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蔚藍堂主 2025.7.20
最初是我在仙女讀書會推薦鱸魚的兩本書,讀之有趣,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原版簡報是出自我手,鱸魚的第一場演講從原版簡報開始增加內容,我們倆在Google Slides 上共同協作。
事隔半年,鱸魚在蔚藍堂的第二場演講簡報,臨危受命,義氣相挺,由他在一週內獨力完成,75張簡報在三小時又四十分鐘內還講不完,可見話多真好,豐富我們的見識。
憑的是,我對他的深入研究 。
憑的是,他對我的全權信任。
這信任,來自堂主親自飛到聖荷西,在他的公司踩點,聚在公司的午後小酒吧博感情,一杯下肚,內行人說真心話。
昨天鱸魚開場前十分鐘的正經八百,像老教授上課,我憋住笑。兩個小時後,鱸魚夫人送上一杯特調瑪格麗特,鱸魚上鉤了,話興大開大闔,鱸魚唯恐聽眾不耐超時,急於滑溜,留待下回分解,殊不知大家意猶未盡。
自言「話多還得獎」,鱸魚獲得2024年第三屆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非文學類的「年度人氣作家」獎,昨天在他講三個多小時後,還有五百多人在線上,最高人數是647人。
啥?鱸魚你…..以前沒有線上演講過?
我聽完所有對鱸魚的採訪,幾乎都是訪談方式。厲害的訪談人能帶出受訪者的精華,但我總覺得火侯不夠,一來一往的對話,往往讓主講人無法陳述一個完整的議題,講師的敘事有一定的鋪陳技巧,從現象觀察、事件追蹤、數據分析、邏輯推演,尋找答案,務必要流暢合理,才能引人入勝,一再被伶牙俐齒,故意製造話題的主持人打斷,有點失之可惜。
在採訪過鱸魚的主講人裡,難得堂主能以美國人在地觀點,探討並挖深,觸及書中未及之處。除了演講當下,聽眾在聊天室隨時提問,堂主也問:「在美國比較少紅白包的人情往來嗎?」「有人以為亞洲教育壓力大,來美國讀書壓力比較小,是嗎?會嗎?」~殊不知矽谷的升學壓力大到世界級的恐怖喔!
一尾鱸魚又想逃竄下台,在堂主的拖延法術下,逼出鱸魚繼續講矽谷口音、鬼故事、印度名字、AI 的用電危機、摧毀美國的四大產業....,那些你從未注意的日常觀察,也不曾細想的十萬個美國為什麼,更令前所未聞的非美國居民掉下巴吧?講者誠實而聰明,是聽者的福氣與收穫。
在我心目中,鱸魚是可以撐住全場的。
蔚藍人文堂的主講人都是可以撐住全場的棟樑,憑實力自言自語講兩小時後,還可以被Q&A一小時,而屹立不搖者,大將之才也!
這也是蔚藍人文堂與眾不同之處。
鱸魚身兼文學翻譯、資訊工程、樂團表演、戶外運動等多元觸角,話題固然不會乏味,而且「話多」得人緣與台緣,幽默風趣有個人魅力,不得不說「鱸魚是被工程師耽誤的演說者」。
以鱸魚的資深工程師思維,看出蔚藍人文堂的幕後運作,改變結果,修正流程,創造另類線上演講系統,這是出自多位聰明才智之腦的神團隊。從海報設計、每日專欄、入場音樂、準時開場、以台灣週日上午十點為基準(現在你聽懂美國每年調整兩次日光時間的困擾吧)、每週講題多元,堂友群組管理,高優質講師素質,堂友心得筆記分享,聽蔚藍Podcast 付費訂閱回聽等一貫流程,上達一千人Zoom等等,皆是五年來的自我修正機制。
受邀講師得到尊重和自由,在充滿愛與安全感的環境裡演講,莫不全力以赴,施展才能、才學與才華,把握與全球優質聽眾交流的機會。
鱸魚三吃,得來全不費功夫。
文/曾瓊玲
蔚藍雲端若比鄰,鱸魚妙語破迷思。距離上次鱸魚老師說「異類矽谷」,至今剛好半年,再聆聽-駐聖荷西特派大使鱸魚老師(bass)的「矽」夢人生二講,「鱸」獲滿堂彩。
佩服Bass的觀察入微,以工程師實事求是精神,為非居美的堂友們,從多元角度分析及差異比較,在大數據中尋找答案,並用輕鬆有趣的方式,理解東西文化之大不同。
蔚藍人文堂是專業及持續努力的神團隊,不僅每次入場都準確到分秒不差、堂主功力深厚、眾堂友素質高,且開場音樂更是精心挑選,每次風格都不一樣,怪不得讓老派矽谷工程師Bass都覺驚嘆。
