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蔚藍堂主
一如既往,演講前一小時,已經百餘人掛線。演講前半小時,已經500人爆棚。
鞠躬感謝大家提早入場,共同珍惜公益演講辧之不易,感謝大家尊重講師的專業與才學,還有幕後神團隊付出寶貴的時間和才華。
今日藉由仁斌老師的導聆,和我們分享布列根茲舞台的湖上、水景、天光、燈光、煙霧、音效、投影、佈景等第一手實況體驗,還有歌唱、戲劇、劇場完美結合的最高藝術。
我欣賞仁斌老師的音樂觀,不只是聽歌劇,更要看懂歌劇的舞台製作細節,與藝術場景的眉眉角角,希望有生之年親自去感受在山、湖、天、景的流動氛圍。
我欣賞仁斌老師的世界觀,入境隨俗,把自己變成當地人的生活習性,緩慢、專注、深度、深入、投入,轉身後每個當下,都在下一秒成為回憶。
我欣賞仁斌老師的旅遊觀,準備好攝影器材,好好拍照(拍照角度很重要),開放心胸,以笑容和當地人結善緣(記得拍照帥哥美女)。
文:林仁斌2024.8.14
先從欣賞過後的感想談起~
這張照片是晚間20:58,開演前夕陽西下,我坐在觀眾席位置,用相機拍下30張照片後,再用電腦後製「拼圖」而成的全景照。
湖、山、天,此時顏色融為一體,每隔幾分鐘的色彩、光影也都不同現場看真的美極了!
依傍著博登湖(Bodensee),有著戶外寬闊優勢與絕佳天然美景的布列根茨湖上歌劇音樂節,昨晚全場的滿座再次征服了現場滿足的超過一萬名觀眾(共11735席!!!)
導演兼舞台設計史托澤(Philippe Stözl)前幾年於此設計的威爾第《弄臣》歌劇大獲好評之後,今年更加大膽的將《魔彈射手》舞台場景降低高度並拉近到觀眾眼前;他將故事的純樸鄉村與魔幻狼谷,透過燈光、煙霧、水景、音效、投影等等出神入化的變化,充分運用廣闊場地的優勢,將舞台景深上至高台,中至森林小屋,下至水底,完全將歌劇欣賞提升為與劇場體驗完美結合的絕妙現場感受!
歌劇,就是「唱歌加戲劇」,也是「歌唱與劇場完整結合之後」而呈現的最高藝術,昨晚觀賞之後的滿足心靈感受,就是最好的證明~
欣賞完歌劇回到飯店,剛好午夜12點~經過一夜速速好眠,昨晚感受依舊鮮明。
今年的音樂節僅剩下最後三場演出,也是場場完售全滿!
我想,絕對會有越來越多愛好者,願意千里迢迢來到此地,追求全新的歌劇欣賞體驗~
文:曾瓊玲
每週日的約會好幸福,能搶到蔚藍人文堂入場券的500名堂友,是多麼的幸運,不用出國、不用花錢,就能坐擁水色天光及絕美的湖畔夕陽,透過旅遊攝影及樂賞大師---林仁斌老師的美連拍加後製,堂友們如同身歷其境,將博登湖(Bodensee)的美景,納入眼底。
這場週日的精彩講座,可謂五感全開,驚嘆聲連連,視覺及聽覺美得無與倫比,謝謝仁斌老師用賞心悅目的畫面,毫不藏私,為我們展開布列根茨歌劇體驗。
*湖光山色融為一體 化瞬間為永恆
跟著老師,依傍在博登湖,彷彿也親身到訪了全世界樂迷們,此生必朝聖的布列根茨湖上歌劇音樂節。老師再三強調,歌劇---就是「唱歌加戲劇」,是「歌唱與劇場完整結合之後」呈現的最高藝術,從老師完美分享心靈的滿足感,就是最真實的證明。
從講座得知,本劇的靈魂人物史托澤(Philippe Stözl)是劇場導演兼舞台設計,自前幾年設計的威爾第《弄臣》歌劇大獲好評之後,今年更加大膽的將《魔彈射手》舞台場景降低高度並拉近到觀眾眼前(感謝老師照片的分享舞台的夢幻)。
一境到底,從舞台的設計,就可看到純樸鄉村與魔幻狼谷,透過燈光、煙霧、水景、音效、投影等等出神入化的變化,充分運用廣闊場地的優勢,將舞台景深上至高台,中至森林小屋,下至水底,將歌劇的欣賞,提升層次,觀眾與舞台的距離,就是劇場體驗的完美距離。
布列根茨湖上歌劇院的規劃預算要斥資2200萬歐元,且整個劇場設計,將自然景觀全面考量,以環境生態永續為理念,讓當居民也可心悅誠服。
*浪漫時期的歌劇開創 3分鐘掌握魔彈射手的歌劇梗概
