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蔚藍堂主
最厲害的文宣海報是出現過魔幻數字七次,更容易被人記住。
*
美编設計出這張「巴西風情畫」,被傳閱數千次,我把這張海報當成演講背景,整個森巴風情熱情洋溢。
海報裡的謝如欣穿著原住民慶典衣服,巧笑倩兮,長髮及腰。
演講四個小時,巴西聖保羅已經是凌晨三點,她依然聲音甜美,頭腦清晰,口齒伶俐。
一個有演講魂的人,遇到自己有熱情的事,恨不得掏心掏肺全部分享,從年頭講到年尾,春夏秋冬過一輪。
*我是先認識巴西閒妻,才認識謝如欣的
至今我還無緣見過她本人。我們過著迴然不同的晨昏與冬夏,卻做同樣的事,以華僑身份串連全世界。
她在台灣時,我在加州。她在巴西時,我在洛杉磯。當北半球的聖誕老公公在冰天雪地裡送禮物時,南半球巴西的聖誕老公公可能是穿著泳褲在沙灘做日光浴。
某次我們做會前測試時,我熱得穿小背心,她卻裹著毛毯躲在暖氣房。每次演講,她得在深夜十一點開講,講完已經是凌晨兩點多,我們倆對於演講成功,又繼續討論,不覺彼時巴西的天色已近白。
堂主問如欣,居住聖保羅十餘年,改變你最多的是什麼?
如欣笑說,個性吧!不如以前在台灣的兢兢業業,分秒必爭,事必求完美,人必求自律。現在像當地人享受人生,生活像一首巴薩諾瓦的歌。
*我是先讀跟著閒妻遊巴西,才認識巴西的
一如謝如欣書中所言:「巴西,時而誘人,時而惱人,但絕不會讓人無動於衷。」
我拜讀過謝如欣的著作「跟著閒妻遊巴西」、「被壓迫者劇場發展史~波瓦的民眾劇場之路」。後者幫助我理解南美洲文化甚多,包含嘉年華會的森巴學校、指揮家杜達美、阿根廷探戈等。
謝如欣的戲劇之路跨越三國,為了追隨波瓦大師改變後半生。她始於台灣屏風表演班,一路赴美求學取得戲劇碩士、到追尋巴西戲劇大師奧古斯都.波瓦,以波瓦的被壓迫者劇場為博士論文。
謝如欣落腳在巴西、學會葡文、成為巴西媳婦,以台巴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的身份,致力於多國文化交流的使命感。
*我是認識謝如欣後,更認識她對巴西僑界的貢獻
連續四年,蔚藍堂每年辦一場謝如欣系列演講。而我們創造出的力量可以繞著地球轉。
6/15 這一天,謝如欣在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演講「漫談巴西節慶」。
6/15這一天,南投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有原聲合唱團舉辦玉山星空音樂會,現場近萬人參與。
6/15這一天,魏德聖導演的電影BIG在歐洲四國巡演,首映會在羅馬。
今年年底,謝如欣邀請魏德聖導演到巴西聖保羅放映 BIG電影,公益所得捐給當地兒童癌症醫院。
共通點是他們都是蔚藍人文堂的講員,也都是原聲的海外義工,多麼奇妙的大緣分啊!
