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bra
「如果失聰的貝多芬能親臨舞作,就能看見第九號交響曲的樣貌。」
— 國際指揮大師 祖賓.梅塔(Zubin Mehta)
2017上映了一部紀錄片《Dancing Beethoven舞動貝多芬》,以現代芭蕾舞演繹《合唱》交響曲,音樂與舞蹈融合,聲音不僅「聽得見」,又透過肢體的律動被「看見」,記錄了舞蹈和音樂跨時空的珍貴共鳴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核心精神是「種族和諧」。貝嘉在1964年就以芭蕾舞的方式演繹了貝多芬的音樂。時隔半個世紀多,貝嘉芭蕾舞團、東京芭蕾舞團與以色列愛樂,在貝嘉的基礎上重新演出,徵召了200多位來自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舞者共聚一堂,展現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種族和諧」的精神
文/曾瓊玲
古典浪漫橋樑 穿越框架創新 樂助人真善美
在進入舞動貝多芬之前,優雅的薇玲老師先介紹了幾個樂聖貝多芬的代表作品及作曲風格,提到貝多芬的風格特色,影響了馬勒等作曲家。貝多芬是古典派與浪漫派的橋樑,熱心助人,並勇於挑戰,將管樂融入交響樂,豐富了交響樂的華麗雄偉,並擅長將各種樂器發揮特色,因為他的創新,鋼琴發揮到八度琴鍵的全功能。
*看見指尖的舞動
聽見腳尖的律動
從薇玲老師選播Waldstein(華德斯坦)鋼琴奏鳴曲第2樂章,從鋼琴家的指尖,看見了指尖的律動、滑音的技巧,如同舞者的身體律動。鋼琴奏鳴曲的高音域表現,細膩、精準,觸動著人心,也顯現了貝多芬善於將主題弦律貫穿在樂曲中,嚴謹的舖陳,讓人印象深刻。
*快樂頌令人催淚
馬諦斯樂舞入畫
進入主題之前,老師先放了《Copying Beethoven》影片片段,劇情感性令人催淚,讓老師的滑鼠也難過得暫時斷片。轉換情緒後,老師介紹了野獸派的畫家-馬諦斯。馬諦斯1909-1910 年間創作的《舞蹈》、《音樂》兩幅名畫,在作品中馬諦斯用強烈鮮明的顏色對比,以藍色描繪天空,用綠色描繪大地,鮮紅色的人體,對比的色彩與視覺的流動,讓簡單的構圖表現出動感及歡樂和諧的氛圍。
*舞動貝多芬激勵人心
精神結構充滿凝聚力
音樂、舞蹈與繪畫是文化的重要元素,1964年偉大編舞家-莫里斯.貝嘉以舞蹈完整詮釋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舞動貝多芬。時隔半個世紀多,貝嘉芭蕾舞團、東京芭蕾舞團與以色列愛樂,200多位來自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舞者共聚一堂,融合東西方文化,完美展現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種族和諧」的精神。
老師用了1小時多,完整介紹了《舞動貝多芬》2014年在NHK的影片,四個樂章中,編舞家以不同的色彩(黑褐色、紅色、白色、金黃色)及肢體舞動,在曼陀羅的圖騰中,精準呼應音符的躍動,在全場結構及流動的畫面,呈現出樂曲中,純粹精神之意念。
貝多芬不畏命運敲門,正向面對人生考驗,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在第四樂章採用德國詩人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的詩作《歡樂頌》,詩作中表達的博愛.幸福,正是貝多芬在現實政治和社會中所畢生期盼的境界,直到生命最後貝多芬一直都沒有放棄希望,也證明音樂能撫慰人心,迎向光明。
謝謝薇玲老師的今日講座,無比感動!