矽谷鱸魚棄文學從事電腦,因捨不得棄電腦,寫作只能作為插花,他感謝台灣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教育,讓他能腳踏兩條船,繼續遊矽人間,人生上半場成就衣食無虞,下半場則追求「成就感」,他下了班的正職一樣精彩多元,爬山、騎登山車、玩樂團、寫作,還繼續開發許多新的樂趣,將小事樣樣做好,樂在其中。
今日講座聚焦在鱸魚的大作《我所失敗的美式生活》,此書榮獲2024全球華人電子書前十名,書中記載鱸魚三十年日常觀察與非典剖析,書名說失敗也是美式幽默,美國令人昏倒的現象太多,若不探就其因,就會被文化差異打敗。
堂友實有幸,在堂主助攻下,近四小時聽愛說話的Bass,如何從無數次掉下巴到面不改色,鱸鱸不動郤靜水深流的人生智慧,矽探美式生活的平衡點。
*令人吃驚 不給小費會臉青 小費源於奴隸制度
在美入境隨俗,小費給予是日常,服務己不是對價關係,背後的百分比千奇百怪,令人備感無常。在美國旅遊,隨時要準備零錢,從打賞、情緒綁架到實質勒索,甚至還遇到霸王硬上弓的服務,成為另種精神負擔。
拉斯維加斯看秀分區不劃位,請人帶位要夾小費,小費決定看秀的位子,連上廁所遞毛巾服務都是虛假的尊貴,暗槓的18%是加在政府稅收,連政府的稅收都在給小費,這小費文化,暗藏利滾利的深淵,是無奈也是不足為奇的現狀。當善意變成索求常態,不給小費就顯失態,這額外心理負擔,讓人心驚膽顫。
*日光時間真能節約? 讓人分不清的「美國時間」
美國是高緯度國家,夏天日照較長,晚餐後還可去爬個山。令人困惑的日光節約時間,讓家裡像個鐘錶行。全球化IT產業興盛,但不同時區的日光節約時間,足讓人滿頭霧水,抓不住正確時間。鱸魚老師以自身為例,因應日光節約時差,公司所有資料中心伺服器設定為亞利桑那時區,確保不受日光節約時間影響,讓全美的資料中心同步。
這不必遵循日光節約時間的亞利桑那時區,成了黑暗中的燈塔。但事也有例外,因為日光節能時間造成的職災,年年重複上演。雖2022年參議院修改了陽光法,倡議永遠採用日光節約時間,但法條卡在眾議院,如老師所言,在美國,修法和執法是兩回事,力求SOP但缺乏效率。
*一國兩制 公制、英制讓人昏倒 數學不好但度量如饒舌長
一國兩制,讓在美的生活更添混亂,入境隨俗只能習慣,但若進到科學層面,這小小的偏差失誤,也會釀成災難。老師說,美國建國之初,原本有引進公制的大好時機,可惜當時攜帶標準圓柱體的科學家竟被英國海盜劫持,錯失良機,無緣統一度量。
雖然公制化是遲早,但美國人抗拒心仍強,無法勉強,擁抱現在才有未來,超商常見「同一貨架,兩制共存」,如可樂、汽水、葡萄酒、礦泉水用公制(西西);啤酒、牛奶、乳酪、牛排等採用英制(盎司):豆漿及五金工具則是兩制共存,唯有建築行業,抵死不從。
*一人一車 車位比房子尊貴 汽車決定美國的地貌
美國土地橫向發展,公交系統不可能存在,而沒有公交系統,部份因素是為了種族隔離。從天空俯瞰美國城市,是馬路和停車場,在美國幾乎人人一車,馬路、停車場加上帶狀的mall,超大的strip mall,是美國最沒有特色的特色。
在美車位,比房子尊貴,矽谷園區的車位也嚴重不足,所以員工找到位子,不敢隨便移動,其他活動都必須靠步行或單車代步。美式的住宅,也以車而建造,土地75%用於停車,導致房價超貴,1920年以後都市發展都是為汽車打造。美國的汽車自由,製造了30% 全國碳排量,為了方便,全球暖化只能暫擱一邊,是最不環保的國家之一。
看老師放的圖片,那汽車如牙刷,一人一支、一人一車、浩瀚無垠。一家三個人,就有四輛車,進出都從車庫,居住多年不知鄰居是誰是正常,可見美國人極重視領空權,自由隱私至上,不要擅自進入別人的領空(包括按電梯)。汽車也決定美式風景,屋內住什麼人,看停的車種就會知道。