*我們是透過在地人的親身體驗,打開世界觀
這場「巴西節慶」是腦力激盪,天馬行空閒聊出來的創意。這個以葡萄牙為基調,融合歐、美、非、日風情的國家,在廣袤的土地上,存著對比強烈的生活方式,演繹出多采多姿的創作和迷人的藝術。
12分鐘的入場音樂Rio 引人跳動。演講中,Kelly 特地加入不同風格的巴西音樂,從鄉村民謠、交響樂、森巴、波薩諾瓦、流行樂,含有巴西國歌,兒童版、青少年版、原作版本的比較,透過Kelly的中葡翻譯,我們得以認識巴西明星名曲、和巴西美景盡收眼簾。
*雖然聽不懂葡萄牙文,我們離巴西更近一步了
感謝~謝如欣為這場演講的準備,打扮成非洲女海神的裝扮,還有愛犬丸丸打扮成六月節的裝扮,準備六月節的食物當場示範,在一場演講中設計出許多亮點,來增加大家的欣連結。
感謝~謝如欣的神比喻,演講會後我還記得「巴西黑媽祖」和聖母和媽祖的聯想、記得搗蛋鬼Saci 和賽夏族和小黑人傳說,記得六月豐收節和阿美族豐年祭,記得三王節和牛王節,記得巴西的獨立紀念日,記得巴西的開國國父,記得巴西強大的包容力,讓多元節慶和多族熔爐和多神信仰,迸發出自由的靈魂,還有還有,巴西音樂強烈節奏感的Bomba ~Bomba ~原來是......!
文:ShaoHua
要深度了解一個國家的風土民情,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長住該國、在地體驗,然而無緣旅居國外的人們,若想掌握異國文化特色,最快速的管道應屬聆聽在地人的分享。
今日蔚藍人文堂邀請遠嫁巴西、自稱「閒妻」的戲劇博士謝如欣,漫談巴西的多元文化與多族族爐的節慶故事,整場講座約莫3個半小時,但所及內容橫跨一整年,讓我彷彿也居住在巴西,隨著時序更迭,經歷了一場又一場別開生面又極具意涵的節慶。
這趟節慶旅程,始於12月25日的聖誔節,並跨越年度到新年期間,其後一路體驗1月6日的三王節、大齋期前的嘉年華節、3-4月間的逾越節、4月21日的巴西民族獨立紀念日、6-7月週末的六月節、6月12日的聖安東尼成聖日、6月24日的施洗約翰生日、6月29日的聖彼得紀念日、7-10月的阿美族豐年季、7月的七夕、9月7日的巴西獨立紀念日、10月12日的巴西聖母紀念日,最後在11月20日的黑人意識節結束旅程。
過去對於巴西的節慶,只知熱鬧非凡的嘉年華會,今日透過謝博士的分享,才知巴西一年之間有各種與宗教、文化有關的慶典,也在各種節慶中看見巴西經歷殖民及移民文化的衝擊與融合,而講座中穿插的巴西鄉村歌曲、流行歌曲、國歌、民族英雄紀念砍曲,也讓我對巴西音樂有新的認識。
巴西對我而言是個極其遙遠的國度,至今仍無緣造訪,但能夠透過講座聆聽關於巴西的節慶、歷史、文化,覺得是很新鮮有趣的體驗,尤其謝博士精選的影音分享、愛犬「丸丸」現身展示節慶裝飾,更加深我對巴西節慶的印象。感謝蔚藍人文堂,週週開拓我的心視界~
文:曾瓊玲
昨日的講座,充滿著熱情洋溢,主講者謝如欣老師,為搭配這次講題,身穿藍.白.綠三色的服裝,與巴西節慶相呼應,節目進行中,還特別商請可愛的狗女兒---丸丸盛裝出鏡,和堂友們熱情的打招呼。
謝如欣老師不僅有高顏值,且有著甜美的嗓音,旅居巴西深愛台灣,精通中文、英文與葡萄牙語,自謙巴西閒妻的她,頭銜有著長長的一串。
她是台巴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也是台灣電影展共同策展人、戲劇學者與駐外記者,身兼僑務促進委員、巴西被壓迫者劇場學會亞洲區代表,更是一位作家,經營「巴西閒妻俱樂部」臉書粉專,長期投身僑界、致力推廣台巴文化、熱心服務不遺餘力。
老師雖兼具多重身份,但心中總有台灣,講座中熱情大方分享著巴西的文化、節慶、音樂、歷史及美食,將巴西節慶從年頭到年尾,一網打盡精彩放送,讓堂友們大開眼界,如同和老師走進南美多元文化和多族熔爐的森巴節慶現場。
*鄉村音樂充滿著聖誔氣氛 三王節(白黃黑三面賢者)有著神聖的喻意
十二月的巴西沒有雪花隨風飄,但篤信天主教的國家,仍有濃濃的耶誕風情。在節慶中,各個超市都可看到 Panetone ,不僅有果乾,在巴西有當地人喜歡的巧克力口味,好吃的大甜麵包。
巴西人過節,喜歡走上街頭,與眾人同歡。老師介紹三王節與牛王節的慶祝影片,從影片中,看到扮著牛王的三王們演繹著故事,神聖中帶有趣味。
*頂戴水果的森巴女神(卡門.米蘭達)引領風潮 華麗妝扮繽紛的嘉年華
