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素琿
我在雲端,天氣晴。
這是一場獻給「蔚藍人文堂」的演講。
藍色是今天的主題,我們將以歷史為經,藝術作品為緯,梳理古往今來,如藍色星夜般閃耀深邃、又如希臘晴空般湛藍清朗的藝術傑作。
這是一場從遠古跨越到21世紀的三千年藝術之旅,
我們將看古巴比倫人如何築出亮麗藍釉的壯闊城門?
喬托如何揮霍比黃金還貴的群青顏料,繪出滿室光輝?
堤香筆下的酒神,又如何在湛藍海水的襯托下陷入愛河?
我們將看維梅爾猶如「群青成癮」般,喜將畫中人物著上藍衣;
而奔進20世紀後,「藍騎士」的作品如何引領風騷?
慘綠少年畢卡索陷溺於憂鬱藍色之海;
克萊因的專屬藍色浪漫偏執又創新;
就在不久前,昆斯光可鑑人的亮藍「凝視球」還試圖召喚我們與藝術名作進行古今及物我的對話……
總之,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藝術之旅,且讓我們乘著蔚藍的翅膀,一起在藝術史的天地裡翱翔~
我們就要出發了,您也一起來嗎?
文:蔚藍堂主
我問顧老師,您初次來蔚藍人文堂演講,該如何介紹你?
「等我和大家混熟一點,我想介紹自己是『藝術史靈媒』」
啊哈~又是一個冰雪聰明的人,雖是開玩笑,卻挺適合。
推廣藝術史,正是將所知所學分享給大家,以靈透精妙的說故事魔法,讓西洋藝術史常駐人心,心中有美,天地有大美。
*
幾經聯絡,顧老師自訂四個題目讓我選。
啊哈~四選一,我才不上考試選擇題的當,每個講題都好迷人!
只能四選一嗎?我全要!談笑之間,課程一路排下去。
西洋藝術史在歷史長河一路蜿蜒而來,風景無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豈不可惜?
*
回看顧老師寫的小文案,「我在雲端,天氣晴」,眼前浮現深深淺淺的藍色畫廊。
那藍,貫穿歷史的經線,藝術品的緯線,三千年藝術之旅有藍釉、群青藍、湛藍、普魯士藍、鈷藍、孔雀藍、克萊茵藍、靛藍、寶石藍、星空藍、午夜藍.....,還有矢車菊藍、哥倫比亞蘭、蒂芬尼藍、波斯蘭、土耳其藍、皇室藍、埃及藍、希臘藍.....。
還有蔚藍的藍。
古巴比倫的藍、喬托的藍、提香的藍、梵谷星夜的藍、馬蒂斯的藍、維米爾的藍、畢卡索的藍.....,以藍色為名,召喚出名畫藝術史。
顧素琿以「我用藍色濾鏡看到的藝術史」,送給蔚藍人文堂的首場禮物。
文:曾瓊玲
天空很藍,海水正藍,生活所見,無處不是藍,海天一色,相信也很少人不喜歡藍。
週日的人文堂,名符其實的很蔚藍,那一抺、一片,就像天空的一片雲,投影在堂友們的心底,心悅臣服在埃及藍、群青藍的神秘氛圍中,不會忘記。謝謝堂主發揮神力,邀請到---藝術史靈媒顧素琿老師,老師長期在校園及各講座推廣藝術史,將所知所學分享給大家。
素琿老師腦中似乎有著巨大的data bank,初登場即用「山腰上的人家」世界名曲,讓我們隨樂綺想,看見蔚藍色的天,聽著老師傾力用「藍色濾鏡」祭獻西洋藝術史,隨著時間軸,從古希臘羅馬藝術到印象派,跟隨老師神遊藝術史時裡,看見各式最具代表性的藍。
老師有著幽默靈活的敘事魔法,將各式藝術品帶入時間及歷史,賦予作品先備的知識,讓作品更能聽入心底,看見精華。講座中,看見老師的認真,想要將時間長河的藍色藝術史,說好說滿,聽著聽著,就陷進藍色魔法中,沈浸在藍色的尊貴與神祕。
*圖坦卡蒙面具 尼羅河女兒的埃及藍
