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蔚藍堂主
你問我,為什麼要做公益?又忙又累又沒賺錢,花時間花體力花智力,有時還要自掏腰包,為誰辛苦為誰忙?
我說,我是為了在茫茫人海中尋找生命知己。
我說,是徒弟找師父,我在尋找人生的典範。
蔚藍人文第306場公益演講,召喚慧智文教基金會+全球青年文化大使FASCA+原聲合唱團的天使們,美智姐的徒子徒孫難得齊聚一堂,換得美智姐第一次整理自己人生的線上演講,四個小時暢所欲言,八位戰將露臉站台!
所謂戰將,皆是十項全能,一人可抵十人用,一旦承諾,使命必達。
我見過美智姐多次,好奇多於瞭解,那個我們尊敬又不認識的美智姐,以此揭開她的神秘面紗。尤其我對於她如何凝聚全球人才向心力,三十年來點亮無數學生,造福僑界,充滿敬佩。那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遠見,那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情義相挺,那二十餘年來將飛機當高鐵,飛奔太平洋兩岸的體力與幹勁,那剛剛好的逆境,翻轉出新局面的大格局。
阿貫師和美智姐有個共同特色,具有「魅音」超能力,像電影沙丘的魅音,讓徒子徒孫乖乖臣服,激發潛力,培訓出眾人才。
光是這場出現的「配角」們,在時間有限下,各個口才一流,說理敘述皆條理分明,言之有物,殊不知這些戰將的來歷驚人:
*曾經是FASCA San Jose 諮詢導師的Sandra Su,從一位中文學校的家長,展現實力成為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會長,現是世台基金會生命教育學會執行總監。
*FASCA Orange Country 諮詢導師李梅如,擔任十二年普慕納中文學校校長,曾擔任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總會長兩年,曾當選南加州優秀青年。
*FASCA Orange Country 諮詢導師吳俊毅,身兼多職,致力投身南加州公益活動,他曾擔任北橙華人協會理事長及北橙中文學校校長十年、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三任會長,及亞美老人服務中心主席五年。不只如此,他還是全美中文學校聯合會秘書副總會長及兩年財務副總會長。
*FASCA Riverside 諮詢導師黃錦雲,曾擔任孔孟中文學校校長十五年,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會長,及全美中文學校聯合會副會長。黃錦雲老師從賴美智推展第一屆文化種子老師至今,始終不負眾望,是讓孩子喜歡上中文學校的大功臣。
值得一提的是,我非常感謝梅如會長、俊毅會長和錦雲老師的「易子而教」,我兒青少年時參加僑委會舉辦的青少年文化夏令營,這些導師將他培訓成一位有責任感、有擔當,有文化教養的大將之才!為了報恩,我每年去聯合會做義工,助一臂之力,連續十餘年。
目前在慧智文教基金會服務的三名大將,許嘉芸Ellen Hsu,嘉信Miracle ,芃妤,還有曾經合作過的林青蓉Ginger Lin(現任南海岸文化中心幼兒部主任)、林秀春Sharon Lin(北加州國慶籌備委員會主席)等,一出場的氣勢非凡,絕對是上上之選。
如此這般,只有超強團隊,才有超強戰績。
一如嘉信所言,在慧智遇見三個美好:
第一個美好是:當你願意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自然會吸引更多天使靠近你。
第二個美好是:我們在全球遍撒文化種子,不是在種一棵樹,而是計畫種一片森林,養一方土地,創造這世界美好的環境。
第三個美好是:在培訓人才的過程中,讓參與者有親身體驗的歷程,經過實地操作,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
我在螢幕前不住地點頭,深感贊同嘉信。
在對的路上,遇上對的人,做對的事!
