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蔚藍堂主
今早接到一位銀髮族堂友的電話,一聊如故,一聊就是一個小時。
她說,因為大學同學的介紹而認識蔚藍人文堂,因而每個週末有期盼,早早就掛線等候聽演講。
「你知道,像我這樣單身獨居者,生活中有這樣的期盼,是一件多麼有希望的事嗎?你們讓我開闊眼界,認識更多有趣的靈魂。」
好榮幸,神團隊的陪伴有意義,一如「小王子」和狐狸的定時陪伴,一如書屋對孩子的陪伴,對年長者的守護,以生命陪伴生命。
*
昨天聽完演講,我突發異想。
以陳爸精讀國小和國中教科書四十遍,通透學理和邏輯,轉化成當地孩子能聽得懂的方式和教法,獨創「陳氏口訣」,研發先畫世界地圖草圖,定位國家地理,佐以歷史事件,讓許多學生成績進步,通過考試,增加學習自信心,還考上國立大學,翻轉人生命運。
假設:陳爸將這套方法開成補習班,一定是補教名師,一定能號召很多學生,一定能賺很多錢,如果開安親班,一年也可以賺幾千萬元。
陳爸曾經闖蕩台北,做過各種行業求生存,深知賺錢之道。
他帶著積蓄返鄉,卻因捨不得有孩子沒晚餐吃,放不下社區流浪的孩子,陳爸因為無償奉獻而瀕臨破產。
書屋修補一顆顆的心靈,給孩子希望的翅膀,書屋成了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從很不好,變成好,從不太好變成很好,從很壞到保持慢慢不惹事。
*
陳爸留給彥翰的任務是:一年要募款幾千萬,去照顧14個社區幾百個孩子 / 老人 / 家庭。
陳爸留給兩個兒子的是大愛,不是錢。
陳爸留給兩個兒子的是,一群兄弟姐妹,一群英雄聯盟,一群台灣超人,一個烏托邦。
從此以後,書屋的孩子有更大的勇氣,有騎單車環島的毅力,強!有划獨木舟環島的勇氣,更強!有爬高山的視野,超級強!
知本主義實踐國,教所有人做中學,愛無所畏,愛這世界。
彥翰本人也克服種種困難,和一群家人們一起騎單車環島,一起划獨木舟環島,一起爬過高山。有伴,同行。
我問彥翰,辛苦你了。
他說,不苦,應該做。
*
彥翰感受到這場演講的聽眾,和他一樣真心誠意,越講越掏心,破紀錄講三個半小時。提及陳爸時,彥翰數度哽咽,即使看過上百遍上千遍Home Run Taiwan 介紹陳爸的影片,彥翰不忍卒睹,藉故離席一下下,平靜心情。
我們當然懂。有堂友說,整場演講是止不住的暖流,和停不了的感動。
從1999~2019年,創辦人陳俊朗日日年年實踐:
「人生很簡單,就三件事。找到自己的喜和惡,找到想做的事,花一輩子做好它。」
從2019~2024年,執行長陳彥翰日日年年實踐: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和以為傲,便無須比較,更無須爭奪。這件事,我們從知本開始。」
*
對於這場演講,我做足功課,十年內的採訪影片全看完,寫下近三千字的筆記,Q&A時間裡我可以問出極深刻的問題,這是執行長VS執行長的對招,這是我向彥翰求教內功。
我問:你讀的是法律系,你從事的是教育工作,你活用的是EMBA,你解決的是家扶問題,你參與的是營造工程,你推廣的是音樂人文,你舉辦的是戶外運動.....。請問你如何做到老有所終,幼有所養?
彥翰說:時間管理很重要,團隊很重要,執行很重要。此外,我有個特質是能識人適才,充分放權,用人不疑,用團隊的大力量完成大願景。
我問:孩子的書屋做到「子自教、食自耕、弱自扶,屋自蓋、經自濟、政自治」,你每天遇到近百個問題,要做近百個決策,請問你如何如自處?
