方面言之有物,說之有理,有條不紊講課,還不時複習以前所學所知,和預告下次內容,而且能立刻回答堂友在聊天室的所有問題。堂友因為躲在鍵盤後,反而更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感動、心動、激動,並適時發問,更能傳道、授業、解惑。
藉著「蔚藍」的開闊海天,鼓勵大家學習不設限,海納百川般去欣賞每位講師的個人特色,有容乃大般去翱翔每個講題所帶來的好奇與趣味。
文:ShaoHua Chen
內行人都知道,受歡迎的講師在蔚藍人文堂開講,聽眾們都得提早上線確保取得入場資格,才能聽到講者精彩的分享。
在上一場談佛羅倫斯及波提且利畫作的「藝術之春」講座,因開場後不久即達到500人爆棚並維持3小時熱度,讓楊馥如 FuJu Yang老師被蔚藍堂主 楊敬 譽為「自帶光芒」的人,而如此光芒四射、丰采迷人的馥如老師今天再度在蔚藍人文堂開講,竟創下數項驚人的紀錄,其中最厲害的兩項:一是講座開場前十餘分鐘即達到500人爆棚滿座,二是蔚藍堂主破例開放youtube直播,讓向隅的堂友也能透過另一個管道同步聆聽。
今天這場「音樂之夏」講座,雖然以「聽名曲,留戀旖旎水都」及「韋瓦第『四季』X 威尼斯」為副標題,然而整場講座對於音樂作品幾無著墨,甚至對於出生於威尼斯的韋瓦第也只是用一道音樂家愛吃的碗豆飯輕輕帶過,反倒是用地理、歷史、政治、文化、景點、美食、藝術…等各面向完全聚焦且深入細談威尼斯這座城市。
原來威尼斯是中世紀三大朝聖地的重要行經路線,也因此造就威尼斯人聰明的生意頭腦;原來Santo Brasca所著的《1480年聖地之旅》記錄了那麼多有趣及精彩的威尼斯景點及故事;原來旅客服務處及套裝旅遊行程都是發跡於威尼斯,而tholomarii(觀光小天使)對旅人提供極其多元的協助及服務;原來威尼斯景點除了建築外觀,還有更多值得欣賞的細節藏在內部;原來Bellini桃子雞尾酒、Carpaccio牛肉薄片之命名源於兩位藝術家的畫風特色;原來威尼斯人愛玩、愛美、愛吃、愛生命,也愛國…
柔中帶剛的海之女王,說不盡的威尼斯,馥如老師用3小時將各元素串連在一起,教我們帶著對威尼斯的新認識去聽韋瓦第的《四季》,如此特殊的鋪陳及串接,讓聽眾們莫不讚嘆激賞。講座最後,馥如老師用提香的《Pieta》畫作引領我們思考「生命的終點」以及「願」的真諦,並告訴我們「真正的快樂在完成/滿足願望的過程,而非願的本身」。
今天的講座聽來非常享受,再次感謝馥如老師精彩的分享,以及蔚藍人文堂的安排。公益講座雖然免費,卻是無價的珍寶,我相當珍惜及感恩每一場講座所帶給我的知識及感動。期待下一場「文學之秋」,與馥如老師在雲端相聚於但丁安息之城-拉威納~
文:曾瓊玲
*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威尼斯城 亦馥如是
馥如老師的講座,總是讓人大開眼界 ,突破即有思惟。今日的「音樂之夏」講座,老師以出生於威尼斯的韋瓦第切入主題,從歷史、人文、政經、藝術、美食等面向述說著威尼斯的過去與現在,及疫後重生、旅遊復甦的故事。跟隨老師散步般的朝聖,超越了有形有聲,用心體會到浪漫之都-威尼斯的美麗與哀愁。
*
朝聖必經威尼斯 聖人之日即假日
結合觀光與宗敎 此生必訪水之都
韋瓦第的故鄉就是在威尼斯,被義大利人暱稱為La Serenissima「寧靜之城」。威尼斯地形特殊,形狀如同一條魚,如魚得水。整座城市,少了車子喧囂,增添了步行的愜意。老師提到,威尼斯水道縱橫,小橋流水處處,依偎著亞德里亞海,乘著貢都拉小船穿梭潟湖、淺灘、小島和城市之間,整座城市就像露天博物館,又如同顛倒的森林,無怪乎紐約時報曾形容她是「最美麗的人造城市」,這寧靜又美麗的海上明珠,天晴時一片蔚藍浪漫,就算下雨,水都也有另一番風景。
*
繆斯神聖馬賽克 拼出絕美威尼斯
愛玩愛美又愛吃 愛家更熱愛生命
桑托.布拉斯卡日記中記載:「只要有空閒,我便會去聖馬可大教堂,教堂內從上而下鑲滿了馬賽克拼貼,美到無以言表」。的確如此,圖片中的天頂的琉璃與大理石的馬賽克,賞心悅目,目不暇給。不只是位在精華魚肚的聖馬可大教堂、總督府,處於魚尾的造船廠.兵工廠及教堂也值得造訪。從遊客的絡繹不絕,就知威尼斯人善於經商、行銷,從老師口中,明白了包山包海的套裝行程就是源自於威尼斯。
*
過去苦難照風華 疫情過後惜真情
前有黑死後新冠 畫中人生終有願
威尼斯共和國地處東方與西方交界的重要地理位置,曾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金融與海權城邦。因為貿易帶來財富,而有梅蒂奇家族,而有文藝復興,1348年後有三次黑死病,及鄂圖曼帝國入侵、拿破崙入侵等,歷史斑斑,道不盡這城市的美麗與哀愁。課堂中老師提到,威尼斯人的善巧聰明、轉危為安的故事,用方言vetro-玻璃,巧計留下拿破崙心心念念的無上珍寶。
很感動,老師介紹了《悲憫》,這是畫家-提香生命中最後作品,是為自己的陵寢而畫。這張畫也是有名的朝聖後還願小畫。老師從朝聖之路,提到「願」,重點不在願望達成的成果,而是實現「願」的酸甜過程,期許人人皆能回到原來自己生命的斐頁。今日講座拼成美麗的威尼斯,人生雖無常,但少了星星的夜晚,更能淬煉出自身的光茫。
*
酒色如金繪日出 美饌佳餚紅如火
提到威尼斯,當然不可少了美食,愛吃的威尼斯人,將畫家名字與開胃菜巧妙結合,如金黃欲滴的Balline桃子酒及Carpaccio的牛肉開胃菜。除此之外,老師提到韋瓦第其實是個澱粉控,什麼都不愛,唯獨愛豌豆燉飯,太有趣!有興趣的人可翻閱馥如老師的著作-義大利的音樂廚房一書。
*
將心比心納百川 有問必答不漏接
雙向溝通暖回應 思流匯聚創課堂
有上過馥如老師課的學生,就會知道老師的課堂不會是只有她唱獨角戲,問答抛接是老師課程的常態,千奇百怪的問題,老師都會給學生心滿意足的答案,這就是馥如老師強大的軟實力。
文:Yvonne
印象裡的威尼斯就是水道中穿梭的gondola、超帥船夫吟唱浪漫船歌、教堂宮殿與鐘樓、潟湖柔浪與船槳漣漪…..
