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馥如
一個時代有知識、有溫度,有愛和美,自然會繁花盛開。
每回蔚藍人文堂的雲端公益講座總有熱烈迴響:渴慕知識與美的聽眾朋友共聚一堂,讓我好開心、好感動。
當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美的分享與博雅教育,危機之時,大家的心才會有愛和力量。
關於有愛、有美的時代,我想到梅蒂奇家族贊助脾氣暴躁的藝術家多納泰羅的小故事。
「你這種人不要來買藝術品,去買豆子算了!」碰到愛殺價的買家,雕刻家多納泰羅總是直接嗆回去。
好帥氣!
「這個青銅雕像製作不到一個月,按日計費,費用未滿太高了。」小氣買家是位熱那亞商人,用菜市場裡錙銖必較的個性買藝術品,碰到多納泰羅真像踢到鐵板。
面對殺價,多納泰羅不但痛罵金主,決定不賣,還把作品扔出窗外,當場摔成廢材。
後來金主懊悔了。他低聲下氣拜託多納泰羅重做一次,這回他願意付兩倍價來買。無奈多納泰羅心意堅決,買賣也因此破局。
藝術和知識不能賤賣,佛羅倫斯的梅蒂奇家族深深懂得這個道理。
在老柯西摩.梅蒂奇麾下效力的多納泰羅得到很好的金錢照顧;情感上,委託的老闆也不把藝術家當做下屬,而是用友誼和真情相待,兩人連埋葬所在都緊緊相鄰。
一個時代有知識、有溫度,有愛和美,自然會繁花盛開。這就是文藝復興!
本週末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雲端講座2024梅蒂奇系列最終講,我們會進入這個家族三百年輝煌歷史的最後一段,我將以「冬之凋零:18世紀梅蒂奇家族日落黃昏」為主題,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最後一百年。雖然凋零,但留下來無限的愛與美。
我們雲端見。
文/曾瓊玲
大寒雖過,十二月因有蔚藍人文堂不覺凋零,在這個充滿著感恩與愛的季節,蔚藍人文堂全球雲端公益演講第279場,人氣王馥如老師點燃了冬之暖,9點45分開門,不到一分鐘,秒殺爆棚,初冬迎「梅」,美不勝收,繽紛熱鬧。
*你會如何說四季?
古有箴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
羅大佑在《光陰的故事》,歌中寫到: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的這麼想,光陰它帶走四季的歌裡,我輕輕地悠唱唱...
四季,如風水輪轉不息,人們的生活節奏與四季的變遷息息相存,如古言,每一季都有不同的任務與作為,而知性的生活「義」術家——馥如老師巧妙以一年四季為軸線,2024年以春夏秋冬四講,與大家分享梅蒂奇家族的三百年歷史。
春之萌芽、夏之綻放、秋之璀璨、冬之凋零。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要收就要先栽,步步踏實,才有豐富的冬藏。感恩蔚藍人文堂及馥如老師的巧心安排,四季由「如」說,細談這來自佛羅倫斯城外的草地家族,經過15、16世紀兩百年的奮鬥,終究如流星軌跡,在17世紀進入凋零,留下無數珍寶,大美不言。
*梅蒂奇家族奉獻美的永恆 超越時間、空間也傳遞了愛
馥如老師曾在她的FB中說:「不知道是怎樣的因綠,我好像生來就是為了講梅蒂奇家族的故事...」
我想很少人能夠跟老師一樣,對這個家族有這麼深的眷戀與透徹,從旭日到日落的輝煌,家族生命走到句點,但藉由美召喚的使者---馥如老師,帶領堂友們從細微處處,見到大美,讓我們感受到這個家族留下的愛與美,終章未斷,老師就是個「梅」好的傳人,以美為器,美好的傳遞。謝謝老師用了三個多小時,與我們分享了那些看不完的風景、說不盡的故事與出奇不「義」的連結。
*冰淇淋、中指及望遠鏡、南瓜加葡萄酒 構築所有的「梅」好