這一趟跨文化世代的培力旅程,未嘗不是徒弟找師父,師父找徒弟的知遇之旅,成就對方的成就,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
文/曾瓊玲
本週日的這場公益講座,由深耕公益數十年,美麗又有智慧的美智老師講跨世代培力之旅,她溫柔堅毅又低調,語暖真誠的講述培力之旅的點點滴滴,從她身上看見時間的價值與教育的累積力量,三十年的時光歲月,從草創的篳路藍縷,經過疫情的嚴峻考驗,摧不毁她推廣中華文化及致力培力青年大使的初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教育如樹根需深植,才能遍地開滿學習花,從美智老師講座的分享,看到中華兒童文藝陶冶營及FASCA一路走來,如同她的名字,散播美麗散播智慧,引導無數學子學習中華文化,迎向智慧之路。
聽堂主談起,才知美智老師不僅是草苺奶奶,更是原聲無聲奴工之一(台灣原聲教育協會四號奴工),美麗又有智慧的她們,秉持阿貫老師的精神,身體力行、不畏挑戰、正向思考、任勞任怨,重視承諾且使命必達。
*神秘的地方 快樂天堂 培力學習 擴展視野
每天夏天灣區最令人感動的風景,就在中華兒童文藝陶冶營。為了讓下一代的孩子們能學習中華文化,1995年起一群有文化認同的人,在灣區開辦了夏令營。為期七天的夏令營,課程內容包含琴棋書畫、藝術、建築及功,以沈浸式的教學及多元文化的拓展,開啟孩子們兼容並蓄的國際觀及認同感,在不同文化的相似及差異間,學習尊重與包容,進而愛惜及珍視自己的文化,期望藉由文化交流及認同,提升自信及價值。因為課程及教材之豐富多元,中華兒童文藝陶冶營的課程教材,還被僑委會納為他們推動僑民文化的教材,自利利他。
聽著美智老師介紹兒童夏令營豐富有趣的課程,令我也羡慕起來,孩子們不僅學習琴棋書畫,還可體驗端什香包、紙紙藝術、建築藝術、鍛練身體的拳術、及學習到香甜軟Q的傳統美食---紅龜粿,精彩豐富的課程,讓孩子們樂不思蜀,也成為灣區夏天家長們的救贖。
美智老師還介紹了營隊傳唱的歌曲-樣樣紅,因有感營隊的宗旨及影響力,感動了詞曲創作者-黃安願意讓此首歌曲,無償傳唱,不論創作者爭議,此曲有特殊的喻意,也是美事一椿。
「青春少年是樣樣紅 你是主人翁 要雨得雨 要風得風 魚躍龍門就不同
青春少年是樣樣紅 可是太匆匆 流金歲月 人去樓空 人生渺渺在其中
…榮華富貴呀飛呀飛 何時放下歇一歇 能不能願晝吉祥夜吉祥
願用家財萬貫 買個太陽不下山…」
*傳承文化 永恆守護
中華兒童文藝陶冶營歷經SARS及COVID-19,老師提到期間曾想到要關營,但為了承諾,關關難過關關過,還是不間斷的持續辦下去,勇往直前、意志力堅強,太令人佩服。
聽著老師播放蘇打綠的「當我們一起走過」,這首歌描述了疫情的艱辛,好感動。「…當我們一起走過,這些傷痛的時候,包著碎裂的心,繼續下一個夢,也知道 我們並不會退縮,狂奔的念頭 不曾停止溫柔,一直到 將來我們都成熟,就不再困惑 生命有多少過錯,我在曠野漂流,漂流的盡頭就是你愛的寬容,你眼底的溫柔 也為我保留心的寄託…」
這首歌,聽見老師及團隊們的群策群力,不吝用己之力,讓孩子們繼續穿著團服,從螢幕的學習,培養改變世界的力量。
*FASCA青年文化大使培力計劃
不間斷的灣區青少年培力工作,老師是全世界FASCA的草莓奶奶,初心只是她想為海外的孩子,撈起中華文化。她不輕易承諾,但重視承話,一旦開始,全力以赴。從灣區到世界,FASCA青年文化大使代代相傳、年年接力,不只是公益更是長遠的文化教育,因為重要所以要傳承,因為要延續,所以要培力。三十個夏天,見證了無數孩子在慧智文藝營的成長與蛻變。曾經稚嫩的小營員,如今已成為助教、資深夥伴,甚至牽著自己的孩子,再次踏入這片充滿文化氣息的天地。
FASCA 是僑委會專為海外第二、三代僑青設計的培訓計畫。透過一系列豐富有趣的學習與實踐活動,不僅能讓海外僑青更深入瞭解台灣,更能凝聚全球僑青的向心力。此計畫以四大核心價值為基礎,培養僑青,並透過長達一年的分會培訓計畫,將僑青打造成獨特的文化大使。
FASCA以領導、文化、服務、傳承為四大基石。透過精心設計的挑戰,培養文化大使的五大態度:禮貌、準時、負責任、尊重、專注、凝聚團隊向心力。