青金石源自阿富汗,尊貴不可多得,初由古埃及人製作,研究出如何製作用於裝飾藝術的永久性顏料,感謝古代埃及人的發明,讓藍色豐富了藝術史。埃及藍是由磨碎的石灰石,沙子、藍銅礦或孔雀石混合而成,因取得不易,所以更顯珍貴。埃及人尊重這種色調,並用它來繪製陶瓷,雕像,甚至埃及法老的面具---圖坦卡蒙面具(西元前1323年,開羅,埃及國家博物館)。
*仰望城門 巴比倫伊絲塔城門走過 不容錯過
看見那美麗的藍色城門,很少不會一見鍾情的吧。伊絲塔城門,建築於公元前575年,城門供奉巴比倫女神:伊絲塔。城門最特別的是其使用寶藍色的琉璃磚,上有三種神獸:橘黃公牛及怒蛇(龍)的浮雕,雖然已經過了二仟多年,色澤仍然非常飽滿亮麗。
怒蛇是一種神獸,由各種動物特徵集合而成,出自巴比倫的神話。旁邊的牆面及遊行大道的兩側是同樣的琉璃磚,鑲嵌的浮雕是精神奕奕的獅子。獅子的鬃毛、怒吼露出的牙齒舌頭,栩栩如生。而深淺不一的寶藍色琉璃磚,動物附近的黃色琉璃磚,如湛藍的海水,生動又有層次。
*目眩神迷 北義拉斐納的加菈·普拉西提雅陵寢
加菈.普拉西提雅是狄奧多西一世之女,羅馬帝國分裂前的最後一位公主,她是公主,也如慈禧太后,掌握著政權,她的陵墓是義大利拉斐納納的一座羅馬建築,於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該建築內有三座石棺,其中最大的石棺被認為安葬了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大帝的女兒加拉·普拉西提阿的遺體。陵墓內部布滿了豐富的拜占庭馬賽克,鑲嵌了許多基督教題材的馬賽克,那滿室的藍,讓人眼睛捨不得離開(講到鑲嵌的馬賽克,素琿老師情不自禁的同場加映吉思夢妲 Gismonda,慕夏的作品)。
*哥德式建築-夏爾特大教堂及聖禮拜堂 眼見為憑 不說也罷
提到哥德式建築,老師神采奕奕,放了許多美輪美奐的花窗玻璃藝術圖片,還意猶未盡引了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的片段:「 我真的跪下了,對著這冉冉漸翳的金光…滿開著豔紅的罌粟,在青草裏亭亭的像是萬盞的金燈,陽光從褐色雲裏斜著過來。
幻成一種異樣的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視,霎那間在我迷眩了的視覺中,這草田變成了……不說也罷,說來你們也是不信的!」,讓人此生真想親臨現場,一探那美麗的教堂。
*讓青金石粉身碎骨的威爾登雙折畫 國際哥德式風格
查網,「群青」拉丁語:ultramarinus,意為「超越海洋」,14世紀和15世紀由義大利商人進口到歐洲時,它深沉的皇家藍色品質,被認為與黃金一樣珍貴,豪門貴族才買得起的顏料,群青通常只保留給最重要的畫作使用。
在威爾登雙折畫裡,聖母瑪利亞和旁邊的信徒們都穿著藍色長袍,背面是祭壇。老師的投影片文字寫到:「在威爾登雙折畫裡,不難看出它的藝術與我們討論過的作品中間關聯,共同偏愛著美麗流暢的線條與高雅細緻的質素,聖母撫觸著聖嬰足部,以及雙手纖長的天使的姿勢…」
看了《威爾登雙折畫》,素琿老師怕大家沒看過癮,加碼放映林堡兄弟的《豐饒日課經》,背景中的城堡,是十五世紀初最早的羅浮宮。文獻提到,日課經又稱祈禱書,是記載一年中每月、每日祈禱的經文、插圖,和時刻指引,是法國中世紀繪畫中最精美且詳實的手抄本,是一種配了彩色插圖的「繪本」。
貼心的素琿老師特別做了剪影,用黑色的背景,更顯現出十頭身美女的修長身影、優雅的氣質,有種「何似在人間」之咏嘆,這就是國際哥德式唯美風格。
