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bra
在村上春樹《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一書的後記中,小澤征爾曾這樣寫道:「如果說大病有什麼好處的話,那就是它給你的時間,比你知道該幹什麼的時間還要多。」 自從2010年小澤征爾接受食道癌手術後,他的身體一直被疾病困擾。
小澤征爾的好朋友、小說家村上春樹,看到小澤這情況後,萌生請他參加一系列有關音樂對話的想法。「他立刻喜歡上了這個想法。」 村上春樹在書的導言中這樣寫道。
村上春樹認為自己在音樂面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門外漢」,但卻是「一位狂熱的爵士迷。」小澤徵爾則給予他更多的肯定:「爵士樂、古典音樂,他不只是喜歡音樂,他也懂音樂。」
兩位藝術大師之間的對話從2010年11月開始一直持續到2011年7月,通常是邊聽唱片邊交流。小澤征爾喜歡談論音樂中的節奏、沈默以及音符。「在日本,」他說:「我們談論亞洲音樂中的一些特徵——那些停頓或空白空間的重要性——但它在西方音樂中也是同樣存在的。」
村上春樹先生問的大多數問題,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初級的,而且常常重復,所以初次接觸音樂的人應該對這裡提到的概念沒有太大的理解困難。
這本書《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並不是在追溯歷史,而是為了閃現大師的個性以及對音樂的見解。
文:Debra
2022 年 11 月,小澤征爾距離上一次登台已有 4 年的時間之後。此刻他重回舞台,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的 KISSEI 文化廳登台,指揮齋藤紀念管弦樂團,演奏貝多芬〈艾格蒙〉序曲。
儘管雙手僵硬、指揮動作很小,但是每一個動作起伏,都準確地落在節拍上。 儘管坐著輪椅,幾乎沒有肢體動作,但是所有的樂團成員,眼光都緊盯著小澤征爾,需要他的帶領。 儘管他一直皺眉,看起來體力有點辛苦,但是他的眼神,依然閃耀著光芒。
終於,在樂曲結束的那一刻,從外太空傳來了掌聲,所有樂團成員也不停地拍手,小澤也掉下淚來。87歲高齡,他完成了9分鐘的演出,沒有瑕疵。
文:曾瓊玲
誠如樂賞基金會-香蘭執行長的講座前PO的推薦文:
蔚藍2024初始真的很東方,繼上週劉岠渭老師的「長相思」後,今日講座仁斌老師繼以「東方武士精神-談世界唯一的小澤征爾」。
整場講座真誠懇切又充滿感動,感謝仁斌老師以其豐富又專業的音樂素養,為我們訴說小澤征爾如巨人般的影響力,看見他手勢及生動的表情,傳達音樂的力量如波瀾壯闊之穿透,充分彰顯出其勇猛堅毅、不畏外力阻擾的武士精神。
看著小澤征爾的手勢及身心與音樂合而為一的表情,聯想到古典音樂的傳教士----劉岠渭老師。兩位大師的身形不高,卻同樣對音樂有著無比的熱愛,同樣喜歡手舞足蹈。一個是中西音樂賞析家;一個是舉世知名的指揮家,兩位大師都精通樂理,淋漓盡致的將樂譜內化於心,透過樂譜蘊藏的密碼,將作曲家的優美作品的傳遞給聽眾及樂團,每場演出皆是全心全力,無懈可擊。
這兩位大師對音樂的專注及堅持,同樣令人佩服,值得讓我們致上崇高敬意。
*舉世唯二 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亞裔指揮家
小澤征爾1935年生於中國瀋陽,1959年赴歐洲求學,曾獲得法國貝桑松指揮大賽冠軍,和美國伯克郡音樂節指揮比賽庫謝維茨基大獎,曾先後事師偉大的指揮家-卡拉揚與伯恩斯坦。他不拿指揮棒,以非典型指揮方式,極富個人魅力,融合東西方文化,傳遞獨特的藝術氣質,熟讀總譜,得以完美詮釋作曲家的音樂作品。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直是全球愛樂者關注的焦點,我也是從200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才開始認識小澤征爾。小澤大師是繼祖賓.梅塔(印度籍帕西裔)之后,史上第二位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亞洲人士。仁斌老師在今日講座選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標配曲目----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老約翰史特勞斯----拉德茨基進行曲,從影片看到小澤征爾用俏皮的方式,愉悅指揮樂團演出拉德斯基進行曲,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曲終奏雅,優美動聽。