海外僑青聚一堂,FASCA精神放光芒。領導服務文化承,三日新生啟新航。
自我培養領航向,服務態度暖心房。文化體驗增見識,家庭社區永不忘。
年度培力勤學習,節慶僑社樂參與。大學社團展才華,國際大使志四方。
飲水思源、吃菓子拜樹頭,謝謝蔚藍人文堂安排此公益講座,看見一群智者,如何為了中華文化遍地開花,無私的奉獻,從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到全球公益,透過身教及境教,連結到全世界。
從今日的蔚藍人文講座,我看到心如大海般廣濶湛藍,堂友們不僅聽到豐富的文化培力內容,在知識與教育之外,更啟發我們對社會及公民責任的省思,如何落實公益服務的價值,從美智老師及其培力的天使們,我看見身體力行的最佳示範,體證自我與社會的核心價值,助人為快樂之本,學習是成長動力,欣見中華文化在新的世代傳承接棒下,遍地開花、開枝散葉。
文 / 賴美智
聽完四小時的Zoom線上分享,充滿感動、感佩!也總結二人的共同點:
1.同名同姓,但台灣的已將76歲。
2.都是從事公益組織活動,旅美者創立慧智文教基金會30年,擔任執行長。在台的創立與朋友第一社福基金會,從專業總監到後來的執行長,共計服務42年多,目前退休改任專業顧問。
3.二人都是愛找人才,愛培養人才,也開拓不少服務方案和據點。但旅美的是服務華僑父母與孩子,在台的是照顧和訓練中重度發展障礙嬰幼兒及18以上的青年、中年及高齡者。也從事就業輔導、輔具服務以及全台的心智障礙服務單位的專業培訓及嚴重行為問題者之輔導支持。
4.二人都是精力充沛的急性人。但旅美的較為穩重、理智與聰慧,在台的較為過動與糊塗。
5.二人都被稱呼為:賴老師、美智姐、執行長⋯⋯。但我退休後還多一個就業青年叫的「賴媽媽」、「賴顧問媽媽」.
哈哈!真是巧合!😁
文/曾瓊玲
美智老師提到海外青年文化大使協會(FASCA)培訓計畫,這是一開始就不曾間斷的計劃,從社區走到州際,甚至邁向全球化,一路走來步履艱辛。
從起初提升移民海外孩子的中文教育,到正視孩子們的多元需求,讓FASCA老師們,無不絞盡腦汁,正視孩子的需要,不僅是辦個營隊,玩一玩開心而已,十分敬佩美智老師所言:希望將這些珍貴的少數人才,擴大為能貢獻人群服務的多數。
老師提到,慧智基金會和僑委會基於互信的相互合作,進而利益所有的僑民。2006-2016年間,辦理了多場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育了2721位老師。對於這些投身中文教育,奉獻在中華文化的推廣,並有系統建構教案,這些默默付出的英雄,太令人敬佩,因為有他們,深處海外的孩子們,中華文化之多元學習得以續命延展,發光發熱。
*因飛機上的遠見雜誌報導 認識了原聲
老師提到她和原聲的緣起,是2010年她從台灣返回舊金山的機上,看到遠見雜誌的一篇報導。2011年,透過僑青計劃,一群海外青年,付諸積極行動,團隊到南投山上進行營隊服務,老師說起這段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她說到,在營隊中,有一來自蒙古的男孩,連續七天沒上大號,因他不習慣山中簡單食物及厠所的衛生設備,一直到營隊結束前,經由一位小孩才知道,山上要蹲著上厠所,至此打開他人生新視野,也覺知生活簡單即是快樂,也讓這位男孩體會到,真正的人生價值,在為他人服務,並且在服務過程,快樂的活著,少點抱怨、多點祝福,這正是FASCA起點,一起來培養下一代孩子的未來。
經由慧智團隊成員們的真情流露,接棒分享為為天使的過程,我們明白這團隊持續走了30年頭,是多麼的不容易。成員分享了慧智團隊兩個寶貴的價值及信念:
一是,當你成為別人的天使 你就吸引更多的天使來幫你(生命影響生命);二是: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即是種樹要成林之觀念及遠見。