狂歡節(Carnival),是巴西最重要的節慶,意指「告別肉食」。起源自歐洲的謝肉祭,在天主教徒即將齋戒之前,最後食酒肉狂歡日,象徵著復活節前40天的大齋期的開始。
巴西的里約、義大利威尼斯及法國尼斯的嘉年華,被稱為世界三大嘉年華,其中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嘉年華,更被稱為世界上最盛大的狂歡節,一年一度的巴西嘉年華,也有著人人平等的意義,在狂歡節,無論是誰都可裝扮王子與公主,抛開所有角色階級束縛,盡情匯聚狂歡。
查文獻,巴西狂歡節由來起源據說是來自古代希臘羅馬的慶典,如酒神節等,隨著天主教興起,演變為在「四旬期」前夕狂歡的盛會,而近代的狂歡節約成型在19世紀,於葡萄牙殖民時期引入巴西,當時鼓勵人民們自由歌唱、跳舞,歡慶國王的壽辰,隨著時間,逐漸演變成中下階級或黑奴私下用來抒發不滿情緒的歌舞,直到1888年5月13日伊莎貝拉公主宣告奴隸解放後,才轉為狂歡慶祝的自由歡樂,節奏舞蹈也成了森巴的源頭。
卡門·米蘭達(Carmen Miranda)出生於葡萄牙,在巴西當歌手,1933年登上銀幕,40年代初前往百老匯(好萊塢星光大道有她的印記),以卓越的歌舞才藝活躍於好萊塢,因在美國電影中戴上水果帽的造型而聞名,她是演繹森巴類歌曲的一流歌手,享年46歲,巴西還為她舉行了國葬。
*逾越復活節 也紀念巴西獨立的民族英雄---提拉登特斯 悲壯的英雄
每年4月21日是巴西國家法定的Tiradentes節,紀念獨立運動先驅蒂拉登特斯,翻譯中文就是「拔牙節」,因他曾是位牙醫,因此人們就以拔牙來稱呼這位巴西英雄。
他為了倡導巴西民族自由獨立,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之無畏精神,死得英勇壯烈,包括華僑在內的所有巴西居民都紀念他。
提拉登特斯(Tiradentes)曾從事過商業、也當過礦工,1792年4月21日,Tiradentes被押到里約刑場執行絞刑,頭顱與身驅當即斷裂,文獻提到,Tiradentes的頭顱,在示眾一天後,被人偷走下落不明,但Tiradentes倡導獨立的意識,不僅仍在巴西傳播,還影響了南美洲其他的國家,獨立運動成為力不可擋的世界潮流。
老師在講座中,選播了由馬庫斯·維亞納(Marcus Viana)創作的《英雄之歌》以讚美詩來紀念Tiradentes,偉大的英雄人物。歌曲弦律不僅好聽,尾段的歌詞更令人動容:
Se mil vidfas eu tivesse ,Essas mil vidas daria
意指如果有著千萬條性命,為了民族獨立,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或阻礙,他都會堅定地前進,他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國家的獨立運動,令人無比崇敬。
*巴西物產豐沛 六月節(Festa Junina)慶祝豐收之歡欣心情
巴西是南美洲最富裕的國家,六月正值豐收,當地人民會在這時戴草帽、穿淳樸的鄉村服飾(格子襯衫或者碎花裙子)載歌載舞,慶祝農業大豐收。為了加深堂友的印象,老師特別請丸丸盛裝巧扮,頭戴著應景的豐收帽,可愛極了。
葡萄牙殖民者在殖民時期將六月節帶到了巴西,當時六月節也叫“Festa Joanina”。葡萄牙人舉行慶祝活動是為了紀念三位聖人:聖安東尼(Santo Antônio)、聖約翰(São João)和聖彼得(São Pedro)。
早期,慶祝活動以遊行、彌撒和舞蹈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六月節也受到了巴西土著和巴西非洲裔傳統的影響,融入了當地的文化元素,就有了今天具有巴西特色的活動。例如篝火、非洲舞等,都成為了巴西六月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巴西糧食充沛 千人森巴學校也玩很大
網路得知,巴西嘉年華重要的元素「森巴」,源頭來自非洲土著舞,正是當時被販賣至巴西的非洲奴隸引入,並與其他文化混血而成。黑人後裔的所在地逐漸成為森巴文化中心,並流傳至全國。林立的森巴舞團,被稱為「森巴舞學校」,由不同的社區代表組成,成員大多來自小鎮或貧民窟。里約熱內盧是發源地,光在該市就有超過70所;他們也成為每年里約狂歡節中森巴遊行的核心。