跟著馥如老師動人的故事,看見另一種威尼斯,沈浸在威尼斯的浪漫矜持柔美與韌性堅毅勇敢之間。
水都傳來《霍夫曼故事》中的[船歌],歌聲中隱約見到波濤浪聲的畫面。
Bellini貝里尼和Tiziano堤香對海面波光色彩敏銳大膽的繪畫技巧, 讓我們看見威尼斯派畫風成為歐洲藝術發展的里程碑。也許正如老師所言,數不盡的生離死別,生命歷練才能讓作品傳世吧!
威尼斯這個海洋帝國位處東西方文化交匯樞紐,在十字軍東征後控制雅德里亞海東岸的霸權,除了軍事戰略地位,也發展出強大海上貿易,14世紀前後勢力與財富達到顛峰!
這一切,威尼斯是走過多少跌宕起伏才得來的。
*慶典來自過往的悲苦
與水共生的威尼斯有著大海的保護,但洪患與瘟疫也重擊水都。
啟航與冒險是威尼斯人的日常,海洋的未知帶來的風險,使得教堂林立,禱告成為出海前的心靈支柱。
威尼斯人在耶穌升天日(5月中下旬左右)由總督向大海拋出戒指宣告和海洋結婚,謂之「海婚節」,也是對海的一種敬畏與安撫吧。「If you can’t beat’em, join’em.」
*水都在15世紀經歷14次瘟疫、16世紀大規模黑死病肆虐,1/4百姓死亡,包括1576年離世的的堤香。但威尼斯人都挺過來了。
當地人認為是救世主顯靈終結瘟疫,所以蓋了五座教堂還願表達感謝。1592開始在每年七月第三個週末舉辦慶祝活動(煙火節),慶祝人民的歷劫重生並感謝救世主。這成為威尼斯的傳統。
*朝聖成為歐洲全民運動,威尼斯因此崛起成為觀光勝地:
1)教宗亞歷山大三世宣布朝聖可以特赦除罪,同時協定威尼斯與羅馬為兩大特赦城市。
2)威尼斯以陸路朝聖風險高而提倡以威尼斯為中繼站的海路朝聖方式。總是奇招制勝!
3)威尼斯為全球各地朝聖者在威尼斯等船續航時,提供各式服務(食住行玩的旅遊諮詢處、客製化商品、各式觀光套裝組合、參觀聖遺物),真是今日觀光業始祖啊!
4)觀光小天使精通各國語言,主動上街服務。教堂使用外國語讓朝聖客得以母語望彌撒。《宗教+觀光》創造出《宗教參訪+節慶參與+名勝旅遊》的巨大財富。旅遊業創意諾貝爾獎!
5)朝聖客成為威尼斯觀光收入最大來源。讓他們帶著威尼斯食物(甚至生雞)、紀念品和沿路所需日用品,一路航行至耶路撒冷。威尼斯商人會賺錢不是浪得虛名。
6)朝聖起始於分離,離開家、離開舒適圈、遠離塵囂煩憂,刻苦步行,沿路以禱告撫慰困苦寂寞的路程,和同行的朝聖者分享感恩,和自己對話、和解、還願,勇敢前行。
朝聖是依照宗教節氣Holly Day,也因此成為人民的渡假日Holiday.
*優秀領導的產生
13世紀海權鼎盛時代,威尼斯已有最完善的總督選舉制度,總督在監督稽核下成為榮譽僕人,嚴守廉潔至上。
*118小島177水道401橋樑的水都
整個威尼斯是建立在潟湖上不穩定的泥灘上,118個小島仿若漂浮在水波上,先立樁於海底、鋪上伊斯特拉石而後往上搭建建築物,有些建築已在水中矗立幾百年。只要有大海潮,便有淹水之虞。2019洪患時有80%城市遭到海水覆蓋,破壞50多座教堂等文化遺產。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浩瀚的宇宙無聲無形卻成就萬物。至善極美與自然融合,偉大是無法聽見也看不著邊的。
威尼斯人地處不可逆的地理環境,卻能從棲息的小島延伸而稱霸地中海,以小搏大、戰勝強權,甚至成為歐洲最美的觀光城市。就是那樣低調堅毅,最終卻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完全符合馥如老師的「大音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