皮卡是美國汽車的圖騰,皮卡盛行也是底特律苦心經營的美式自由表徵。篷車的延伸,象徵西部拓荒的自由感,街上常見開著7千西西柴油卡車接小孩、買菜,外表秀氣的女同事,開皮卡通勤也見怪不怪。若問美國有史以來最令人瘋狂的搖滾天王是貓王,貓王的粉紅凱迪拉克,是美國至今最不可磨滅的圖騰。
*你的房不是你的 你的樹也不能任意砍伐 房子90%是木造
鱸魚提到,因西部文化深植,美國人大部無家鄉的觀念,所以房子也是Build-as-you-go,看見一路都是森林,房子也是就地取材,空手可拆、冬暖夏涼,不要小看那木造的房子,竟可蓋到十八樓。除大城市金融區,幾乎全是木造,怕火、怕風,更怕白蟻。
除了談美式生活的失敗,老師也盛讚美國人的居住美學,如120年的房子,還是能保持屋況的美觀,你的房子也是我的視野,居住品質及美觀維護,是大家的共同的事。邊間的距離馬路至少要7公尺,鄰居距6公尺,大家都重隱私,距離安全也可防火。
房子舊了要粉刷,連門窗打櫃,都要事先核准,矽谷居住權至上,院子的大樹別亂砍(就算百萬美景也不行),照顧樹木比照顧遊民還週到(樹病了要醫好),門前草要自己除,城市美觀要維護,美觀不是選項,是居民共有的責任。
*美國人不會的亞洲蹲 全美找不到蹲式馬桶 但AI的馬桶蓋也畫錯邊
經鱸魚提起,才知那平常的「亞洲蹲」只有亞洲人會,全美國找不到蹲式馬桶,連原始糞坑都人模人樣擺個坐式馬桶,有圖有真相,老師還找了古羅馬廁所遺跡,證實在馬桶發明之前,是用鏤空的椅子當馬桶。在更早以前,是用石頭,搬石頭、弄樹幹,反正怎樣都要建一個坐式馬桶(有趣的馬桶史),每一個馬桶都是英雄。
從講座中,可看到鱸魚的實事求證,將美國文化說的深入,還分享他參觀集中營得到的啟示,分析根深蒂固的馬桶史,和基因、體型、習慣有關聯,那AI畫的純金的馬桶蓋雖換了邊,但不管中午你吃的是2百美金的午餐或兩塊錢的熱狗,對親愛的馬桶來說,只要按下一沖,可沖走所有煩憂。
*不知變通的美式 凡事只有SOP
老師提到那黃石公園的野牛過河的故事,為小牛不能踫不能推,善心人事的一舉,竟讓小牛一命歸西,因母牛不接受小牛被觸踫,且美國全部照規矩,這美式機械式思維,讓人無法適從。沒心眼,郤死心眼,台式隨機應變及包容,在美國用不上場,急不得、駡不得,哭笑不得的失敗,會被美式打敗,還好矽谷靠的是「韌性和人性」,可從人的角度去解決問題,稍微平衡了許多無奈。
文/ShaoHua
鱸魚大哥再開講 美式生活失敗談
失控小費藏詐騙 美國時間算昏頭
一國兩制度量衡 車如牙刷人人擁
古今未來在矽谷 無人車滿三藩市
就地取材木造房 慎防風火蟲災害
鄰居眼盯政府管 建造設計處受限
不知變通不順便 機械思維S O P
只會加法數學爛 敢問會想科技達
門前餐廳後殯館 墓園文化融自然
越式對話神溝通 印度名字火車長
話多一連三時半 卅年經歷講不完
美國夢幻如人飲 冷暖點滴在心頭
榮獲2024年第三屆「讀墨年度華文大奬」非文學類年度人氣作家的鱸魚大哥,繼半年前在蔚藍人文堂以首本著作《異類矽谷:老派矽谷工程師不正經的深度田野踏》分享矽谷不為人知的一面後,今天以第二本著作《我失敗的美式生活》,分享他三十年來的美國現實體驗。
在這場講座中,鱸魚大哥再次展現他「話多也能得奬」的實力,侃侃而談約3個半小時。相信長住美國的堂友從中得到許多共鳴,但對美國僅有紐約8日旅遊之緣的我而言,今日講座內容就像是在聽有趣的異國文化體驗,唯一較有感的是小費的議題。
記得2023年秋天到紐約拜訪好友同事前,對於美國「自由心證」的小費制度感到困擾,不知在美國消費究竟該付多少「小費」?實際旅遊時,我唯一支付的小費是半夜從JFK機場搭乘華人計程車前往同事住處時,依同事建議按車資10%再加碼湊成整數金額。
至於餐飲的部份,旅行中只跟同事在餐廳吃過一次晚餐,並由長官同事請客招待,不清楚長官付了多少小費;其他時候好友同事都帶我吃不用付小費的小店,外帶餐點時儘管店家在結帳時讓顧客在電子面板按小費,同事也毫不猶豫按下「No Tip」鍵。
不知我的短暫美國旅遊經歷是否認知正確,紐約之旅後我對美式生活的感想是:或許到高檔的餐廳吃飯才有小費的問題,小資的庶民飲食生活,還是可以過的跟在台灣一樣吧?!