說起梅蒂奇,馥如老師總是出奇不意,她化繁為簡用三張投影片,從故事中點出意外驚喜,這些藏在細節處的亮點,需要老師點燈才能光亮,今日的講座除了那三張投影,老師也不忘提醒,要熟悉梅蒂奇家族的family tree,記住幾位重要人物,才能從盤根錯節逐一尋找美的出路,猶如馬賽克拼貼,美麗再現。
首張是引人垂涎的Gelato義式冰淇淋,老師推崇美好的buontalenti(波塔連堤)奶黃口味,從冰淇淋美味,引領出多才多藝的---波塔連堤,這位充滿斜槓人生的文藝復興人,集結了設計師、建築師、舞台造景師、餐宴策劃師、冰淇淋食譜及冰箱發明家等多重才能,原來,那美到極致的烏菲茲美術館八角廳,也是梅蒂奇家族的珍寶閣,含藏了風火水土命理五行,精緻精巧高雅,擺放家族最愛的收藏,由Bernado Buontalenti設計的,「八」在基督教傳統,是接近天堂的數字,知識淬煉凝結後,在此收藏,是波塔連堤在1583年的設計。
第二張是伽利略的中指及望遠鏡,是我們熟知的天文學家---伽利略,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另一全人(天文.物理.數學.哲學),在逝世95年之移靈時際(1737年),被信奉者---哥里盜取的中指遺骨,呈現信奉者對尋求科學真理的狂熱。伽利略的堅守真理,成為教會的敵人,他用科學理念對抗教會,用那中指指向天際,象徵指向真理,還是指責教會?「當全世界的人都誤解你,就送他們一根中指吧!」他忠於自己,對於真理,付出生命,無怨無悔。
伽利略也為梅蒂奇家族斐迪南一世,獻上了望遠鏡贈禮(可惜斐迪南一世還是早走),但說明其後發現的新宇宙,木星有4個衛星、月亮表面不光滑、並非所有天體都繞著地球轉,雖然這些發現,嚴重得罪了教會。伽利略將木星四衛星,命名為「梅蒂奇四星」,獻給當時的金主---柯西摩二世。
第三張圖是南瓜加葡萄酒,馥如老師以Chianti Classico(古典奇揚地)產區的葡萄酒說明佛羅倫斯與西耶納之間曾經的征戰,述說由公雞決定和平起點等等故事,從那張圖,看到義大利地標---比蕯斜塔。
*死亡是什麼?從建築裡的圓 看見終點和起點連結在一起
馥如老師的講座,總會細藏許多的出奇不意,以小望大,匯聚許多的「義」想不到。老師講解梅蒂奇家族的兩位教宗-利奧十世、克雷蒙七世,聘請米開朗基羅打造了聖倫佐圖書館和新聖器室,帶我們看米開朗基羅在新聖器室為梅蒂奇家族建造陵墓所雕刻的《暮光與晨曦》、《白畫與黑夜》,從米開朗基羅對生死的冥想,感受從黑暗走向光明,也看見死與生的連結,讓我們看見人的美好靈魂,如何透過藝術,淋漓盡致的呈現。那「日與夜」、「晨曦與黃昏」 ,是米開朗基羅對生死的冥想,死亡是詩意的,無需懼怕。
*文藝復興時期唯美的愛情故事
講座不斷的沈浸在老師的故事中,聽著蕾奧諾拉---西班牙托雷多家族千金的愛情故事。托雷多家族-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表親,當時托雷多家族駐守拿波里,擔任總督,接掌政權前,柯西岸—世南下拿波里,也煞到了奧諾拉,從此念念不忘。西班牙總督,推銷了長女還附帶了大量嫁妝,但柯西摩一世還是鍾情二女兒蕾奧諾拉,於1539年成婚,柯西摩一世1569年繼位,蕾奧諾拉大手筆買下盧卡碧堤位於亞諾河南岸的豪宅,梅蒂奇家族就此遷了居。
*此生必去烏菲茲美術館 望「梅」止渴
四季「如」說,感恩馥如老師分享了她對梅蒂奇家族神奇的感應與召喚,迎冬之美,她讓我們明瞭「沒有快樂,金錢何用?」,感謝這個家族,對「美」的投注不遺餘力,以私人財產大力贊助藝術,將佛羅倫斯打造成西方世界美的中心。梅帝奇家族熱愛藝術,累積大量藝術品,雖然在1737年失去佛羅倫斯統治權,冬之凋零,但家族最後一位成員安娜-瑪麗亞-路易莎,生命有盡,遺愛人間,她無私的將家族的珍寶,龐大的收藏,永遠留給佛羅倫斯市民。
謝謝馥如老師再次打開了我們的心與眼,感受這偉大的家族傳遞的愛與美,希望與夢想,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潘朵拉盒子中,只要機緣成熟,具足浪漫和勇氣,就可開啟人生壯遊,感受到整個世界的美好,人間有愛,大美不言。