*文藝復興之父—喬托 王座聖母畫 文藝復興曙光初露
1310年,喬托《王座聖母》祭壇畫中,同樣的一幅王座聖母畫,但畫風已與中世紀的畫家—契馬布耶有所不同,聰慧的喬托,以人為中心,信徒虔城跪在聖母前的階梯,仰頭望著聖母,將觀者的角度也設計在其中,聖母更貼近人群,產生微妙的互動,看見文藝復興的初端,「人」發現自我的存在,在《哀悼耶蘇》,看到天使也有著七情六慾,會哀痛。
同樣位於北義,威尼托帕多瓦的司克洛凡尼家族禮拜堂,以濕壁畫而聞名,歐洲繪畫之父的喬托繪製,他畫了聖母瑪利亞的一生。誠如後設圖像,從畫中,喬托將禮拜堂獻給了聖母瑪利亞,令人感動。
*上等的群青 增添畫作風采
藍的閃到眼,安傑利珂修士的天使報喜的主題,看見上等的群青;老師也介紹了米開朗基羅的群青圖---《聖家庭》及《西斯汀禮拜堂西牆濕璧畫》,拉斐爾的Garvagh聖母,及堤香出險棋的畫作《聖母.聖人與培撒洛家族群像》(畫作框在禮拜堂的大理石柱中)、《酒神與亞里亞德娜》畫作背景和服飾上用到了海天一色的群青,讓畫看起來更有故事性的喻意(老師妙喻: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拉斐爾描繪聖母和嬰兒耶穌的聖母像規範,受到他影響的薩索費拉托,則以獨立的聖母肖像畫在美術史上留下了濃墨彩筆,《祈禱的聖母》就是代表作。
*聖母與藍袍 薩索費拉托祈禱的聖母令人動容
薩索費拉托《祈禱的聖母》用紅.白.藍三色描繪出聖母的高貴典雅,視線聚焦在聖母低垂臉龐及輕輕合十的手上,彷彿感受到內心的安定與虔敬。老師在講這幅晝時,背景音樂放了帕華洛帝唱的Ave Maria(萬福瑪利亞),讓這幅畫的神聖直達天庭。
謝謝素琿老師,今日講座見證,她不僅是藝術靈媒,更是神力女超人,顧老師三小時多不間斷、不休息,一氣呵成講完西洋藝術史的整個時間軸,令人萬分感動。
但也心疼她講到聲音沙啞,她使出洪荒之力,專心貫注於講座,給大家滿滿的藍色藝術史,從古巴比倫的藍,講到喬托的藍、堤香的藍、維梅爾的藍...,也讓我們明白,原來群青的顏料比黃金還珍貴,那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實她頭上的群青頭巾,遠比珍珠還貴重啊,感謝素琿老師細說著群青。
文:ShaoHua
知道顧素琿老師,緣起於2023年2月聆聽她在行天宮問心書院開設的《文藝復興,是名詞也是動詞》第一堂課。
僅僅是一堂形同課程大綱的說明課,讓原本即對文藝復興心神嚮往、又對西洋藝術求知若渴的我聽的驚艷不已,立即被圈粉收服,聽完課便趕緊將這「好康至極」的優質課程推薦給諸多藝文同好。
其後的15週、每週2小時的課程,讓生性好學、擅長讀書考試、常幻想退休後要為興趣再修學位的我,猶如重返大學校園,選修了一門2學分的「文藝復興」藝術課,每週都興致勃勃等待影片上架後抽空聆聽,並聽的津津有味。
透過顧老師神乎奇技的動態簡報、豐富充實的講義教材、深入淺出的生動解說,外加謙遜真摯的談吐態度、流利可愛的德語發音及台語俚語,在連同第一堂課合計16週的課程中,我經歷了一段知識量飽滿、喜悅感盈心的學習,因此顧老師的這門課,被我列為2023年最美好且最念念難忘的學習回憶。
由於太喜歡顧老師的講課,我後來數度在行天宮問心書院群組留言請託,希望顧老師能在2024年慶祝印象派150週年紀念,授權重新開放過往的《印象派,不只是印象》授課錄影,以彌補我「相見恨晚」的缺憾。雖然我的留言獲得極多群友的支持,但或許是因緣未俱,始終沒能圓我此心願。