文:Cindy/ 聖荷西
昨晚蟻老師對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講解與舞動貝多芬的紀錄片,著實令我改變對貝九的憎惡。
我喜歡第三(英雄),第四(浪漫),第五(命運),但是最喜歡第六(田園)。每次一聽到第九就覺得不舒服,起先想跳過昨天的講座,但後來改變主意,也許可以試圖了解為何蟻老師要特別針對它做為講座主題。
我從頭聽到最後,因為自己喜愛芭蕾,在整場的音樂配上舞蹈的演出,終於令我可以接受第九交響曲,真是始料未及。真心感謝蟻老師和蔚藍的團隊。
結束前蟻老師提到馬勒,我很喜歡馬勒第五交響曲。如果想聽第五號,建議可去看一部老電影Death in Venice,它也是有關瘟疫可以用來對比我們這次的疫情,電影中配的就是馬勒的第五交響曲 。
文:Lucy
昨天聽薇玲老師侃侃而談直到凌晨兩點半,起床後還在回味昨晚的盛宴,剛刷到了入群通知,欣喜之餘,便立馬加入。
感謝人美心美的堂主, 以及獨一無二的神隊友,無償的搭設如此優質的平台,讓堂友們盡情地汲取知識的養分;才華洋溢的授課老師們,更是將個人的所學無私的傾囊相授。
能在這裡和熱愛學習的堂友們一起追求真善美,真是件幸福的事💓
讀完其叡學長的回饋和親手仿繪的馬諦斯畫作:Pasiphaé帕西菲埃,太令人羨慕的才華!十分感動!感謝你敏銳的觀察,每回都有所延伸解讀出屬於自己的觀點,同時讓我從你的反饋有更多的收穫和激發。
妳的反饋對我是最好的鼓勵之一!
看到Cindy寫著:「我從頭聽到最後,因為自己喜愛芭蕾,在整場的音樂配上舞蹈的演出,終於令我可以接受第九交響曲,真是始料未及。」太感動!(啊,開心地哭了……)
幸好有妳喜愛的芭蕾為此穿針引線,真心謝謝你願意改變念頭上線來聽貝九的主題,讓我們昨天在雲端共聚,太好了。😍😍
謝謝Lucy的反饋,感動😍謝謝妳和許多犧牲休息和用餐時間的堂友們,一起在線上共享貝九的時光。
謝謝蔚藍人文堂、堂主和神團隊,所有相聚一堂的我們。
@蟻薇玲Irene Wei-ling Yi 我本來就喜歡貝九。後來知道有貝九舞作就更好奇了。所以一看到蔚藍人文堂有開蟻老師講貝九舞作,就早早放入行事曆,期待上課了。昨天能整個看完貝九舞作,加上蟻老師精緻用心的ppt, 真是收獲滿滿。現在週日都變成忠實聽眾了。蔚藍人文堂,樂賞基金會,謝謝你們每週的安排與付出。真的很感謝你們讓我們有這麼好的精神食糧,以及增加我們的知識。愛你們!🥰😍💕
謝謝Lily。我也從大家身上學到好多!