文/ShaoHua
連續兩年,楊馥如老師以四季為子題,在不同季節與大家共聚蔚藍人文堂雲端講座。在「一季一會」中,今年度的「細說梅蒂奇:文藝復興傳奇家族興衰史」主題,從「春之萌芽-托斯卡尼銀行家群像」到「夏之綻放-家族的奮鬥與佛羅倫斯大建設」,再到「秋之璀璨-偉大的羅倫佐與藝術家朋友們」,今日來到最終章的「冬之凋零-18世紀梅蒂奇家族日落黃昏」。
在這個台北明顯降溫、陰鬱多雲的日子,空氣中散發著冬日的寂寥與淒清感,似在呼應這場講座的「凋零」與「日落」。然而,馥如老師的講座內容,並未將聽眾帶入講題文字表面上的感傷或惋惜,反而出奇不意地以「gelato義式冰淇淋」、「中指+望遠鏡」、「南瓜+葡萄酒」等三組關鍵字,訴說與梅蒂奇家族有關的人物、建築、農作物、繪畫…等多重故事。
在「gelato義式冰淇淋」中,馥如老師以她個人最喜歡的 buontalenti奶皇冰淇淋口味,點出集結設計師、建築師、舞台造景師、餐宴策劃師、冰淇淋食譜及冰箱發明家等身分的文藝復興全才-Bernado Buontalenti,並介紹由Bernado Buontalenti設計的烏菲茲美術館八角廳。又從烏菲茲美術館走過猶如「頭等艙空橋」的「瓦沙里走廊」到碧提宮,談到梅蒂奇家族柯西摩一世對妻子蕾奧諾拉的愛,以及其子法蘭西斯可一世將烏菲茲改造成美術館,收藏淬煉凝結後的知識,並展示繪畫、雕刻及令人驚奇的大自然。
在「中指+望遠鏡」中,馥如老師談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另一全人-伽利略,以他在逝世95年移靈時被信奉者盜取的中指遺骨說明伽利略指向天際尋求科學真理、指責教會對抗冥頑不靈的信念,並用伽利略為梅蒂奇家族斐迪南一世獻上的望遠鏡禮物,說明他在其後發現的新宇宙(木星的「梅蒂奇四星」衛星、月亮表面不光滑、並非所有天體都繞著地球轉)。
在「南瓜+葡萄酒」中,馥如老師以「Chianti Classico(古典奇揚地)」產區的葡萄酒說明佛羅倫斯與西耶納之間曾經征戰不已、後由公雞決定和平起點的故事,並提及梅蒂奇家族柯西摩三世立法制定「源頭保證、地理界限」的概念。另以柯西摩三世對園藝、靜物畫著迷,延請畫家Bartolomeo Bimbi依花果原尺寸作畫,並收藏於梅蒂奇琥珀莊園。
除了以上三組關鍵字,馥如老師還透過梅蒂奇家族的兩位教宗-利奧十世、克雷蒙七世,復習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聖倫佐圖書館,並帶我們看米開朗基羅在新聖器室為梅蒂奇家族建造陵墓所雕刻的《暮光與晨曦》、《白畫與黑夜》,從米開朗基羅對生死的冥想,感受黑暗到光明的過程,看見死與生的連結。
最後,馥如老師帶我們重新神遊佛羅倫斯的梅蒂奇街區,回顧梅蒂奇家族300年來留在佛羅倫斯的建設,並以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壁畫東面慈悲女神手上拿著的耶穌聖心,說明「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而這正也是梅蒂奇家族最後一位女性成員安瑪亞路易莎在1737年將所有藝術收藏捐贈成為佛羅倫斯公共財的大愛。
馥如老師在Facebook上自陳「不知道是怎樣的因緣,我好像生來就是為了講他們的故事」,其實答案就是「愛」。馥如老師因感受到梅蒂奇家族對佛羅倫斯投注的愛,所以她喜愛這個家庭、這座城市,也樂意將屬於他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今年在蔚藍人文堂聽的這四講,感覺馥如老師像是在拼拼圖般,把零碎的人物事蹟一個又一個組在一起,變成豐富精彩又動聽的故事。非常感謝藍藍人文堂的安排、馥如老師的分享,讓我對佛羅倫斯及梅蒂奇家族有更深的了解與認識。希望自己早日能安排義大利之旅,一探嚮往已久的佛羅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