12所頂尖森巴舞學校的登場,是森巴遊行的重頭戲。在森巴舞學校的6個等級中,他們被稱為特別組(Special Group),為前一次比賽中脫穎而出的12支隊伍。在里約狂歡節的第1、2天晚上,由一般的組別進行,他們的遊行相對簡單,獲勝者隔年將進入特別組;後兩晚則是特別組的12所森巴舞學校登場,一支隊伍的表演會動員上千人,包含鼓手、舞者等,和約8至10輛巨型花車,與來自各地的旅客,歡祝慶典,熱鬧非凡。
謝謝堂主再度邀請美麗又充滿著愛心的謝如欣老師,用三個多小時,熱情活力的為堂友們細說南半球的森巴王國,堂友們如同也從頭到尾過了巴西所有的節慶。
感謝「謝」如欣老師提供講座的精彩內容,她的為人就如同她的姓名,我體會到她對人事物的尊重、包容、關懷、族群融和、文化多元呈現,充滿愛的普世價值及情懷。
文:謝如欣 巴西賢妻俱樂部FB
巴西時間上週六的晚上11點,閒妻在蔚藍人文堂開講「漫談巴西節慶:多元文化與多族熔爐的森巴慶典」,欲罷不能的講了三個半小時,加上會後和堂主及堂友們的Q&A,竟然和大家暢談到凌晨3點,四個小時的交流,希望讓與會的朋友們對巴西有更多的認識~
這場演講之前,聖保羅僑教中心尤正才主任恰巧才在前兩個月邀請閒妻為中心志工講這個主題,當時只有一小時的講座,只好機關槍式快速的重點帶過,原以為在蔚藍的2~3小時可以放慢語速好好細聊,沒想到這段時間反覆整理,又查出好多新東西以及與北部藝術文化相關的音樂,總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掏心掏肺的傳達給大家,於是就講得沒完沒了,讓全球的堂友們跟著我在四小時裡走過巴西一整年的節慶~
比照以往,在這兒列出演講當天分享給大家的影片,因為時間的關係,有些影片當下未能完整放映,有些歌曲又好聽得不得了,歡迎大家自行上網回味。另外,嘉年華的部分,2021年的「巴西玩很大」有一個多小時都在介紹嘉年華,所以上週就不再重覆之前的影片介紹,包括Carmem Miranda等精彩內容,麻煩大家再找回 2021年 9月 6日那篇囉。(2021.9.6那篇的連結已PO在留言處)
嘉年華的內容的確很豐富,但在節慶主題裡只能大致帶過,若大家有興趣瞭解更多,可以參考《跟著閒妻遊巴西》一書的「熱情奔放嘉年華」篇,從狂歡節歷史到巴西後的轉變,以及現今森巴學校對社會福利的貢獻等等,有長達 16頁詳細的敘述。
1. 三王節的鄉村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64kNkDw1s&ab_channel=DiPaulloePaulino
2.牛王節儀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Km00ZP9u0&ab_channel=EncontrodeCulturas
2. 嘉年華:三王節主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wG7wmtKU&ab_channel=FernandoDias
3. Carmem Miranda精華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b798vvv80&ab_channel=CarmenMirandaBrasil
4. 紀念民族英雄Tiradntes之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rgXFt7-Uo&ab_channel=MarcusViana
5. 兒童六月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k7WWWRQH-g&ab_channel=InstitutoJ%C3%AAsue
6. 青少年六月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J_jboP8M&ab_channel=linoisam
7. O Xote das meninas—Luiz Gonzag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v9q0kmJpg&ab_channel=LuizGonzaga-Topic
