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主
我第一次在台北和駱大喝咖啡時,請他為我開書單,其中之一書就是董啟章的「愛妻」。我一口氣把駱大書單買齊,卻遲遲未讀完。
2023年駱大在蔚藍堂演講「愛妻~聊聊董啟章,談談香港文學」,正好一箭三鵰,把香港文學、香港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之一「愛妻」,一起橫向與縱向剖析書裡書外的世界。
聊聊董啟章的「愛妻」,也要聊聊駱大的「愛妻」,尤其是新婚妻子的蜜月,正是動漫「小兒子」裡的女主人,溫柔賢淑美麗的媽媽。
駱大的「演講」是沒有簡報的,真誠真摯真心和大家面對面的說故事。聊著聊著,往事並不如煙,都化為枝繁葉茂的大樹,長出許多如虛如實,情景交融,一環一環相扣的敘述高潮,被駱大一路帶到故事收尾,聽眾才緩緩回神;原來故事結構的奇思妙想蘊含其中,這也是當代小說家的最高明的構思。
蔚藍人文堂駱以軍「親愛的駱大」系列:
2020.12.12 匡超人
2021.03.21 西夏旅館
2021.04.24 小兒子
2021.05.22 六個抬棺人
2022.10.29 大疫. 重生
2023.09.30 愛妻
文:Debra
董啟章的《愛妻》這本書中,引用一個民國初期文人翻譯外國文學的英譯詞:Sentimental 翻成的「酸的饅頭」,大抵是指人們胡亂傷感的情緒,沒事由地悲秋傷春,情到深處,用情至濫。這樣翻譯真的很有意思。
董啟章喜歡往深處潛,往複雜處探尋,文字風格也從宏觀的知識性,轉為觀察身體與心的「私小說」。他用「酸的饅頭」(Sentimental),模糊虛構與現實的界線,同時也是他尋找「文學」的過程。
Sentimental是「酸的饅頭」,Mental 精神就是「饅頭」了。董啟章近三部小說,被他稱為「精神史三部曲」,繼前兩部《心》、《神》,《愛妻》是最後一本。
「精神史三部曲」叩問了人類生存最深沉的疑惑,身體/心靈;酸的饅頭/拒絕酸的饅頭;神經元/靈魂;科技/宗教;虛構/真實。
「寫小說是一種找答案的『中間』過程,如果開悟了,就沒法寫小說了!」「文學是什麼?我覺得就是一個『尋找』的過程。」董啟章是在探索:「不是在回答問題,而是在製造有意思的問題。」
文:曾瓊玲
今日第一眼,就被老師背後的書牆吸引,明白紅樓夢小說獎得獎者的背後,植基於浩瀚之閱讀。初次聽駱大,對他能不用投影簡報,侃侃而談3個小時有餘的功夫,佩服得五體投地。
*真實的生活體驗 才能將故事說活
好奇的讀者,在網路上可略見駱大幾年前的寃曲,但今日聽駱大抖包袱,天馬行空即興說許多的故事,就會知道他不是偷故事的人,牡羊座快狠準的洞悉,能將他所見所聞,書寫成拍案叫絕的文字,直指人心。
講座開始,自謙的駱大,恐經歷一些事之後,無法好好的說故事。其實他多慮了,言談間,他者化,栩栩如生的香港,如同千面女郎在我們面前,有所感,也有所痛。
懷疑駱大是外星人投胎的,他的腦袋裝滿了許多記憶,隨著時間累積, 舌燦蓮花的說著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駱大的腦容量難以想像,就像駱駝有三個胃,隨時可自腦中反芻許多精彩的故事。
*40分鐘的縮影 鏡頭下五味雜陳的香港
香港是全球華人社會,所矚目的電影天堂,可謂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大的電影生產基地,被喻為「東方好萊塢」,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製造。