聽完瞠目結舌的夢幻舞台設計後,資訊高手仁斌老師用一張表快速提供魔彈射手的先備資料。作曲家-卡爾·馬利亞·馮·韋伯(1786-1826);劇本-弗里德里希·金德 (1768-1843);原著-奥古斯特·阿貝爾 (1771-1816);出處-德國鬼故事集《幽靈之書》(Gespensterbuch)第一卷第一個故事(181010年處 出版);首演-柏林皇家戲劇院(Konigliches Schauspielhaus) 1919年改稱魯士國家劇本。
在德國民間傳說裡面,魔彈射手指的是擁有神奇的魔彈、能夠百發百中的射手,這個類型的故事有著古老的起源。導演菲利普·斯托爾茨爾(Philipp Stolzl)兼舞台設計者,他的設計理念是將本次故事情節轉移到一個以三十年戰爭為標誌的村莊的荒涼、破碎、貧困和道德殘酷的冬季世界,而整個舞台更是一道完美的移動風景。
經由仁斌老師的音樂導聆,明白了韋伯的「C長音」歌劇序曲與貝多芬的「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似乎所見相同,都具備著劃時代的意義。
*不是華格納 韋伯才是真正的主導動機始祖
謝謝仁斌老師的解說,瞭解主導動機(Leitmotiv)一詞出於德文,可翻成guiding motive引導的動機,崇拜韋伯的作曲家華格納,在韋伯建立的基礎之上,將「主導動機」更加發揚光大,提高境界。
感謝仁斌老師在講座中,化身為攝影師、音樂賞析專家、旅遊達人及說書人,用美麗的畫面,與堂友們細膩分享歌劇音樂節的製作及場景細節,不僅看到畫面的絕美,更聽到序曲的主導動機旋律暗示,透過老師的解說,音樂和畫面鮮活呈現,似乎也體驗了那一顆顆魔彈的製作,共同參與了這場夢幻歌劇的情景。
*魔彈射手的詠嘆調及大合唱 曲曲經典動聽
不僅徜徉在湖光山色間,講座中,老師也播放多首精選曲。從女主角唱著「我見不到我的愛人」 詠嘆調,感受到浪漫氣息,音樂有動感且富有戲劇性;從可愛的女配角的歌詠,好像也看到了迎面走來的小帥哥,洋溢著波蘭舞曲的愉悅節奏。第三幕獵人大合唱(合唱經典票選第一名),將純樸的鄉下,獵人及農夫的和平互動,更生動的表現出來。
謝謝老師精彩的分享,讓我們收穫滿堂,不僅領略到魔彈射手歌劇之堂奧,也學到了旅遊的精髓及美景構圖的重要(自拍神器快去買),那夕陽西下,美麗又夢幻的湖光山色,及最美的水上劇院,是今秋最美的夢景。
文:ShaoHua
2010年10月,我在南德之旅的車程移動中,望見窗外一片湛藍的天空及美不勝收的湖光山色。我當時被眼前的景色震懾,一路目不轉睛欣賞著,直到那座湖在車行很久後離開了我的視線。事後查地圖,得知那是德、瑞、奧的邊境湖,名叫Bodensee。
2022年7月,我在林伯杰老師的「歐洲歌劇院音樂巡禮」講座中,聽聞奧地利布列根茨的湖畔歌劇舞台,當下即對那結合大自然的華麗設計驚奇不已。事後查網,得知那座足以打造露天舞台、創造驚奇的湖,是Bodensee,就是我當年在德國那一頭深情眺望良久的美麗之湖。
我不曾期望自己還有機會與Bodensee重逢,畢竟人世間諸多的相遇都只是「一期一會」;我更不敢奢望能親身在布列根茨欣賞歌劇表演,畢竟我對歌劇的了解還很淺薄。然而,人生卻有很巧妙的機緣,竟讓我得以透過線上講座如歷其境。
今日蔚藍人文堂邀請林仁斌老師以音樂家兼攝影家兼深度旅遊家的視角及步履,分享他今年8月中旬前往奧地利參加布列根茨音樂節欣賞韋伯《魔彈射手》歌劇表演的種種,以及他所感受到「湖、水、光、影、煙、景」融合為世界最美舞台的五感體驗。
朝聖歸來的仁斌老師,在分享旅遊的所見所聞時難掩興奮之情與成就之感,讓聽講座的我除了感受到他在這趟旅程所見識的美好,也學習到他以開放心所獲得的自由感。
在旅行之外,仁斌老師也不忘其音樂教育家本份,為大家細說韋伯所創作《魔彈射手》歌劇之文本故事、分析序曲中的音樂結構,以及說明欣賞歌劇的重點為聽懂音樂及看懂製作。
今天我在南下返鄉的車程移動中聆聽這場講座,窗外陽光燦爛、天空湛藍,讓我不禁想起2010年秋天那趟充滿美好回憶南德之旅。
感謝仁斌老師這場講座的分享,讓深愛歐洲旅行卻難以安排長程遠行、已闊別歐洲將近十年的我,似乎重返彼時彼刻那片藍得耀眼的Boden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