彥翰說:我靜坐,保持內心平靜,頭腦冷靜很重要,情緒管理很重要。
我虛長彥翰二十歲,以他為師,我是真心誠意向他討教求進步。這幾年彥翰獲獎連連,證明他和書屋團隊的努力,有目共睹。
*
最末,彥翰結語的真心話,美得像一篇散文。
彥翰說,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真的很難,而我們也一一完成了。以社會投資來說,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標的,在就學、就醫、就養、就業這四方面,有更多熱血生力軍加入,持續轉化、進化和優化。
只有累世的緣分,才能有這樣深刻的陪伴。
Bonus:
1.演講末,彥翰分享小女兒的影片。
當初陳爸照顧那個多孩子,現在那麼多大孩子照顧更多的小孩子,還有陳爸的孫子和孫女。
2.當初陳爸說故事給孩子聽,現在彥翰也是非常會說故事的執行長,聽他的演講是一種享受。
3.「觀其眸子,視其所以,察其所安,人焉廋哉」,鏡頭前的彥翰,眼神和神采,真摯動人,極具說服力。
文:ShaoHua
一切的故事,源起於一個名叫陳彥翰的孩子在學校推薦自己很會說故事的爸爸到學校當「故事爸爸」。由於這位爸爸故事說得極其精彩,又總在關鍵時刻暫停、吊人胃口,其後陳家紅色大門到屋子間的曬穀場,成為台東知本建和村莊孩子們聽故事發展的聚集地,而這些孩子們在聽故事前,都必須做完功課、洗澡、吃飯等三件大事。
那個被稱為「陳爸」的「故事爸爸」名叫陳俊朗,是個從台北回到台東故鄉的漢族。他在回到台東後,確立自己非做不可的職志,便在1999年創立了「孩子的書屋」,將家庭有狀況的原住民部落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除了為他們說故事,也為他們打造一個受傷時可以安歇的堡壘、墜落時可以被接住的依靠。
這一起心動念推著他不斷前進,歷經部落的反對聲浪、攻擊、毀謗到被接受、支持及贊同,一做就做了20年,直到2019年他心肌梗塞驟然離世。
「陳爸」的離開,並沒有讓「孩子的書屋」就此關門,因為那個推薦自己爸爸成為「故事爸爸」的兒子彥翰,經過20年的耳濡目染,有著與爸爸相同的價值觀與職志,便毅然決然接下重擔。
他以多年跟著爸爸推動「孩子的書屋」各種活動之經驗為基礎,聽取專業建議建立自己的團隊後,成為子承父志的「志二代」,繼續為東海岸的部落、家庭、孩子付出心力。這一接棒,又將「孩子的書屋」推進了5年,今年剛好滿25年。
「陳爸」主事的前20年,用「愛無所畏」的精神,建立起一間又一間的書屋,並啟動自力建屋、開設「黑孩子黑咖啡」店自食其力、建造供弱勢居民暫時居住之「生活村」,還成立社區鼓隊、挑戰單車/獨木舟環島、完成從台東橫越中央山脈之探勘、錄製音樂專輯、出版書輯/繪本、舉辦落實音樂教育之「踹音樂」活動。
彥翰接手的這5年,他除了續辦單車環島、製作音樂專輯、帶領孩子挑戰橫越中央山脈,還與知本老爺酒店合作公益馬拉松活動、舉辦書屋祭、成立路瑪(卑南族語RUMA,意謂「家」 )診所、拍攝台灣超人電影,用「行有所愛」的精神延續陳爸的愛,並實踐知其所本、真心誠意、無須比較的「知本主義」。
以上是我在蔚藍人文堂聆聽的故事,故事的主講人就是彥翰本尊。蔚藍堂主在臉書上說她去國多年故有資訊斷層,是透過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才知「孩子的書屋」,而長居台灣的我不禁汗顏於自己見少識窄,竟對「孩子的書屋」故事感到陌生。
今日初識「孩子的書屋」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彥翰,雲端鏡頭裡的他是個有著深邃五官、初為人父的大男孩。特別令我注意的是他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講述故事中因回憶翻騰與感懷滿腔時濕潤的眼眸,有股動人的力量。