常常盼著有機會能再度師從顧老師紥實學習,沒想到今年初得知神通廣大的蔚藍堂主邀請顧老師在8月份登場開講,我便興奮地尖叫起來,而且一直殷切企盼這場講座的到來。
在這場獻給蔚藍人文堂的首場講座,從《我用藍色濾鏡看到的藝術史》講題就可以看出顧老師的用心。試想:用藍色濾鏡看的世界,豈不就是一整片無際的蔚藍嗎?而藝術史中有藍色的作品,又有多少層次的表現呢?
今日講座,顧老師以自稱為「藝術史靈媒」的角色,化身為時空旅人領航員,帶領500位幸運搶得雲端機位的堂友,踏上這趟奇蹟的穿越之旅。在啟程前的「行程說明會」上,顧老師還貼心地先用一把時間軸的尺,概述藝術史的階段分類,並預告整趟行程的安排及重要景點。
這是一場原訂從西元前14世紀一路回到21世紀的藝術史時空旅程,但懷有傾囊相授熱情的顧老師一路補充好多資訊,又同場加映歷史事件、神話故事、藝術家的發跡、作品細節…以致於在堂友們心疼顧老師連講近3個小時都沒休息,也不捨她自責時間未控制得宜而趕進度,紛紛留言希望今日旅程改成兩次進行,才讓這趟意猶未盡的旅程暫停在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
今天的旅程從圖坦卡門的黃金面具中鑲嵌的青金石談起,到埃及人運用藍銅礦、孔雀石煉成的「埃及藍」,以及瞞天過海卻瞞不住時間檢視的「偽青金」-石青,再到1826年法國人發明人工合成的群青藍,一路上回溯3千年來運用在文物、建築、畫作等藝術作品裡,各種或璀璨耀眼或雍容華貴或神聖莊嚴或溫柔平實或靜謐神祕的「藍」,真是一場「藍」的光彩奪目的精彩講座。
這場講座從開埸至結束,500人爆棚堅守到底,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都是在行天宮問心書院課程上過顧老師的課後就著了迷。講座後,顧老師讀著堂友們的熱情回應而感動落淚,而我也看著鏡頭中流著淚的顧老師忍不住紅了眼眶。能讓人們一聽課就欲罷不能且被如此深愛,真的需要有豐富的學養及迷人的特質。
由衷感謝顧老師的課程照亮我的藝術學習路,也滋養了我的心靈,並感謝蔚藍堂主的安排,造福全球聽友。期待下次雲端再與顧老師相會,祈願週週有蔚藍人文堂,年年有顧老師登場蔚藍人文堂~
以下是今日時空旅程的回顧:
1.西元前14世紀的古埃及:欣賞圖坦卡門的黃金面具
2.西元前6世紀的古巴比倫:參觀伊絲塔城門
3.西元1世紀古希臘羅馬:參觀龐貝城的「埃及藍」
4.西元5世紀的Galla Placidia陵寢:欣賞拜占廷馬賽克無鑲嵌藝術
5.參觀12-13世紀建於巴黎的夏特爾大教堂、聖禮拜堂:欣賞哥德式藝術
6.欣賞收藏於英國國家藝廊、完成於14世紀的《威爾登雙折畫》,以及收藏於法國Chantlilly城堡、15世紀由林堡兄弟繪製的《豐饒日課經》,藉此了解「國際哥德風格」
7.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參觀喬托的「斯克凡洛尼家族禮拜堂」,欣賞拉斐爾、堤香等大師的聖母作品
8. 欣賞16世紀文藝復興晚期的矯飾主義畫作
9. 17世紀的巴洛克:欣賞魯本斯、維梅爾的作品
10.18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欣賞安格爾的畫作
11. 精彩旅程,未完待續,下回分解~
文:馥如老師
原來大家今天來到義大利Ravenna我的家啦!我城確實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拜占庭馬賽克遺址啊!