駱大講到梅艷芳、張國榮,兩位明星走過華麗璀璨,但也用很「香港式」的結束了生命,令人唏噓。
市井小民、槍枝、幫派、 痞子、銅鑼灣、尖沙咀,從這些常出現於港片的人事地物,勾勒出香港的濕熱、髒臭,也有著末日之絕及太虛之幻。
說到王家衛《東邪西毒》,透過熟悉的傳奇武俠人物,構成王家衛式的都會愛情片,東邪西毒片中,也暗藏香港人對97大限的恐慌。
香港對槍支的迷戀無可救藥,影片中拿著槍的演員,就好像拿著樂器,像是一個Band;港式的警匪、賭聖(神)等影片風格,也互相影響著美國、義大利的黑幫片;而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唯美風格,將香港的重慶大廈隱喻成城市的森林,描繪都會香港在亮麗外表下,藏著人心中的孤獨。許鞍華的《傾城之戀》,傾整座城,完成一段愛情故事,就如同故事終尾,香港的沈淪,成全了白流蘇,淒美之致。
講座中,駱大提到了許多香港的文藝界名人,香港作家也斯、西西,詩人艾青 及其子-構築「鳥巢」的艾末未,這些人、那些事,留名香江,都成為香港之一隅。
*電影般的情節在眼前
*港式的蜜月驚險記
說完鏡頭下的香港之後,駱大說了他自己的故事。談到他在20餘年前,帶著美麗的正妹老婆,低調巧裝成陝甘的阿呆及阿花,探了親友後,造訪北京及香港,到了繁華的香江,用另類的方式,登高97層的摩天大樓,本以為用自為聰明的方式,得意的俯瞰著美麗的維多利亞港,沒想到平行時空下,被中國商業大樓銀行之主管通報,只見兩夫妻鎖在高如雷龍的建物內,從97樓如落葉迴旋到一樓,好不容易從天上到了地面,郤被穿著反彈背心、荷槍實彈的港警們重重包圍,情節如同電影畫面,太精彩!
*聆聽駱大說故事 會上癮
從駱大說故事,明白他是位粗中帶細的人,隨時細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並適時釋放同理心,從老師幫後輩作家寫書序,就知道他不僅創作力十足,也懂得欣賞與聆聽別人,體會別人或是感受別人的能力,這才是真正會說故事的特質。
駱大的生活經驗與腦容量太浩大,今天上線雖只聽了兩個小時,但要梳理出課後心得,真的有點難以下筆,只得勉文雜記如上,期待下回聽駱大說說說~他在陽明山的鬼故事。
文:黃其叡、童仁媺
昨晚我們合唱團正為著明天第12屆的公演緊鑼密鼓地彩排著…. 深夜我和其叡走出雄偉的Bonita Performing Center, 秋夜滿月,卻累得無心欣賞了!
一早起來,第一個念頭就想到駱大今晚的演講! 好啦! 老實說我是鴕鳥啦! 明知道駱大今晚要演講,可是我們要開演唱會,沒辦法上Zoom,所以就把自己的耳朶眼睛都關起來,不接受任何的訊息,假裝你沒有要演講,就不會痛!
可是我們沒辦法忘記你,就像你不會忘記我們一樣! 對了,我們就是黃其叡和童仁媺, 當時我們第一次正襟危坐聽你說”匡超人”, 哈! 結果發現你在練肖話,把我們帶入你的迷幻世界! 之後我們就瞭了,接著在蔚藍人文堂吉他彈唱祝你生日快樂, 感動了你,差點掉下眼淚; 第二次我們又唱了羅大佑的”歌”給你, 剛好呼應你講的六個抬棺人; 去年我們和蔚藍在我摰愛的台灣,一起聽你的”大疫重生”, 其叡在你演講前, 畫了駱大的大頭照,給你一個小禮物!
沒有想到又一年了,今晚你在蔚藍人文堂,我們在洛杉磯; 我們知道你一定愈來愈好,因為我們也是!
如果在台北街頭不小心碰到了,別忘記你欠我們一杯咖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