8. O xoter das meninas—Maris Mon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v9q0kmJpg&ab_channel=LuizGonzaga-Topic
9. Festa do interior—Gal Cost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I4a8OsbBc&ab_channel=GalCosta-Topic
10. 第一屆巴西國歌—皇帝Dom Pedro I作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qCus277g&ab_channel=TVImperial
11. 現在的巴西國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bW9zWPG3s&ab_channel=Minist%C3%A9riodoTurismo
12. Iemanja—Gilberto G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9xtl-cHuI&ab_channel=GilbertoGil
13. Lenda Sereias Das Rainha Do Mar: Marisa Mon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QfMwyrAH5I&ab_channel=RoseMoraes
14. Arena conta Zumbi—Edu Lobo, Augusto Boal阿利那說孫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4-x9D5RIw&ab_channel=GeorgeKaplan
15. Upa Neguinho—Elis Regin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G7FWucLFw&ab_channel=TramaTV
16. Elis Regina—1968年坎城影展開幕演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aixis2tuY0&ab_channel=DocedePimenta%E2%99%AA
每年都很期待和蔚藍人文堂的一期一會,在準備的過程中,總會讓我又發現還有更多有趣的巴西藝術文化可以介紹給華語世界的朋友們,這回在蒐集節慶的資料時,意外把過去做的許多研究又串了起來,是的,不管是嘉年華、森巴、Bossa nova、choro、capoeira...etc.大多數的藝術家都是北部巴伊亞州出身,怪不得咱們GESTO的老大Licko總是強調,Salvador Bahia就是巴西本地文化的起源點。下次打算來聊聊Bahia的藝術文化,將這些音樂、文學、舞蹈及戲劇等藝術家一網打盡,讓大家更加認識豐蘊而熱情的巴西藝術~^^
BTW,每次演講我都會穿上和主題有點相關的服裝,這次想把重頭戲放在聖母身上,因為在僑教中心時演講時,大家對於黑媽祖nossa senhora aparecida及其他所有的nossa senhora...etc.原來都是同一位聖母瑪麗亞的代稱感到驚奇,正好在蔚藍的場子上有時間另外介紹其實北部信仰的非洲女海神Iemanja也被天主教同化為nossa senhora 的聖母形象之一,而 Iemanja的別名是Janaina,也有人魚之稱,因為不想扮成媽祖,於是我就選了藍綠白(正好又符合年節色彩提到的和平色:白、藍、綠)漸層色系的罩衫,假扮一下 Iemanja,雖然不是很像,但意思到就好,下回要去批發街買個皇冠來戴一下,看看會不會像些。
《跟著閒妻遊巴西》商周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0059?sloc=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