今日講座最打動我的是彥翰說「陳爸」生前在每一場演講中,總不忘宣導他的中心思想:「人生很簡單,就三件事。找到自己,找到想做的事,花一輩子做好它。」
這使我想起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老師奉為圭臬的人生座右銘:「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正是同樣的道理。
每每聽到能擇其所愛、愛其所擇並將一生奉獻於所愛事物的人物故事,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欣羨,希望自己終有一天也能找到自己的志業,並樂它不疲。
感謝蔚藍人文堂今日獻上「孩子的書屋」這一份愛的故事,相信人世間的愛將永不止息,「孩子的書屋」故事未完待續,將繼續書寫一頁又一頁愛與美好的篇章~
文:瓊玲
東海岸最美麗的風景,除了好山好水、白雲藍天,還有黑孩子和陳氏父子的夢田,知識「陳」堡,書聲朗朗。
說起子承父業,或許太沈重,但也因為愛,才能承先啟後,承起許多家庭破碎,載負高風險的挑戰。難忘對父親的愛,難捨孩子們的期盼,所以選擇勇往直前,愛無所畏,齊氏父子如是,陳氏父子也如是,我內心充滿敬佩。
故事的場景,在台東美麗的靜夜星空下,屋前聚集一群孩子們,只是為了聽陳爸說故事,那個畫面,多溫馨美好,25年走過了,中間點滴及心酸族繁難載,而我們只能出點心力,默默給予支持。
這場講座,是活生生的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只要有心有愛、有力有量,孩子身上的光,終可以被看見,溫情在人間。
除了佩服跟讚嘆,也只能默默的支持。緣起~對小孩子的愛,不捨小孩子的悲,父子同心,一點一滴,構築半畝方塘、夢想書屋,讓人感動。
文:蔚藍堂主
我還記得2023.11.4 這一天。
白天和夏紅老師去北投文物館參加日本茶席,是這四年來聽夏老師在蔚藍堂的十場文化美學課,有幸得以戶外教學,從穿著、文化、飲食、歷史、典故的身體力行,體會美、體驗美、體悟美的茶席文化。
黑夜幕來臨前,我趕場到台北藝術中心,欣賞「愛這世界」感恩音樂會。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個人買了十張票,邀請我們用熱情支持「孩子的書屋」。
*
「孩子的書屋」來自台東大知本地區的80位孩子們和夥伴們,與南投親愛愛樂弦樂團演奏「彩虹橋」揭開序幕,共襄盛舉的演出老有金曲歌手萬芳,網紅歌手Ponay,原住民歌手桑布伊、Matzka等。21首曲目帶動現場兩千多位觀眾的五感全開,熱烈的掌聲像來自太平洋東海岸的浪潮,一波又一波的翻滾,意猶未盡的感動,久久不能散。
許多歌曲都是表演者自己作詞作曲的。其中有一位穿花襯衫的男孩子,上台時模樣害羞內向,一開口唱歌,讓人驚艷,充滿爆發力和感染力,就算我聽不懂原住民語,心靈相通,就是喜歡聽他大聲唱歌的風采。
謝幕時,所有人都上台,演唱者帶著笑容,工作夥伴流著汗水,大人懷抱寶寶,小孩牽小孩壯膽,年齡大大小小的一群人,緊緊地相依相偎。像出動一個村子,更像一個大家庭,彼此守護和支持的力量,舞台有多大,孩子的力量就有多大!
彥翰執行長唸出「愛這世界」的宣示:「可不可以,是不是有更多的孩子被正確對待,如果可以,是不是有更多尊重彼此的眼光......」。
彥翰的語氣誠懇且踏實,溫柔而堅定,像高舉一把火炬向前行。
以愛為光,貫穿整場音樂的三大主題:愛等待、愛回來、愛未來。
*
對於去國多年的我,不免會有資訊斷層。
猶記得2017年我擔任總召舉辦復旦中學初中同學會,會後同學們慷慨解囊,樂捐近十萬,一半捐給原聲合唱團,另一半同學提議捐給「孩子的書屋」,大家都欣然同意。
沒想到這緣份三部曲,輾轉而來,等候一年,終於有機會邀請陳彥翰執行長來蔚藍人文堂。
*
誠摯邀請您見證,「孩子的書屋」從愛無所畏,到行有所愛,書屋陪伴孩子們勇敢地愛這世界。
黑孩子,黑得勇敢,勇敢為愛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