慧智團隊的成員個個是人才,但都很謙虛,自稱只是小小齒輪,但從他們身上看見文化傳承的高度使命感,雖無給職,但能連續多年不間斷,為了教育孩子們,將不專業變成專業,不斷自學及培訓,精神令人敬佩,在講座的QA時,美智老師說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話,「慧智」不是她個人的,而是屬於所有在團隊中努力付出的每一個人,是智慧匯集之處。
*從原聲奴工 成為守護原聲的美智老師
講座尾聲,美智老師述讓了她成為原聲奴工之過程。2011年,她因一篇對原聲聲的報導而感動,在找馬校長前,先遇見了阿貫老師,從此長期贊助原聲。因為從馬校長身上,她看到了FASCA的核心價值所依;從阿貫老師的身上,她覺知幫助他人,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力量。
美智老師侃侃而談2019年,在羅娜村舉辦的玉山星空音樂會的恩典及奇蹟。回想當時,連日的大雨不斷,負責管台下觀眾的美智老師,心中懊惱雨中的音樂會要如何進行,只見馬彼得校長老神在在,帶領著大家一齊禱告,阿貫老師也回應:上天會派天使,但美智老師還是忐忑不安,直到活動開始前二個小時,天空竟然放晴,但椅子上都是雨水,在她買抺布之前,每張椅子奇蹟似的自動乾了,那場聚集六千人的星空音樂會,順利圓滿的舉行,讓原聲天籟,迴盪在玉山山腳下的星空,直到散場,又開始滂沱大雨。
這讓老師學會了,想要成為天使之前,自己要相信會有天使相助之信念,恩典自會出現,她也說,做志工有時不能太理性,自己的信念也要有所彈性,打開心窗,就能見證上天的恩典。感恩慧智及許多公益團體,默默付出,只為了幫孩子尋找一條可以回到家的路,將小愛化為大愛,將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從跨文化學習中,找回自己的根與自信,才會形成放眼世界的力量。
講座尾聲,堂主邀請美麗又有活力的Ellen分享,說起她的兩位偶像,一是她目前緊緊跟隨的空中飛人-美智老師,另一位則是己在天上的阿貫老師,從她們倆的身上,看見一切的成就都是點滴的累積,態度決定了高度,感謝慧智提供了一個可集眾人之力的場域,藉由求來的義工們,讓火炬代代相傳,造就許多未來的台灣之光。
*原聲天籟 天堂之音 終生難忘
回想在2023年9月,我也算美夢成真,參加「原聲迎黎明公益慈善音樂會」演出,不僅現場聆聽到原聲的純淨天籟,還在馬彼得校長指揮下,與原聲合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沐春風,圓滿了風吹的願望。
感謝此番合唱的因缘促成,能與原聲合唱如同奇異的恩典,猶記在2023年6月, 因蔚藍人文堂的講座,對原聲有更完整的認識,做夢也沒有想到,在原聲國際學校創校的9月,能在台下聆聽布農小天使,那來自玉山星空下的動人童聲,而且還一起在台上合唱,心中悸動,筆墨難以形容,除了聽見這群天真可愛的原聲小天使天籟般的聲音,更親眼看見馬校長和孩童的互動,眼神手足滿是紀律及默契,「原聲」就是這些部落孩童另一原生的大家庭。
馬彼得校長知道布農族小孩有歌唱天賦,雖不識五線譜及樂理,但天生音感極佳,所以馬校長藉由合唱訓練,培養部落孩童的全人教育,除了課業加強指導,更深化品格教育,養成孩童尊重彼此,學習團體生活及強化自我紀律,當天彩排間用餐時,看見原聲小天使自動自發,幫所有演出團體,收拾廚餘及餐盒分類,即是身教及境教的最佳明證。
馬校長相信教育能改變及給予孩童更多機會,雖然創校,千辛萬苦,仍勇於做夢、一路承擔所有砥毀(相信這也是公益團體的必經),如同布農族的問候語「uninang mihumisang -無您難 美好美善」。因為有愛、所以勇敢,原聲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原住民典範菁英為目標,延續阿貫老師與許多原聲奴工們的夢想,期望能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見,在玉山星空下,有群愛唱歌的原聲小天使們。
藉此文,也深深祝福這群即將遠赴歐洲巡演的天使們,祝福他們一切圓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