文:Joyce
謝謝瓊玲這麼细緻的筆記。
二年前有幸上了顧素琿老師【印象派,不只是印象】及
【文藝復興,是名詞也是動詞】二期問心書院的課,老師解說旁徵博引,細膩生動,我馬上被圈粉,每週都引頸期盼新的單元。也一直期待能有機會再次上顧老師的課
感謝蔚藍人文堂,讓我圓夢,昨天收獲滿滿。
……已經開始期待下次的演講。
文:喻
久仰顧老師大名,今天如願以償。
全程三小時仔細聆聽,上了一堂完整、精彩又細緻的藝術史課程。
如此多樣生動的藍,除了令人魂牽夢繫,老師以靈媒帶著我們走進藝術史的長河之中。
文:George
我好喜歡顧老師整理的這個西洋藝術史的時間軸,很容易了解。也謝謝他大方的展示了在德國求學期間的那把尺。
顧老師很用心的準備了一首音樂,蔚藍色的天空,勾起了兒時的回憶,他那把德國求學時候帶回來可以伸展到2公尺的尺也太棒了
文:Sonia
感謝蔚藍堂主及所有工作人員,又是一塲藝術饗宴,謝謝顧老師精彩絕倫、圖文並茂的演說,驚訝的才知道青金石在藝術史上的重要而聽到的不只是藝術史,從古希臘羅馬,早期基督教拜占庭藝術,羅馬式、哥德式教堂彩繪玻璃,文藝復興的繪畫,……. 巴洛巴、新古典到印象派,循序漸進式又將群青這個美麗的藍色生動的介紹給大家,一直到工業革命發展出來的人工群青顏色。
雖然今天的主題是藍色,但這一場精彩絕倫演說怎能只聽一次呢?!內容太豐富兩個半小時又怎能將1000多年的藝術史說完呢?
辛苦了!顧老師
特別感動顧老師介紹了,喬托的那幅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畫.天使也會哭….,而不是刻板印象中,天使是報佳音的(Angels are the ones who bring good news)
文:Debra
在《酒神巴克斯與阿里阿德涅》中,提香大手筆地使用藍色,阿里阿德涅的長袍、整個天空,全都藍得發亮,好像打翻了藍色寶石箱,又像巴克斯洶湧的愛情。
老師說這個故事,聽者仍意猶未盡。
文:Iris
原來阿里阿德涅是MINO的公主。去年底在克里特島看到MINO皇宮的遗跡,和留下來精美的金飾和陶器。三,四千年前的工藝今人嘆為觀止。
原來神話与古文明也能接上。
真希望能聽顧老師一段一段仔細的講。
意猶未盡啊!
文:Ven-Lin
感謝妳把過去向演講做成podcast ,這些演講是珍貴的寶藏,值得重複聽及推廣。
又 感謝妳找回顧老師!可愛的顧老師的課太太精彩了,深入淺出,内容紮實,講課又很有趣,聽課的人容易記得上課内容。
文:Mandy
聽了顧老師的課才發覺原來藝術歷史這麼有趣!
以前一直以為藝術歷史很乏味,因為老師考試方式大多是看一張畫,把畫的作者和畫的年份背出來,這種考試方式對「背知識」不開竅的我很是痛苦。
今天聽了顧老師以藍色為主題把顏料的來源、不同時期的畫、畫家、畫風串連起來,藝術歷史變的有趣了。
果然好老師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謝謝蔚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