*邂逅齋藤秀雄-良師益友,師承兩位大師-卡拉揚和伯恩斯坦
仁斌老師細說小澤征爾成為世所囑目指揮家的歷程,1949年12月在日必谷公會堂舉辦的音樂會上,當小澤征爾看見在俄籍鋼琴家一邊彈奏鋼琴,一邊指揮樂團演奏,心中充分感受到指揮強大的魅力 ; 又聽說母親的遠親是日本著名指揮家齋藤秀雄,便立志拜師學藝,將重心轉往指揮,師事畢生的恩師-齋藤秀雄,那年他國三。
1959年2月,23歲的小澤征爾畢業後,憑著與生俱來的行動力,很酷的乘著裝載摩托車的貨輪,獨自遠赴法國,同年參加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台灣知名指揮家-呂紹嘉也曾獲得此賽之冠),開啟了小澤征爾在歐美樂壇的指揮生涯。
小澤征爾早年師事卡拉揚,曾經在美國紐約交響樂團做指揮大師伯恩斯坦的助手。1962年在日本廣播協會交響樂團擔任過短期指揮工作(發生舉世震撼的NHK罷演事件)。後來他又去美國,先後在芝加哥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等擔任過常任或客座指揮。從1973年開始,小澤征爾一直擔任美國波士頓愛樂樂團總監,2011年榮獲世界文化賞的專訪…總總成就,成功樹立了世界唯一的小澤征爾。
*因食指骨折轉戰指揮台:以超凡的人格魅力 完美演奏絕美音樂
從網路文獻得知,如果小澤征爾年少時沒因橄欖球受傷,或許不會有「世界的小澤」(仁斌老師在講座中提到,許多音樂家也是運動員,有著堅強的意志)。小澤征爾在中學時代,曾因其喜愛的橄欖球,導致他雙手的食指骨折,只能從鋼琴演奏家之夢,轉向指揮家之路,並取得巨大成功。
小澤征爾擅長用自己的技巧和風格,讓樂團團員們發揮其器樂專長潛力,共同營造樂音的動人心弦,透通過自己的情感詮釋,傳達音樂作品的內涵。從今日講座,看見了小澤征爾全場背譜指揮的超人實力,他紮實理解樂譜所有細節,所以能精確地表達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巧妙突顯主題、樂章清楚佈局、嚴謹及有層次處理細節,進而流暢呈現作品的微妙情感變化,無論曲風恬靜與波動、詼諧與莊嚴、細膩與粗獷…都能詮釋的恰如其分。
*令人屏氣凝神的貝多芬《艾格蒙》充滿張力的起手式
老師今日在講座前段,選播小澤征爾指揮的貝多芬《艾格蒙》,相信在線上觀看的堂友們,都會被大師起手式的強大氣場震撼到,怪不得仁斌老師會以果決、精神力強悍的武士精神稱揚小澤征爾。大師左右開弓,右手提示拍點、左手詮釋音樂性,跨越了指揮台與樂團的距離,指揮與樂團同心協力,令人折服。
雖小澤征爾晚年為病所苦,暫停指揮生涯,但他心繫和平,於2022年11月23日白髮蒼蒼的坐在輪椅,重現指揮台,與齋藤紀念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艾格蒙》序曲,並直播傳送到日本國際太空站給太空人----若田光一,這是史上首次有樂團演奏的樂音直送到太空,有鑑當時新冠疫情在各地持續不停歇、戰爭的混亂與苦悲,藉由音樂傳達「希望」,不分你我,一起同為「地球子民」的彼此,相互協助。
從文獻中,小澤征爾說:「音樂,能夠超越語言、超越國家、超越宗教、超越政治……連接人與人的心。透過音樂,能讓我們感受到,大家都是住在同一個星球、都同樣是人類的一員,衷心期盼大家能夠同心一體。」
從該影片中,看見小澤征爾全程坐輪椅在舞台前方,僅以雙手在胸前的範圍指揮,演出結束後,將手放下感動落淚,久久情緒無法平復。看到此幕,任誰都會愴然淚下。
*捨我其誰 永恆的唯一
感謝今日仁斌老師的精彩講座,從小澤征爾對音樂的熱情與堅持,看見「NHK罷演事件」也擊倒不了小澤征爾鋼鐵般的意志,明白老師為何以武士精神推崇小澤征爾。或許年齡與疾病會打擊一個人,那些外在的變化,是不會影響內心音樂的靈魂與真愛的初心,從小澤征爾身上,我們看見一位音樂巨擘,如何持續熱情、學習灑脫,放下了執著。
文:KT /美國賓州
小澤征爾 1973年到2002年任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
我們大女兒1993年高中第一名畢業。並代表賓州應屆女生到白宮拿到美國克林頓總統奬。她由哈佛大學畢業就留在波士頓工作。第一次拿到薪水時請我們從賓州去探望她。她說要给我們一個驚喜。那就是帶我們去吃海鮮大餐。然後去聽波士頓交響樂團表演的音樂。最主要是去欣賞擔任音樂總監小澤征爾指揮樂團的表演。要讓我們看看小澤征爾先生(不用指揮棒)用手指極為巧妙的指揮交響樂團。時而震撼、時而輕巧。那次真的給我們的印象深刻極了!回到賓州還刻意去找尋有関小澤征爾的書籍與音樂表演的片子來看。
非常謝謝波士頓好友Nancy 轉傳演講訊息給我,
還叮嚀美東下午九時,我們要提前上Zoom了。
我們一直聽到半夜快兩點才依依不捨的掛斷。
這眞的是我們覺得最長且最有內涵,也是我們熬夜最認真聽到欲罷不能的一次。
再次衷心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