文/曾瓊玲
歸納以下今日之最:
*今日最啟發:
數學雖爛,其中有詐,科技發達,只要有才,只要敢問,也可滿分,發展無限,歷程重於結果,不問how,只問why,衛星造機,樣樣精通。
今日最好笑:矽谷口音,不是障礙。大部分的南腔北調都是口音問題,或把家鄉話的虛字糁雜在英文裡。
台灣人的英文固定會出現:啦,吧,吼,哦,內之類的台灣字眼。連老師在美混了這麼久,都會不小心在英文裡插入中文虚字,但這些語助詞不影響原句,聰明的美國人聽了會把它當雜音,自動過濾。如,越南英文碰到字尾的氣音,如 p s t k th...通通省略,字只說一半。這其實是很精簡的表達方式,只說一半但大家就能懂以上一切都在無縫接軌中進行。
*今日最驚奇:我家門前有餐館,後面有間殯儀館。
老師提醒,要先搞清殯儀館的英文,美國不看風水,那美麗的建築,就打散放在住宅區,送花給亡者,讓我們見識到鱸魚「浪漫」的一面,那和亡著最接近的一刻。
*今日最温馨:小鎮的墓園文化。
到了鄉下,墓園不是是公園,還是社區,裡的百年住客都是鄰居。老師提到,在鄉間公路旅行,他看到墓園會停下來拜訪,墓碑也是旅途景點之一。他提到,墓碑記載著歷史災難的刻痕,看見1901的天花,1918 的covid,還有150年後的陌生未來人相會,和九歲夭折小女孩的偶遇。
*今日最賞心悅目:
鱸魚分享了中上階層的美國夢,畫面中除了看到許多房子都有游泳池,但最吸引我的,是那美妙的樂音,來自鱸魚的自我樂團live concert的片段,cover 自《The Police》的《Every Breath You Take》,聲音有靈魂,唱得真好。
謝謝鱸魚近四小時的不斷電(堂主的助攻,功不可沒),讓600多位堂友明白書名為什麼叫失敗?因美國令人昏倒的現象太多,追出背後的原因,往往又會昏倒一次,無時無刻不被美國人幽默著。再次欽佩鱸魚的人生態度及冒險好奇的精神,他雖多話,郤懂得靜水深流,「矽」看人生百態,如同生活中的智者行走江湖,靈活變通且隨機轉換人生,他腦中有著大數據,感謝堂主的旁敲側擊,我們今日聽到Deepseek般的美式生活百態。
講座尾聲,老師分享了他的教育觀,只要孩子有興趣,就給予機會及支援,讓他自由快樂發揮興趣,他認為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取決父母,不要為子女先舖路,讓他擇其所愛,看過程不看結果,千萬不要複製自己的人生,讓他有機會開創自己的未來。
老師也以自身為例,鼓勵大家,人生上半場盡全力打拼(不爆肝的前提),而人生的下半場,要Enjoy your life,興趣從小處培養(如他深耕多年的樂團),終會進入白人的搖滾節慶,獲得滿滿成就感,讓他可沾沾自喜,我們也滿心期待明年的鱸魚三講。