每週日共聚蔚藍人文堂的學習與交流,也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儀式之一。感謝如此美好的機緣和神團隊的付出。
文:ShaoHua / 台北
記憶中的古典音樂,除了如圓舞曲之類的曲目本身就是搭配舞蹈而呈現的輕快躍動旋律,其餘皆是正襟危坐在音樂會表演中聆聽的曲目。從來不知道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也能透過編舞大師莫里斯.貝嘉的創作,編出名為《舞動貝多芬》的舞作。
在這場以《舞動貝多芬》為名的講座,蟻薇玲老師先簡介貝多芬的生平,並以電影《Copying Beethoven》的劇情片段說明貝多芬在失聰後創作及表演第九號交響曲的故事,最後則以四個樂章分段詮釋舞音樂與舞蹈的配搭,完整呈現《舞動貝多芬》的芭蕾舞作。
儘管蟻老師很用心的準備這場講座,可惜在藝術的領域裡,相較於音樂、繪畫、雕刻、建築…等讓我心神嚮往的項目,舞蹈卻是我始終難以心領神會的項目,也就很難像其他堂友那般在聆聽講座當下即得到滿滿的感動。然而這場講座最受我注意的是蟻老師在直播現場,身後那件馬諦斯的《Pasiphae》畫作,以及講座簡報中特別以馬諦斯《舞蹈》作品所做的說明。
極簡的線條勾勒,鮮明的色塊鋪陳,是馬諦斯畫作的特色。看似簡單的構圖,卻饒富著趣味,是馬諦斯畫作的魅力。在《Pasiphae》畫作中,我想起了常玉、畢卡索,也有這般簡單線條勾勒出的女子畫像,隱約散發著或憂鬱或柔美的氣質;在《舞蹈》晝作中,我想起了竇加的芭蕾舞相關畫作、蒲添生的《體操》系列作品,都呈現了舞者或運動員身體的美學。
蟻老師在這場講座,將音樂、繪畫、舞蹈巧妙的連結在一起,豐富了舞作的完整性。雖然我現階段在欣賞舞蹈的那扇知識門僅只開了一點小縫,但希望透過日後更多的講座,能引領我習得欣賞舞蹈之美。感謝蔚藍人文堂楊敬的安排,期願下一堂講座共學共好~
蟻老師說「用美的意識過生活,你會活得更從容。」
她是千手觀音的化身,日子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往出差的路上.
認識她時,她說「49歲那年的年底,她寫下了自己的夢想清單。夢想清單第一項就是學跳舞!」五十歲圓二十年的跳舞夢!人生下半場,要過得和上半場一樣精采。
她愛漂亮,又夠美麗,昨晚她的𥺁容,尤其是眼影真是令人驚艷!每次看到她總是搭配和諧同色系吸睛的服飾,外加絲巾鞋子或是雨傘,有著非常嚴重的強迫症!
蟻薇玲老師任教於北藝大舞蹈系,她教的是”演出製作” ,資深舞台表演劇場工作者,教導學生專業知識頭頭是道!
安靜下來,她是位日本文部省講師認證的手工珠寶設計設計師,擁有自己的工作室.
攝影棚鎂光燈焦點下,她是產品品牌代言人.
踩著9公分高跟鞋,她是阿根廷探戈的舞者及講師.
她還演戲,是國際橋牌社三~”和平歸來”電視影集的總統夫人.
挽起袖子褲管,她可以下田插秧體驗肢體在陽光大自然舞動的感覺,還贏得插秧比賽冠軍🏆
粉墨登場,她是兩廳院青銀共創計劃-雲門薪傳舞作素人舞者,是林懷民老師口中的小蟻!
蟻老師在 @藍蔚藍 人文堂的雲端初登場,她先用聳動的標題「愛.渴望」讓我們和十大阿根廷探戈音樂與舞蹈初相遇; 又用「足尖上的藝術」吸引我來探索那些你不知道的芭蕾二三事;接下來又教我們「用身體在空間裡寫詩」把當代抒情爵士悄悄地帶進我們的身體中。
從此我們就被她”下蠱”了😆😆,等待她認真又精彩又賞心悅目的一場場演講來臨……
去年她講了「音樂與舞蹈」系列~現代舞~阿根廷探戈~現代芭蕾,帶著我們一起感受舞蹈的節奏,聆聽心靈的聲音.
今年四月她講的拉威爾「波麗露」更是具有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把我們緊緊抓住盯著電腦螢幕,深怕錯過任何一個旋轉!
昨晚,她的聲音舞動著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情緒張力十足,把耳熟能詳的音樂和舞蹈和繪畫連結在一起,藝術的色彩旋律在我的心中律動著,我學習著用有更多的層面及觀點來欣賞來感受!
如果我還遺漏任何蟻老師的才能,我一點也不訝異,因為在我心目中她就是一位道地的生活藝術家,無所不能堅強的小巨人!
謝謝你,蟻老師,因為愛,我們在這裏,讓我們一起「穿過黑暗,迎向光明」期待你下一場演講的到來❤️🙏
PS: 經過兩次演講連線當機的”震撼訓練”之後,我相信你無所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